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硐室起吊行車存在的問題,其次闡述了關鍵技術及技術方案,然后對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硐室起吊行車的改進實施過程進行說明,最后對該起吊行車改進的應用成效及經濟進行分析。
關鍵詞:綜采工作面; 安裝拆除 ;起吊行車; 技術 ;方案
安徽恒源煤電股份有限公司五溝煤礦以綜合機械化開采為主,因副井口及井下巷道運輸條件限制,綜采支架、刮板輸送機等大件設備均需解體成散件進行運輸。在井下以往采用JH-8型回柱絞車對大件設備進行起吊安裝或拆除。該絞車安全系數低,故障率高,維修量大,嚴重制約了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工程的安全高效進行。通過對該起吊行車進行改進,使用德國JDN風動葫蘆作為起吊裝置,同時增加橫向及縱向移動裝置,大大提高起吊行車機械化程度,有效提高井下大件起吊作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準確性,為今后綜采設備的安裝拆除積 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1 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硐室起吊行車存在的問題
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硐室一般使用自制電動行車進行起吊作業,采用JH-8型回柱絞車作為起吊裝置。該行車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不便于操作控制,起吊定位不精確,起吊設備時需要反復點動進行位置調整,工作效率低。
(2)頻繁點動會加快絞車蝸輪蝸桿的磨損,從而出現不自保現象,在起吊時,大件快速下滑,失去控制,安全威脅極大。
(3)電動絞車故障率高、檢修量大。經常登高作業檢修或更換絞車,這樣不但增加了安全隱患,也降低了施工效率。
(4)起吊跑車的前后左右移動全靠人力拉拽,負載移動時,需要8-9人才能拉動,費工費力,效率低。人員拉拽跑車時,如果跑車受力不平衡,容易出現跑車掉道、側翻事故,對人身造成傷害。
基于以上問題,為了保證井下起吊作業的安全,必須對現有行車進行優化改進。應充分利用井下風能、電能、液壓能等動力源,對行車的起吊裝置、行走裝置、保護裝置等進行改進,實現行車起吊、移動遠距離一體化集中控制,改變多人拉拽移動行車方式,達到機械化減人的目的。
2 關鍵技術及技術方案
2.1 關鍵技術
一是使用德國JDN風動葫蘆作為起吊裝置,利用風能實現行車的上下起吊。二是利用液壓能實現橫向跑車的左右移動。三是利用無極牽引原理實現縱向跑車的前后移動。
2.2 技術方案
(1)起吊裝置的改進:利用德國JDN風動葫蘆替代傳統JH-8型回柱絞車,將原來的起吊裝置由電動改為風動。現有行車整體框架不變,設計加工可吊掛風動葫蘆的小跑車即可。
(2)橫向跑車的改進:利用液壓千斤頂推動實現橫向跑車的移動。
(3)縱向跑車的改進:利用無極牽引原理,采用一臺收放絞車實現縱向跑車的移動。
(4)設計安裝電氣、機械保護,如橫向跑車防側翻保護、縱向跑車防越位保護等。
3 實施過程說明
3.1 起吊裝置的改進
利用德國JDN風動葫蘆替代JH-8型回柱絞車,采用風動葫蘆作為起吊裝置,通過操作風動葫蘆控制器來實現行車的垂直起吊功能。JDN風動葫蘆優勢:操作簡便,精確定位;實現遠距離控制操作,安全系數高;維護率低、故障率低,適合長的工作周期;重量輕,安裝、拆除、轉移方便;有氣動失壓保護、緊急制動保護和安全過載保護。
3.2 橫向跑車的改進
設計加工可吊掛風動葫蘆的橫向跑車。采用高強度工字鋼加工橫向跑車框架。橫向跑車的行走采用2個千斤頂推動,從臨時乳化泵站給千斤頂供液,通過操作片閥手把來控制跑車的左右行走。
3.3 縱向跑車的改進
利用無極牽引的原理:
(1)在行車一端橫梁上固定一臺2.2KW的收放絞車,相當于無極繩絞車主機。
(2)將原先的兩臺縱向跑車改為使用一臺,并對縱向跑車框架進行整體加固,相當于無極繩梭車。
(3)在行車兩端橫梁上各設計安裝一套簡易張緊裝置,通過頂絲、彈簧張緊鋼絲繩,相當于無極繩絞車張緊器。
(4)利用動滑輪原理,降低縱向跑車移動速度,同時增加牽引力。
(5)設計加工導繩裝置,保證行車縱向平穩運行。
3.4 其它方面的改進
一是設計加工操作臺,實現了行車起吊、移動遠距離一體化集中控制。二是安裝縱向跑車過卷保護,跑車越位后自動斷電,防止誤操作。三是設計安裝橫向跑車防側翻裝置,提高跑車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四是設計管路拖掛裝置,保證管路移動順暢。五是采用高壓過濾器和三聯體過濾器兩道風源過濾裝置,降低風動葫蘆故障率。六是采用專用起吊組件,鉤掛牢靠,安全系數高,避免了傳統C形鉤起吊組件損壞傷人隱患,保證了作業安全。
4 應用成效及經濟分析
4.1 安全效果分析
起吊裝置改用風動葫蘆,具有操作簡便、定位精確的優點,便于大件設備的組裝和拆解。風動葫蘆起吊安全系數高,實現遠距離控制操作,消除了大件起吊電動行車不自保的不安全因素。橫向跑車、縱向跑車實現機械化移動,替換人工拖拽,同時設計安裝跑車防側翻和防過卷保護,避免了跑車掉道、側翻傷人的風險。
4.2 勞動效率分析
原先的電動行車至少需要8人在硐室配合作業,拉拽行車,改進后的起吊行車,前后左右移動無需人工拖拽,現在只需要5人即可滿足作業,達到了機械化減人的目的,同時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改進后的行車日常檢修量小,故障率低,減少了檢修人員的投入,降低了檢修人員勞動強度。
4.3 經濟效益分析
購置一套JDN風動行車需120~140萬元,在現有行車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綜合利用井下風、液、電等動力,僅需20~30萬元即可完成行車改造,節省設備購置費100萬元,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5 結語
改進后的起吊行車綜合利用井下風能、電能、液壓能等動力,大大提高起吊行車機械化程度,改變了以往多人拉拽移動行車方式,達到了機械化減人的目的。在現有起吊行車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改進量小,易于操作,節約大量成本,且組裝、拆解靈活方便,可以滿足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作業的要求。因此,廣泛推廣應用該項改進,將有效提高井下大件起吊作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神東寸草塔二礦標準作業流程實施探索之路[J]. 楊真.煤礦現代化. 2014(06)
[2]崗位標準作業流程在大柳塔煤礦的推廣應用[J]. 李瑞群,楊鳳燕.煤礦安全. 2015(03)
[3]標準作業流程(SOP)在神華煤炭企業的應用[J]. 張玉華,蘇慎忠,田志偉.露天采礦技術. 2014(11)
作者簡介:
張慶虎(1988.08),男,漢族,機電副區長,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工程力學專業,主要從事煤礦綜采設備的安裝與拆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