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具紅
摘 要:伴隨著教育理念的改進和提升,教師應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的學習效果有一個全面深入的認識,在教學中要采取相應的策略,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思想品德課,全面提升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政治修養,為學生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策略
隨著教育理念的改革和推進,教師應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采取策略進行提升,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有一個更好地學習效果,提升學生對思想品德教學課堂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政治修養,促進學生做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優秀青少年,為學生接受更高階段的教育打下堅實基礎。那么教師應如何就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制定提升策略呢?下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展開一番探究。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學習中,由于自身社會經驗的匱乏,往往不具備對思想品德重要性的高度認知,這就導致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堂學習興趣的低下,進而會拖慢教學進度,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所能夠帶來的鮮艷色彩、動聽語音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來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堂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課堂中來,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教師通過在教學課堂運用多媒體技術刺激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積極主動地學習狀態完成了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提升了課堂學習效果。并且還能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堂學習有一種全新的體驗,使學生能夠以一種愉快的學習心理參與到學習中來,對于學生長期的在思想品德課堂的學習有極好的促進作用。
二、聯系實際生活,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中學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學習時,往往無法將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關聯,導致了學用脫節的情況出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進行生活化教學,通過聯系生活,帶著學生對生活中教學內容的體現進行探究,從而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和理解,優化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并且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能夠使學生在對生活的思考探究中,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筆者在教學中經常會對一些和生活關聯緊密的教學內容,展開生活化課堂教學。例如,在講《生活中有是非善惡》這一課時,筆者舉了一個筆者親眼所見的生活中的例子:一個老太太走著走著,突然摔倒了,周圍人都正在猶豫要不要扶老太太起來的時候,一個人已經走上去要把老太太扶起來,可沒想到老太太反而不要他扶,并甩著手說:“我能起來!”然后筆者便對學生進行提問去引導學生思考:“周圍的人為什么會猶豫?他們是怕什么?”“有一個人毫不猶豫地走上去要把老太太夫扶起來,為什么別人怕的東西他不怕?”“老太太為什么不讓那個人扶她起來?她是怎么想的?”最后筆者結合教學內容對人性的善惡,生活中的善惡跟學生進行了講解,并教育學生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與人為善便是與己為善。
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能夠使教學課堂更加切合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起來更加透徹,并能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養成探究思考的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還能使學生在教學內容與生活經驗的聯系中,提升對生活的認知,從而更健康快樂地在生活中學習成長。
三、引入時事政治,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
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對學生的教學應注意學生法律意識的提升,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獲得較完善的法律常識,進而能夠在生活中不觸犯法律法規,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并使能夠利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升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入時政教學,借助實施案例來促進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從而提升學生法律意識。
筆者在課堂教學展開時引入時事政治,會根據授課內容選擇案例。例如,在講《預防違法犯罪 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這一課時,筆者便引入了網絡紅人“切格瓦拉”的案例,來做反面教材,使學生能夠對踐行不良行為的后果有所了解,并從發自內心的產生一種拒絕的心理,避免自己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引入時事政治能夠使學生在教學課堂去接觸時政熱點,從而獲得一種政治參與感,切身感受到自己政治小主人的身份,進而產生對了解政治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升課堂學習效果。并且時事政治教學課堂能夠使學生在課堂對法律法規產生更多認知,從而提升自身法律意識,杜絕違法犯罪行為,提升自我保護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思想品德教學課堂獲得更完善的素質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課堂開展教學工作時,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質量可以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來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來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來完善學生的法律素養這三個方面來完成。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完成知識水平及個人綜合素養的提升,從而在學習生涯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繼任.思想品德課中多媒體的優勢[J].中小學電教,2007,(09):41.
[2]陳培協.思想品德課信息化教學淺探[J].考試周刊,2012,(65):119-120.
[3]盧世明.淺議中學思想品德教學的信息化[J].教育科研,2012,(0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