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璨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建設與發展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我國的城市環境建設越來越好,基礎設施建設的越來越完善,國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目前,我國的城市建設正在經歷轟轟烈烈的的經濟變革大潮,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我國的產業結構與經濟結構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使城市化的建設進程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阻礙了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本文針對城市建設中的新挑戰進行相關分析,研究出了加快城市發展的相關策略,以期幫助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全力進行。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產業結構;環境污染;挑戰;發展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我國的經濟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經濟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對城市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前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是一把雙刃劍,挑戰與機遇同在,問題與成績并存。因此要根據目前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挑戰,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及時解決問題,促進我國的城市建設與發展。
1城市規劃面臨的新挑戰
1.1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對城市化規劃的挑戰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與科技水平的提高,機動車在國民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而機動化引發的空氣污染已經成為我國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一些城市受汽車尾氣、工業廢棄等光化學煙霧污染的影響而發展緩慢,嚴重影響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因為我國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所以受空氣污染、光污染造成的危害比其它國家的城市更為嚴重。而且因為某些城市道路政策規劃的不科學,使得城市私家車擁有量呈現井噴之勢。政府盲目地對城市道路不斷拓寬和高價橋不斷建設,導致交通管理缺乏科學性,使得大部分市民選擇私家車出行,這種惡性循環的情況對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其次,由于我國沿海城市的發展水平較高,大量人口涌向沿海城市,加劇了沿海城市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沿海城市缺水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水污染嚴重和水生態惡化,導致許多地區因為缺乏生活用水而產生矛盾。而目前我國調水工程的發展雖然使水資源分布不均問題得到了緩和,但是由于其違背了自然規律,導致了江河斷流等更嚴重的問題,使水資源短缺的矛盾變得更為尖銳。最后,土地資源短缺與資源浪費的情況也制約著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圖1是某市近十年城市規劃與管理面臨新挑戰的各項情況統計的扇形圖,根據此圖表的顯示,我們不難發現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已成為城市規劃與管理中首要并函待解決的問題。
1.2信息化時代對城市化規劃的挑戰
隨著我國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密不可分,互聯網的運用對城市的發展與建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在科技水平高速發展的當下,城市的規劃工作不僅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也面臨著不少新的挑戰。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城市規劃如何更好的與數據接軌,利用互聯網去進行城市建設的規劃與安排,讓城市規劃更好的豐富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促進城市的和諧發展,是目前我國城市規劃的重要任務。
1.3產業結構的變化對城市規劃的挑戰
我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產業結構具有很大的不同,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要想更好的進行城市規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需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改變傳統的產業結構,進行產業結構整體水平的升級。同時,還要不斷強化對城市規劃專業人才的引進,貫徹落實國家的素質教育的目標和理念,培養創新型人才,大力推動現代化教育,以此促進城市建設的發展。還要不斷加強科技力量的投入,發展創新型技術。隨著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對推進產業升級與轉型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無疑為城市規劃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1.4城市發展不均衡對城市規劃的挑戰
由于我國特殊的地理原因,導致城市間發展極不均衡,既有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大都市,也有極其貧困地區和落后的設施。改革開發的差異化有效帶動了經濟水平的提升,但也加劇了我國貧富差距大的程度。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與西北地區之間的城市發展嚴重不平衡。盡管國家出臺了相應的改革政策,如西部大開發戰略等,但無論是市民居住環境還是城市服務功能,都與東南沿海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西部地區的地理因素復雜,導致改善西部地區人居環境的系統思考和具體實踐存在難度,使城市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對城市建設與規劃帶來不小的挑戰。
2推動城市規劃發展有效措施
2.1重視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的解決
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是阻礙城市規劃與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也是國家政府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重點治理的主要內容。因此,國家要加大環境污染源的整治力度,比如減少污染型工廠的建立、加大工廠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力度、增加新型能源的使用、增加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建設等,有效的解決光化學污染對城市規劃造成的影響。還要增強公共設施的建設,為人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方便,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強城市綠化的設置,提高城市綠化水平,建立低碳城市,有利于城市發展規劃的建設,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開發對自然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而打造特色的城市生態文化。
2.2重視互聯網技術的合理運用
互聯網技術的革新和發展進一步推動了行業之間的融合和一體化發展,有效的促進了社會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間的融合,弱化了行業界限,并刺激了城市規劃與其他行業利用互聯網作為平臺進行工作的融合與創新。因此政府相關的城市規劃和設計部門應該注重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城市發展規劃過程中的應用,運用創新的設計理念與技術,設計出科學的城市規劃路線,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有效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城市未來的發展打造廣闊的平臺。
2.3因地制宜進行城市規劃
根據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了更好的進行城市的規劃與發展,需要對產業結構進行合理規劃。在進行城市規劃時,不僅要把眼光放到對土地資源的配置管理上,還應該把工作轉移到對城市主導產業的規劃中。產業的發展對城市的建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需要進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考慮。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建設發展逐漸完善,當面對城市規劃的不同挑戰時,要冷靜分析,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改變我國城市發展不平衡、環境污染等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制定出相應的發展戰略,使城市得以健康、低碳的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馬淑銀.新常態下城市規劃面臨的新挑戰和發展趨向[J].綠色環保建材,2016(08):63.
[2]陸永亮.城市規劃管理新趨向、新挑戰及解決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16(05):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