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華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施工機械裝備和施工工藝不斷更新、完善和配套,新技木、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得到推廣應用,工程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施工管理特征,質量控制原則,分析了施工質量影響因素,建立項目質量控制和運行機制,采取有效的過程管理和節點控制方法,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強調數據準確性;推行項質量與效益掛鉤;詳細編制施工設計和專項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加大建材檢測、監督和監管,運用質量管理方法,確保工程每道工序和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機械裝備;工程項目;施工技術;質量管理;階段控制
質量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質量管理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展。根據全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投訴十大問題,工程質量問題排在首位。施工方案、施工操作、建筑材料、施工機械、管理制度、環境的細微變化以及施工人員的素質,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工程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工程的特殊性決定了工程項目一旦竣工,即使發現問題,也不能拆卸、解體,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和控制至關重要。
1 工程施工管理特征
施工階段工程建設的重要階段,該階段的質量管理貫穿項目招標、工程施工和竣工的全過程。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長、整體性高、位置固定,容易受到自然條件制約,與工業生產質量管理比較,具有以下特征:(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波動大,工業產品生產有固定流水線,具有生產工藝規范化、生產環節穩定、生產設備齊全和檢測技術完善等特點,而建筑工程施工,系統因素和偶然因素都會造成質量變化。一般來說,原材料的規格、施工工藝和機械事故是造成質量變化的系統性因素。施工機械磨損、環境變化以及原材料變化是質量變化的偶然因素。任何變化都會造成施工質量事故。(2)建筑施工影響因素復雜。建筑工程建筑材料、地形環境、氣候條件、施工設計、施工操作、工藝技術以及投資多少都會對施工質量造成直接影響。(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具有隱蔽性特征。施工工序多,如果檢測不嚴格,某些隱蔽工程就會出現質量問題,如不合格產品、儀器儀表數據讀取不準、測量數據錯誤等等。(4)施工質量終檢具有局限性的特征。由于建筑工程復雜而龐大,竣工后不能為發現內在質量問題進行結構的解體或拆卸,因此終檢并不能檢測出內部質量問題。(4)質量評價方法具有特殊性。工程質量的檢測是分項、分部和分批進行,每個環節的質量檢測是質量驗收的基礎,對于主控項目的檢測結構和一般項目抽樣檢查結果,決定分項工程的質量。隱蔽工程檢查合格后,涉及到試件、試塊、材料等結構的安全檢驗,對與結構安全相關的部分進行重點檢驗。
2 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
按照分階段、分節點控制原則,對建筑工程施工實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個階段,強化質量管理。項目施工質量管理貫穿施工全過程,現場質量控制需要對關鍵環節實施重點控制,質量控制重點具有動態特性,確定關鍵點的原則是:關鍵質量特性和對質量不穩定出現不合格項目、對緊缺物資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關鍵項目、工序活動的重要部位和薄弱環節等等都應該建立關鍵控制點。選擇為質量控制點的對象可以是施工過程中關鍵工序、環節以及隱蔽工程。某工程質量控制點設置表,如下表:
對確定下來的質量控制點要制定質量管理辦法、明確質量責任、開展QC質量小組活動等一系列措施實現控制目標。
3工程加強施工質量管理對策
通過以上對建筑施工質量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影響施工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質量分析,通過體系構建、素質提高、進度控制和嚴格考核的動態運行跟蹤模式,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不斷評價、驗證和糾錯,確保竣工順利通過驗收。
3.1構建質量責任制,提高全員質量意識
堅持質量為本的原則,建立人力資源質量責任運行體系,對負責工程的項目經理、總工程師、財務人員、質量和機械管理人員的素質要經過嚴格考察,確保持證上崗。對于班組長、操作人員以及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要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對關鍵工序要重點監督。(1)項目負責人質量責任。項目負責人負責技術質量、圖紙設計、技術方案和技術交底等;負責貫徹上級質量標準和要求,負責執行質量保證手冊和工程項目;分析判斷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和失控環節,提出解決辦法的措施,確保工序按設計要求順利進行。有權制止不按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執行的違規行為,及時進行質量自檢,對質量問題和事故在上級處理前提出初步意見。(2)班組長質量責任。班組長是施工的直接責任人,也是把設計圖紙變成現實的基層施工人員,對班組的施工任務分解到人、對本班組完成的施工項目全面負責和自檢。(4)操作工人質量責任。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施工操作,發現質量問題及時向班組長和技術人員、質檢員反映,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和施工設計要求,對不按工藝和操作造成的質量問題和不合格工程負責。(3)質量監理人員質量責任。質量監理人員熟悉圖紙和設計規范,對圖紙仔細檢查差、錯、漏現象,及時向設計部門提出,避免造成的質量問題而返工或索賠。重視監理和巡視,保障工程處于監控狀態。因此監理人員必須具備質量管理的素質要求,具有較高的合同意識,可以果斷處理發現的質量問題,對重要工序或重要部位的施工要旁站監理。要定期或補丁期對整個作業現場巡視檢查,全面掌握每個工程項目的施工狀態,比如機械設備是否完好、施工人員是否到位、施工材料的質量是否保證、材料的供應是否到位或適用于現場、材料的擺放是否合理有序,施工方法適合規范合理。需要定期召開建筑監理工地例會,對施工存在的重大問題,通過工地例會得以解決。
3.2 機械設備管理與控制
機械設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工程質量的高低。機械設備管理控制包括以下方面:(1)采購時質量控制。按設計造型對機械設備采購,采購前上報經質量管理人員審核后訂貨,選擇信譽好的供貨商,運輸過程中做好包裝和固定避免碰撞損傷;(2)設備進入施工場地后的質量控制。按照國家質量標準安裝好后進行試運行,施工現場需要施工監理工程師認可;(3)考慮生產的適用性、經濟性和安裝維護,設備的性能參數確保滿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比如施工用起重機,構件的起重量、起重的半徑和高度滿足要求。
3.3 材料質量管理與控制
建筑材料直接依據工程合同標準符合檢驗和質量標準。一般來說,業主與承包商簽訂的合同已經具體規定管理建筑材料的質量標準,材料員也是根據合同標準采購材料后由質量工程師檢測材料是否滿足施工要求,質量是否可靠。如果合同為對材料做出具體要求,則按照整體質量目標援引技術規范或規定處理。
參考文獻:
[1]閆繼龍,劉永凱. 工程項目的現場施工質量控制[J]. 科技信息. 2016(26)
[2]陳欣. 住宅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研究[D]. 天津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