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辛怡 魏文石
第40任美國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在1994年被確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性癡呆),最終于2004年6月病逝。在這10年時間內,全世界的人共同“目睹”了里根病情發展的全過程。這位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有影響的美國總統在患病后期不會說話、步行,不能自己吃飯,甚至認不出自己的妻子,這讓人們知道了癡呆這一極具悲劇色彩的疾病。而里根其實在他任總統的第三年,也就是早在1984年就出現了癡呆的早期癥狀。
一個曾經風度翩翩,衣著得體的老人漸漸變得蓬頭垢面,容易生氣,非常固執,而家人甚至他自己都覺得這是因為“人老了脾氣也變怪了”。事實上,造成老人這些改變可能是因為出現了神經精神癥狀,具體是指心境障礙、感知障礙及行為障礙,這在癡呆患者中非常常見。
神經精神癥狀危害大
正常老年人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可能是認知減退的預兆。美國梅奧診所2014年的一項研究提示,有神經精神癥狀的老年人與無神經精神癥狀的老年人相比,發展為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更高,這些癥狀的風險率甚至高于磁共振檢查提示海馬萎縮的風險率。
馬薩諸塞州阿爾茨海默癥研究中心有科學家研究發現,559名主觀認知功能下降或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抑郁、易怒、易激惹等神經精神癥狀越嚴重進展為癡呆的速度越快。
早期發現很重要
這些研究結果告訴我們,老年癡呆患者在記憶等認知損害出現之前就有精神、行為的改變,且它們可以提示疾病進展的危險性。因此,若想提前診斷癡呆及干預的時間點,人們就更應關注這些貌似無害的改變,當符合一定標準,這些老年人就可以診斷為輕度行為損害,目前也被認為可能是老年癡呆前期。
歐洲老年癡呆癥協會建議,根據癥狀的重疊性將神經精神癥狀分為四個亞組,包括精神癥狀(妄想、幻覺、睡眠障礙),情感障礙(抑郁、焦慮),淡漠(淡漠、食欲異常)及活動過度(激越、易激惹、異常運動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幾種表現。
1.對活動、談話喪失興趣,對所有事情變得漠不關心。
2.時常情緒低落,易落淚,想法消極、悲觀,對日常活動變得焦慮。
3.易生氣、不耐煩,變得沖動、魯莽。
4.侵犯他人,言語粗俗,行為不得體。
5.飲食習慣改變,如吃得太多或太少,嚴重挑食,必須以固定順序進食等。
6.有偏執或不切實際的想法,出現幻覺幻聽。
7.衛生及睡眠習慣改變。
也許人們都很難面對和接受家人可能患上老年癡呆這一事實,但想要明確診斷或獲得幫助,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就醫。出現輕度精神、行為障礙并不代表一定會發生癡呆,當然也可能存在其他原因。但要注意的是,及時去神經內科就診,無論如何都要由專業醫生評估,才能進行更妥善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