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淼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的音樂教師也要積極尋找適合本科目的有效教學策略,以達到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的主要目標,并且確保素質教育的切實實施。本文首先闡述了音樂課堂有效性的概念,分析了現階段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為音樂教育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課堂;教學策略;有效性
引言
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音樂的相關文化、欣賞和感受音樂,表達和創造音樂以及音樂概念本身,這四部分構成了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同時又有自身特點的有機統一的整體。音樂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需要對每個內容的教學方法和規律有很好的了解,同時也必須注意不同部分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有機統一。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學習教材和鉆研教學方法,從各個角度提高自己的課堂質量。
1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闡述
最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各學科正在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的音樂教學也不例外。在初中的音樂教學中,其有效性可以通過以下事實來解釋:教師以遵循不同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為前提,以最少的工作量、物質資源和財力滿足社會、學校和個人對教育的要求,獲得最大的教學回報,繼而充分實現教學目標。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是多方面、多層次的,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教學理念應該與時俱進,掌握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是具有可行性的。首先,新的課程改革為提高教學效果創造了機會。音樂教學中包含了各種新思想。學生成為主體的概念允許教師改變傳統的重點放在教師身上教學模式,這中模式的轉變對音樂教學作出了巨大貢獻,進一步推動了音樂教學獲得嶄新面貌的過程。其次,計算機科學的飛速發展改變了枯燥機械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提升,同時學生的學習動力也被激發了出來。最后,新的教材包括新的內容,形式排版都很新穎,這一切都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
2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現存的問題
2.1老師主觀上不重視音樂教學
因為音樂不需要考試,在音樂教學中的壓力也就得以降低,所以有些老師在備課時不認真負責,只是為了應付學生,對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優缺點也沒有足夠的了解,音樂課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從而導致學生的音樂水平很難提高。由于音樂教師本身就不重視課程教學,對音樂課堂的教學也沒有科學性的研究,導致了音樂課堂效率不高,學生根本學不到什么實質性內容。
2.2在教學方法上忽視了技能的培養
初中音樂教學的主要部分是傳授一些關于音樂的簡單的理論知識,以及以唱歌為目的機械性練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初中生的個性被漸漸磨滅,阻礙了學生在音樂方面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2.3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
在教學內容中,難點與簡單點的劃分并不明顯:關鍵知識沒有得到清晰的解釋。在講課過程中,老師只是機械地讀教科書,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授課,使音樂課堂缺乏激情,失去了原可以有的活力。老師在教音樂時并沒有與實際生活之間有任何聯系,導致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提不起興趣。
2.4初中音樂教育得不到人們的重視
長期以來,大部分人都受應試教育思維方式的影響。人們不了解初中音樂的重要性,認為初中音樂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學科,這就直接導致了初中音樂教育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的現象。
3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3.1改革教學觀念實現有效教學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對音樂的學習首先是放棄傳統的音樂不被欣賞的錯誤觀念,并向學生傳授音樂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授課老師必須創建一個開放而互動的現代學習理念,這是一個保證音樂學習有效性的先決條件。教師應始終明確學生是音樂教育中的主體這一理念,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和學習音樂的目標,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音樂的氛圍,讓他們愿意學習音樂,這是確保音樂課有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
3.2老師做好課前備課
由于音樂課的數量相對較少,音樂教師應在課程開始前充分準備,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像學生展示更多音樂內容。教師必須首先掌握本課將教授的知識,練習需要研究的歌曲,并節省課堂時間,避免由于教師無知而造成的損失。準備課程還可以讓教師面對突發的教學情況,并確保課堂教學的有序實施。教師應該了解學生中更受歡迎的歌曲。當教師講授音樂理論時,可以從學生喜歡的歌曲開始,這樣會更容易被學生感知。
3.3創設教學情境實現課堂互動
在音樂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愛好和個人特點,開發豐富有趣,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場景,有效喚醒學生對音樂教育的好奇心和熱情。借助觀察和創作的經驗,學生可以縮小音樂與創作場景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音樂課程,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自主學習能力。音樂課堂具有開放性特點,它并不是僅限于機械的指導和學習,而是從更多的對話,交流和合作開始。音樂課的對話和交流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課堂上的互動使教師和學生能夠享受求知的樂趣,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3.4利用多媒體增加教學趣味性
音樂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個耳濡目染的盛宴。隨著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先進的教育設備,如多媒體培訓。在教育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使用計算機等現代教育工具擴大視野,將使用多媒體技術以三維形式呈現出更多的音樂樂器,這增加了學生對學習音樂的樂趣,并使學生能夠在現場感受音樂的震撼,豐富學生的感受。與以往局限于老師的理論內容不同,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加趣味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激發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以及音樂創新的可能性。
3.5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的和諧關系是課堂和諧氛圍的前提,課堂和諧的氛圍有助于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的權威主義讓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是對音樂不感興趣的學生或音樂基礎差的學生,更是因為畏懼心而的音樂的學習變得被動消極。教師應該轉變思想,拋開老師都是對的觀念,樹立平等意識,融入到學生當中去,與學生一起討論最新的流行歌曲和歌手,繼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當教師要求開展合作學習時,不僅所有學生都參加,而且老師也可以參加。他們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學習,及時發現在教授學生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老師在對學生提出問題時,要注意語言的藝術,不要讓學生覺得他們在被批評教育。教師和學生應該多溝通,學生喜歡上一個老師,他們就會在課堂上認真學習,遵守課堂紀律,從而也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高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有效性不僅是時代要求,也是音樂教育本身發展的要求。學校老師要更新學習理念,認真備課,推出創新的教學模式,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增加趣味性,建立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在課堂上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充分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和演唱水平,有助于音樂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小菊.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33):89.
[2]李敏.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1):157.
[3]徐冬梅.怎樣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J].大眾文藝,2016(24):191.
[4]曹小娟.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有效性[J].音樂時空,2013(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