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要:本文的研究內容是明確我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現狀以及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改革方向,通過提出改革構思,進而保證我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的公平性。本文采用的是文獻研究法,通過對相關文獻地查找,為文章提供理論依據,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我國相關大學生足球聯賽組織者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改革
前言:大學生足球聯賽的開展不僅能夠弘揚體育文化,傳播體育精神,同時還能有效帶動我國中、小學校園足球水平的提高。為確保大學生足球聯賽能夠健康開展,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應不斷建立更加正規、完善的聯賽制度。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對保障我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的公平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現狀
2015年出臺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我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分為三個組別,分別是高水平男女子組、校園組和高職組,賽程分為省級預選賽、全國分區賽、全國總結賽。大學生足球聯賽每學年舉辦一次,其中大學的高水平男子組將分為南部、北部兩個賽區設置分區預選賽和全國總決賽,高水平女子組設置全國總決賽一個賽程。大學校園組和高職組分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分賽區以及全國總決賽[1]。大學生足球聯賽的分區預選賽組織形式沒有限制,一般會在每學年的上半學期道德9~12月份舉行,全國分區賽和全國總決賽是由全國校園足球協會制定比賽制度,一般在次年的3~5月份舉行。
我國于2012年開始實行高水平組和校園組的分組競賽模式,并且對高水平組的定義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凡隸屬普通高等學校招收的高水平運動員以及體育院校、師范類院校體育專業均為高水平組人員,高水平組人員是不能夠參加普通校園組比賽的。這一新式分組模式是大學生足球聯賽的一項重大創新,其極大程度上保證了足球聯賽分組的公平合理性,避免體育強勢院校與普通院校實力相差過于懸殊,不利于體現比賽的公平競技理念。2015年,大學生足球聯賽在高水平組和校園組的基礎上增設了高職組,并且在賽程設置上分為更加細化的三個階段,省內賽、大區賽、總決賽三個階段能夠更加細致地分出各個院校的足球水平。
二、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改革方向
(一)足球聯賽水平分級
我國地域范圍較廣,人口眾多,并且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差異較大,足球水平之間的差距也會受到硬件條件的影響。并且在參加大學生足球聯賽的500余所高等院校中,接近半數的高校是專業重點院校,并且很多高校會招收體育特長生,這使得普通高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的足球水平不在一個級別上,無論從數量多少,還是從水平高低,高校的水平層次都各有不同,對于低水平的高校來說,就是失去了參加比賽的意義[2]。這也是近年來高校數量逐漸增多,但是參加大學生足球聯賽的學校卻幾乎沒有變化的主要原因。同樣,每年進入全國總決賽的足球隊伍也幾乎沒有變化,公平公正的缺失使得大學生足球聯賽的觀賞性、競爭意義等都大打折扣。
(二)球員來源不同
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改革應充分考慮到各參賽院校的足球運動開展情況,創建出更加公平公正的體育競技平臺。截至目前為止,我國高等院校數目已達1800余所,分類大致為國家重點大學、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高專院校。目前,參與大學生足球聯賽的大學生足球隊伍大多來自各地區的國家重點大學,并且部分較高重點學科或重點大學是優質體育特招生的首選目標,普通高校是沒能邁向更高層次階段的體育生無奈之下的選擇,因此,不同高校對體育特招生的吸引力是不同的,特招生的數量和質量也會有明顯的不同。因此,從球員來源角度上來看,目前我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多級別共同參賽不利于比賽的公平競技。
三、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改革新構想
(一)大學生足球聯賽11人賽制改革
大學生需求聯賽在省內選拔賽階段,需要根據不同水平的高校區分出高水平組別和校園組,兩個組別需要分別進行比賽,高水平組為具有優質生源的國家重點大學和體育院校及各省一批次本科院校,校園組為普通二本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3]。兩個組別均采用賽會制,各省的頭名能夠參加同年舉行的全國分區預選賽。超級組由于足球隊伍數量較少,因此,共分為北方大區、南方大區兩個賽區,每個大區控制在10~12支球隊,從中角逐出共兩支球隊,南北大區各一支參加次年舉行的總決賽。校園組分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分賽區,每個分區球隊數量為6~8支隊伍,同樣有每個分區的頭名參加次年舉行的乙級聯賽。
(二)大學生足球聯賽5人賽制改革
省內選撥階段采用賽會制,有全省各高校的足球隊伍參加,省內聯賽的頭名可以參加同年度舉行的全國大區比賽。全國大區比賽將各省的頭名分為北方大區和南方大區,每個大區取前2名參加次年舉行的乙級聯賽。大學生足球聯賽5人賽制的乙級聯賽由12支隊伍組成,其中分別為:上一年度南北兩大區的前2名、上年度大區預選賽的7~10名、乙級聯賽的5~8名。從中角逐出前四名參加下一年度舉行的甲級聯賽[4]。甲級聯賽同樣由12支隊伍組成,具體為:本年度1~8名、上一年度乙級聯賽前4名。從中決出本年度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的名次。聯賽主要采取賽會制和主客場并用制,聯賽的后4名會降低到參加次年舉行的乙級聯賽。
結論:本文的研究是滿足我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改革的需求,由此本文提出大學生足球聯賽11人賽制改革以及大學生足球聯賽5人賽制改革新構思。大學生足球聯賽應在保證比賽公平性的前提下進行,因此,為推動高水平聯賽的健康發展,發揮大學生足球聯賽的精神建設意義,大學生足球聯賽賽制應在深度考慮到足球普及度、足球水平等問題后進行改革,大學生足球協會應致力于將大學生足球聯賽打造成我國大學生頂級賽事,進而助力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余丙炎.當代大學校園足球競賽體制改革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2):62-64.
[2]王廣亨,劉新平,盧彩萍.甘肅省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的可行性分析[J].隴東學院學報,2017,28(05):112-115.
[3]王至誠.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影響力提升路徑[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7,25(01):33-35.
[4]吳迪.2013—2014賽季中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北京體育大學隊進球特征研究[J].運動,2017,26(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