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博涵 王宏兵 朱佳維 趙君玉
摘 要:石家莊各縣區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有待政府加大力度開發。本文對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中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新時期如何加強和改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問題;對策
在革命戰爭年代,石家莊曾是晉察冀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共產黨領導下,八路軍與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緊密團結共同抗日,留下了眾多的革命文物與足跡。這段輝煌的歷史是值得緬懷和紀念的,石家莊的紅色文化遺產在共和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曾經的中央機關與部委、中央軍事指揮中心等重要革命遺址、紀念館、紀念碑、烈士墓等紅色歷史研究。此外,政府和研究人員對石家莊西柏坡紅色文化給予了高度重視。研究人員從其產生條件,表現與內涵,獨特價值,教育功能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但對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研究依然薄弱。
一、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問題分析
(一)文化內涵挖掘不深,基地特色不突出
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凝聚了中華歷史精神以及燕趙情懷,將過去和現在的時空相互連接,在樹立理想信念、傳播地域文化、教育人民等方面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遠遠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需要展示的文化精神與現代文化沒有很好的結合,其精神內涵挖掘不深,品牌特色不突出,許多基地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此外,每一個基地都停留在對舊址、實物、照片和其他文件的簡單展示,在形式上跟不上時代脈搏,缺乏深層次的文化探索。參觀這樣的基地很難喚起民族意識和時代意識。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流于形式,長此以往不利于打造自身特色及品牌。
(二)現代科技運用少,缺乏互動性
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導致基地缺乏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觀眾與基地之間缺乏良性互動。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不僅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吸引觀眾,更重要的是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基地的形象。將歷史史實與實物通過新形式展現,啟發觀眾在數字體驗中感受基地的教育意義。目前,高新技術在基地的應用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由于多部門管理,各自為政,缺乏協調管理模式,造成資金投入不足的現實困難。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沒有充分發揮
通過實地考察走訪,石家莊除了幾所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外,其他基地的知曉率較低,更談不上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體系的教育功能。在對石家莊高職學生的調查中,調查顯示,37%的學生從未訪問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63%的學生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參觀活動,期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選擇去博物館或科技館等場所,而不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社會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所營造的環境氛圍來看,沒有能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導向作用,遠不能感受到基地的深刻內涵。基地為社會所能提供的愛國主義教育正在處于大幅下降趨勢。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
二、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身建設中的對策
(一)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該專門介紹它以提高基地的社會效益。借助新聞,文化傳媒等部門的力量,利用各類重大歷史事件,節假日和旅游旺季,及時、快捷并具有創造性地推廣和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相關資源,充分利用國內外成熟的做法,完善自己的傳播和推廣。在全媒體的大背景下樹立自己的品牌特色,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地的資源優勢,讓更多的人了解,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
(二)運用現代科技,創新基地愛國主義教育模式
從更高的層次來看,愛國主義可以說是對人生的信念。它是由后天的環境和教育所塑造而成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在于持續不斷的教育。作為一項基于國家意志的系統工程,必須從教育內容、結構、形式入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從廣度與深度相結合入手,從認知規律入手。充分利用影視合成、音效控制、光掃描、觸摸屏檢索、背投大屏幕、VR、AR等高新技術設備與高科技手段,營造生動的場景模式、沉浸式體驗,達到烘托主題展現主旋律,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傳播效率。
(三)愛國主義進課堂,利用VR技術體驗式教學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僅能夠以實踐的形式擺脫復雜的理論闡述,還要改變原來簡單粗暴的說教,以新穎生動的形象感動學生,營造讓學生能夠主動接受教育。因此,利用VR技術,開展愛國主義基地的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創新,是一種新的嘗試。讓學生在校園內通過VR技術身臨其境的進入愛國主義基地,能切身感悟并體驗到在革命年代時,生活的艱辛,切身感受新時期社會的變化,從而讓他們對愛國主義的內涵外延理解得更加深刻。在體驗課中可開展各種基于革命愛國主義為背景的VR游戲競賽,以賽促學,為愛國主義教育搭建良好的平臺,由實踐升華到理論,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四)讓青少年志愿者投身基地,寓教于樂
以志愿服務的形式讓年輕人走出校園,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變得更有擔當,更具有社會責任感,參與愛國主義教育的行動正是一個有效渠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首先要積極配合石家莊團委和市縣各級團委,聯合并共同負責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與學校特別是高校合作,招募大批志愿者,建立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和規范運作機制。志愿服務工作以項目為中心,即以項目為導向的管理,既保證志愿者事業的健康發展,又在愛國主義教育的志愿活動中體現志愿服務的內涵和本質。不僅充分調動了參與基地活動志愿者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基地服務,使青少年朋友們和基地緊密聯系在一起。
三、結語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和發展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關注群眾不同層次的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內涵,創新運營方式,利用新媒體搞好自身建設,發揮應有的價值和作用。與時俱進的推動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在思想政治工作時不忘完善軟硬件的建設,為愛國主義教育創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大化,更積極主動地為推動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許宏亮.湖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實踐與思考[J].金陵瞭望,2011(30)
[2]張玉艷.新時期加強和改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對策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博物館研究,2010(3).
作者簡介:康博涵,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課題項目:2018年度石家莊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借助VR技術打造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上傳播陣地的模式探索”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