王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開始加強了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加大了體育教學的力度。體育作為一門實踐性的學科,有效教學的前提就是學生的積極參與。而針對當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參與度不足的情況,教師還需要利用創新化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手段來逐漸改變這一現狀。本文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主動參與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年齡階段,體育教學對于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許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如今的體育課被許多學生所抵觸,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足。教師必須盡快打破這一現狀,在教育改革的契機下促進體育教學的良好發展。
一、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
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參與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不能有效的吸引他們。初中學生個性極強,他們是年輕、充滿活力的一代,喜歡挑戰和創新,教師長期以來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統一模式和手段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毫無吸引力的。因此,教師必須從教學模式的創新入手,將過去一些固定的教學環節進行改編,使體育學習的過程充滿新鮮和趣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的保持。
如過去,教師在體育課程的開始總是要求學生通過慢跑來熱身。跑步是學生最為抵觸的體育運動之一,不僅過程枯燥,運動量也較大,因此許多學生都找借口來逃避這一環節,沒有打下良好的課程開端。教師不妨將這一環節加以創新,讓學生進行短跑接力,短跑相對來說為學生帶來的體能壓力較小,且由于具有了競爭性,學生會更加積極的參與,同樣能夠起到熱身的效果。在授課的過程中,還可以以一些體育游戲來代替傳統的體育技能訓練,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自愿的達成學習的目標。這樣新穎、有趣的體育教學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以往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只能聽教師安排,缺乏主體性的體現,為了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知識的學習中。首先,教師應該充分把握教學進度、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再綜合分析,在體育教學中設置相應的教學場景。要保證教學場景的主角為學生,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對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及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
例如,在急行跳遠的教學中,以往課堂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按照先后順序練習急行跳遠,但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導致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不足。在對初中體育教學改進之后,可以在急行跳遠的教學環節中設置一些補賽環節,如小組賽、淘汰賽等,比賽內容主要以急行跳遠為主,并附帶之前學過的快速跑、前滾翻等內容,再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并且要給予比賽前幾名的同學行動上的表揚和鼓勵,為他們爭取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那么學生學習急行跳遠時會更有動力,而且參與性也會提升,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1]。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體育可能僅意味著一項活動而已,并沒有意識到體育給他們帶來的益處,這是當今初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教師還應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體育學習之中。
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以朋友的角色加入到學生的集體中,與學生融為一體,共同學習和練習體育課程,甚至與學生比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輕松的、無壓力的課堂環境[2]。在立定跳遠一課中,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并將自己也分到其中一個組中,再由每組成員輪流作為裁判員對各小組之間的立定跳遠進行評分,在這種融洽的教育方式下,學生更喜歡體育,認為上體育課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與老師做游戲。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非常大,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參與意識都將得到提高,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由此可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效的措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課堂教學效果會更佳,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分層教學的合理應用
對于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而言,分層教學理念的滲透很有必要,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培養與發展每一名學生的運動能力。體育素養的培養會很大程度受到學生自身條件的影響。最直觀的一點體現就是男生和女生在生理特征以及體能上差異十分明顯。教師如果仍然以相同的訓練內容與訓練要求來對待每一個學生,這顯然不合理[3]。同時,每一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也很明顯,不同的學生在體能以及運動能力上也會大不相同。正是因為如此,分層教學才顯得更為必要。這不僅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教學方式,也可以為每一名學生都提供充分的教學參與機會。
例如,在運動項目的分配上,高個子的學生可能更愿意去打籃球,而個子偏矮的學生就會選擇乒乓球,女生可能就會喜歡排球、羽毛球等運動。教師不能將學生統一安排在某一個項目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有些項目的不適合是造成參與性低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能力與喜好去安排不同的項目。愛好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這一特點,并且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分層教學,這不僅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可以更好的展開對于學生能力的鍛煉[4]。
五、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直接影響初中體育教學效率,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有較大的影響,不僅體育科目如此,其他科目也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從初中體育教學視角對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對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及主動參與性有一定的幫助,也希望同行之間相互借鑒和探討,進一步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和水平,促進初中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陳華恩.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之我見[J].科教導刊(上旬刊). 2013(09).
[2]吳寶華.淺談如何促進初中生對體育參與的主動性[J].中國校外教育. 2013(16).
[3]莊輝.試論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教書育人,2016(07):57.
[4]牛一偉.初中體育教學淺議[J].知音勵志,201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