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所有形式的濃縮糖——白糖、紅糖、麥芽糖、葡萄糖、蜂蜜和糖漿在體內釋放能量的速度都很快,會引起血糖迅速升高。如果體內不需要這些能量,它們就會轉化成脂肪貯藏在體內。
對濃縮糖味道的喜愛,通常是童年時代養成的飲食習慣。當甜食被用于獎勵或者鼓勵之后,它們就變成了精神上的“安慰劑”。改變這個習慣的最好辦法是避免食用白糖、糖果、甜點、果干、純果汁等含有濃縮糖的食物。不妨以稀釋的果汁以及吃水果的方法來代替甜食,或用水果代替甜點來給早餐添加甜味。如果您慢慢地減少食物中的甜味成分,則會逐漸適應這種口味的。
(摘自《營養圣經》 [英]帕特里克·霍爾福德著 范志紅等譯)
小知識
復發與轉移是惡性腫瘤的特有表現,也是醫生和患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骨骼是惡性腫瘤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腫瘤骨轉移給患者帶來的通常是劇烈的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柱不穩及脊髓神經壓迫造成的癱瘓,一旦發生骨骼轉移,會對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打擊。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作為腫瘤專科醫院,聚集了全國各地來上海就醫的各類惡性腫瘤患者,而骨轉移瘤也就更為常見。基于此,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于2016年11月成立了骨軟組織外科,作為專業處理骨與軟組織腫瘤的科室,依托腫瘤醫院腫瘤綜合治療平臺,針對特定的疾病,進行更有針對性、綜合性的治療。“很多醫院都沒有專門的骨腫瘤科,發生了腫瘤骨轉移的患者要么到腫瘤部位所在的內外科,要么到骨科尋求診治,這會造成有的時候尋求不到正確的科室,耽誤了患者的及時診治。”科室主任嚴望軍說。專門的骨軟組織外科的建立,彌補了這一不足,在“個體化治療”“精準治療”成為腫瘤治療發展方向的當下,專業科室的針對性治療才是正確治療的第一步。
治療依托:聯合、專業
多學科聯合診治是一種依據患者的病情,聯合相關的科室醫生一起為患者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這在腫瘤治療中最為常見,也被認為是獲益最大的一種診治方式,是腫瘤治療的實踐經驗總結。
作為腫瘤治療的專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國內最早開展多學科聯合診治的醫院之一,在這一方式的探索上收獲了豐富的臨床實戰經驗。針對不同的腫瘤類型、腫瘤分級、腫瘤分期,邀請如放療科、化療科、影像介入科、外科和病理科等醫生,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疾病要達到精準治療,就要求檢查準確和完善,方案制定合理。對于腫瘤的治療,更是要搞清楚腫瘤的種類和分型、部位,這就需要依托強大的病理科和影像放射科的支持,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多學科的共同討論,“多種思路的碰撞”,才能精確制定治療方案。正因如此,作為全國多年榮獲檢查技術榜首的腫瘤醫院病理科發揮了其優勢,為各科的精準治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特色病種:骨及軟組織相關
腫瘤醫院骨軟組織外科以骨腫瘤、軟組織腫瘤及惡性黑色素瘤治療為主,目前已開展骨腫瘤、骨轉移瘤的外科手術切除和重建。
骨腫瘤 骨腫瘤分為原發性骨腫瘤和轉移性骨腫瘤,在骨腫瘤的疾病譜中,轉移性骨腫瘤占比更大,在腫瘤醫院中這一現象更加明顯。骨腫瘤除了會給患者帶來身體的不適,如疼痛的折磨、活動受限制外,還會導致其他疾病,甚至是心理痛苦。許多患者認為骨轉移是腫瘤宣告“晚期”的標志,將無藥可治。實際上,骨轉移的不同時段,都有不同的處理措施,特別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腫瘤骨轉移不再是“絕癥”。嚴望軍主任說:“通過病理的精確分型,再通過影像科的精確定位,甚至術中運用計算機數字化導航,可以精準定位腫瘤并將其切除。而那些不需要手術切除的腫瘤,也可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施以合適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減輕痛苦、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目前,在嚴望軍主任的帶領下,該科憑借脊柱腫瘤和四肢關節腫瘤豐富的臨床經驗,砥礪前行,為骨轉移瘤患者帶來更長的生存時間和更高的生活質量。
軟組織腫瘤 軟組織腫瘤是起源于間葉組織位于軟組織內的腫瘤,主要為運動系統的軟組織(如肌肉、韌帶、筋膜、脂肪、外周神經等)腫瘤。雖然其發病率低,常見于青壯年,但其生物學特性和組織學類型復雜多樣,容易復發和轉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每年都會接診近千例軟組織腫瘤患者,在肉瘤屏障切除手術、血管置換手術、皮瓣修復創面手術、功能重建手術等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惡性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是來源于皮膚和其他器官黑色素細胞的腫瘤,主要表現為色素性皮損在數月或數年中發生明顯改變。在我國發病率低,但惡性程度非常高,影響預后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局部淋巴結是否發生轉移。對于一部分已經發生轉移的患者,現有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如CT、B超均無法判斷是否有轉移,是否需要清掃,這就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困擾。基于此,腫瘤醫院骨軟組織外科開展了惡性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判別是否轉移,為進一步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了參考,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較大提高。目前,該技術在國際上屬于先進技術,在國內專科醫院領先,并已成立了長三角首個惡性黑色素瘤診治中心。
管理體系:全程關懷
腫瘤醫院骨軟組織外科除了在診療上具備一套完整的體系,在患者術后管理方面亦有創新。嚴望軍主任說:“腫瘤患者除了規范治療外,術后的相關管理措施也會很大程度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定期復查就是關鍵之一。利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科室正在建立專門的網絡系統,將每個患者的病歷建立檔案,通過網絡對術后的患者進行管理,將更有針對性,也免除了有些患者不必要的奔波。” 骨軟組織外科將以腫瘤專科的先進理念、精湛的醫療技術、規范化綜合治療原則為患者解除病痛,提供專業化的醫療服務。
“腫瘤骨轉移”曾被腫瘤患者看成是生命亮了“紅牌”,被暗示為時不多、生命已到盡頭,其實并不盡然。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腫瘤已經是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疾病,即使是轉移到其他部位的腫瘤,也是“有法可治”的。其中,骨是惡性腫瘤轉移的常見部位,僅次于肺和肝,列第三位。而在所有骨轉移瘤中,大多數來源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腎癌。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診的骨腫瘤患者中轉移性骨腫瘤的占比更大,達70%左右。基于完整的多學科聯合整治體系、專業的病理檢查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骨軟組織外科披荊斬棘,不斷提高醫療技術,為眾多骨腫瘤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