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華
摘 要:在當前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很多教師都開始采用以多媒體為教學工具的現代教學模式,對語文課程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想要全面實現信息化教學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還有很多教學內容并不一定適合信息化教學,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摒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而是應該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優化傳統教學,使其教學效果得到提高。對此展開研究,分析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策略,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語文教學模式;改革;策略
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語文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很多教師都開始采取以多媒體為教學方式的新模式。這種方式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極為有利。但是作為傳統教學模式,它也有很多可取之處,尤其是在當前教學模式下,很多語文教學內容并不適合現代教學方法,而且在很多地區,多媒體教學模式也沒有得到普及,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教學模式不能被摒棄,而是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并且在關注過程中,針對其中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提高其教學質量,發揮傳統教學模式的最大價值。
一、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從古至今,語文一直以各種形式存在于教學過程中,所以語文對于任何人都極為重要,學好語文,可以為自己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由于受到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的影響,傳統教學模式的開展情況非常慘淡,而且研究的學者也不多。就目前情況而言,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學效率不高
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人們想要在社會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必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對于學生而言,教學效益非常重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在語文學習中,“聽”“說”“讀”“寫”是最為關鍵的四種能力,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也主要是以這四種能力為中心展開。但是從近些年語文教學發展情況分析,語文教學效率并不高。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根據調研情況分析,能夠熟練運用3000常用字的學生數量還不足60%,而能夠熟練運用6000常用字的學生卻不足1%。通過這組數據我們就可以明顯地看出,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效益并不高。從小學到高中總共12年,這12年的語文學習我們僅僅掌握了不到6000常用字,平均每年僅僅能夠掌握500常用字。也正是因為教學效率很低,所以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都相對偏低。
(二)課堂導入乏味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以信息技術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之所以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原因就是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的工作并不是僅僅將知識帶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考試重點是什么,考試難點是什么。如果在教學中以這些教學目標為中心,那么語文教學質量就會下降。在對很多學生進行語文教學調研時,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是以上段話為開場白,將本節課的講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對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得到鞏固練習。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帶動學生的思維,對學習過程起到指引性作用。但是由于課堂導入過于庸俗,所以無法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在上下午課的時候,學生的精力已經不是非常旺盛,很容易出現疲倦的情況。如果還是采取傳統的課堂導入方式,那么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三)課堂提問效率低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目前常用的提問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問,然后經過各種引導,讓學生在這種狀況下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另外一種是學生提問,然后教師充當解惑者,根據學生提問的問題,結合教材內容,對問題進行分析和回答。以上兩種提問方式都非常具有現實意義,也是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手段。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這種課堂提問的方式也會存在效率低下的情況。
在提問過程中,由于教師主要針對教學大綱中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進行解答,所以引導學生解答問題時過于片面化。有的語文教師僅僅是將語文教學當做是尋找教學大綱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教學內容也只是圍繞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這就導致語文課程的教學變得枯燥乏味。還有的教師提的都是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比如《少年閏土》中,有的教師就會問其中記錄了哪些趣事?文中是如何描述的?這樣的問題就直接在課本中,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有必要提問,但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就沒有必要提問了。所以在提問環節必須要做出改革,以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從問答的過程中確實學到有用的東西。
(四)合作學習開展不夠深入
想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學習的開展必不可少,這也是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合作學習,教師不僅可以帶動課堂氣氛,而且還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不過于乏味。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去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合作學習的開展情況并不好,主要原因就是合作學習開展不夠深入,沒有充分發揮出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也僅僅是將問題傳達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根據問題的內容開展討論,然后在討論的過程中發表個人觀點,最后再將討論結果匯集在一起,作為討論的最終結果。教師則是根據小組討論完成的順序讓小組代表進行發言,提出各自小組的討論結果,同時對討論結果進行分析。之所以形成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本質,開展的“合作學習”模式也并非真正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教師也必須作為參與者參與其中,但是大多數教師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導致合作學習開展的效果事倍功半。
二、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措施
對于以上問題,如果不積極地采取措施及時糾正,很容易導致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率低下,為了改變現狀,我們必須要采取以下方式,優化傳統教學模式。
(一)結合教材體系,實現資源整合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都是以教學大綱為基礎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依然屬于應試教育的一種,雖然在考試過程中,學生能夠取得較高的分數,但是這卻并不意味著學生具備非常好的語文功底。從調查的數據就可以看到,作為一名高中生,能夠熟練運用3000字的人數才達到60%,能熟練使用6000字的高中生還不足1%,最為基礎的漢字掌握程度竟然如此凄慘。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針對教材體系開展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使其知識面得到擴充。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性學科,而且由于囊括的內容非常復雜,單靠純粹的現代教學模式并不一定能夠帶動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大綱適當地擴展教學內容,將一些有趣的知識點融入教學工作中,不僅不會降低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實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的知識面也會因此得到提高。
(二)依據學生興趣,設計課堂導入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作為教師,所有的教學工作都應該圍繞學生開展,所以在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針對學生展開分析,以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基礎,設計有趣的課堂導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遵循言簡意賅的設計原則,利用最簡練的話語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其切入本堂課程的學習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必須要深入地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好調查,并且在導入設計過程中將學生關注的重點囊括到里面。比如,在學習《橋之美》的過程中,由于其中介紹了很多關于石拱橋的細節,由于學生沒有真正見過,所以理解起來可能會比較難。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語言技巧,將親眼所見的石拱橋介紹給學生,從而增強他們的印象,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提高問題意識,優化提問環節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提問,可以了解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及本堂課程的教學重點。
首先,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時,必須要帶領學生了解本堂課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并且指出其中的難點。通過這一措施,可以大大縮小學生問題范圍,讓問題大多集中在難點、重點方面。其次,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開放教學思想。只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活躍起來,教學效果才能夠有所保障。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也不能將教學重點圍繞在各個知識點上,而是應該將分析重點集中在學生身上。最后,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要不斷提高。活到老,學到老。社會在變化,教學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只有適合社會發展的教學模式,其價值才能夠得到保障。所以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讓自己的教學觀念能夠實現與時俱進的預期目標。
(四)研究合作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在當前情況下,合作學習是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常用手段,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自我表達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實現自主學習具有重要作用。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集體學習的針對性不強,很難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所以很多教師都會采取合作學習模式。但是集體學習依然是教學的主體,合作學習只是輔助手段,所以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兩者之間相互結合,才能有效提高合作學習的學習效率。想要實現合作學習的價值,必須要達到1+1大于2的效果,否則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沒有任何意義。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必須充當引導者,通過在課堂上參與合作學習,引導各個小組的討論方向,避免出現討論跑題的情況發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組內成員之間的競爭。只有協調好彼此之間的關系,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更上一個臺階,促進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質量的提高。
語文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學好語文可以為學生更好地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多媒體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不斷地被推進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這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打擊。在語文教學中,有些內容不適合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進行,所以依然需要借助傳統教學模式。為此,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依然處于較為重要的一個地位,但是由于教學質量下降,其教學效果受到了質疑,為了能夠改變現狀,本文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決策略,為優化傳統教學模式,促進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鈕緒純.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課程與新課程契合途徑的研究:以《語文教學論》課程為例[J].語文學刊,2010(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