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作為一種教學反饋語言,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有重要的影響,關鍵在于教師怎樣運用。本文從課堂評價語言的功能出發,結合當前語文課堂評價中問題,提出評價語言要有針對性、要關注整個學習過程、要緊扣問題與學習目標三點建議。
關鍵詞:教師課堂評價語言;功能;運用
課堂評價是教師借助某種評價工具,收集、分析、處理學生的學習信息,并據此作出判斷與調整,以改善教師教學、促進學生發展的活動。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特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中的語言、行為、情感態度等作出反饋時所使用的語言。課堂評價語言包括有聲的口頭語和無聲的體態語,本文只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口頭評價語言進行討論。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通過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以及時作出教學調整,學生通過教師的反饋,明確自身的長處與不足,并根據教師的引導作出進一步的改進。教師的口頭語言評價一般發生在師生的對話活動中,尤其是在師生的課堂問答過程中。一般來說,課堂問答包括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理答三個環節,評價語言通常出現在教師理答中。作為一種課堂反饋語言,對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并存,關鍵在于教師怎樣運用課堂評價語言。
一、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功能
課堂評價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借助所有可行的評價方法及技術對學生學習的預期效果給予價值上的判斷,教學目標是否達成以及達成程度是課堂評價的主要準則,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是課堂評價的目的所在。而教學目標的存在從根本上是為了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可以說,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教師課堂評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來說,教師課堂評價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師課堂評價語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合理、有效的課堂評價主要采用激勵性、發展性的語言。學生都有成功的心理需求,當學生從教師的評價語言得到肯定,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創造潛力。
第二,教師課堂評價語言能夠傳遞教師的學法指導。教學指導不是一個單獨的教學環節,貫穿于課堂環節中,且往往在不經意間完成。課堂評價語言是教師針對學生的應答狀況作出的及時反饋,且要指出學生的長處與不足,其中包含著教師的指導,即對學生改進學習的建議。
第三,教師課堂評價語言能夠引發學生的深度學習。評價語言不僅應關注學生回答了什么,更應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自身知識體系的建構,近而引發學生的深度學習,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語文教師運用課堂評價語言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語文教學的課堂語言評價策略,應指向語文學科語言表達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核心素養,切實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教師應找準恰當的時機,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過程與方法以及結果進行發展性評價。
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的評價語言難以盡善盡美,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評價語言匱乏,缺乏針對性。這在中小學語文課堂評價中很常見,例如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評價語言都是“很好”、“不錯”、“不對”等沒有實質性意義的判斷語言,或者干脆不予評價。這種為了評價的評價,缺乏對學生的個別指導,不僅對學生下一步學習缺乏引導,長此以往,還會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下降。其次,過分注重結果性評價,缺乏對過程、方法的評價。教師評價過分重視判斷與甄別,評價語言重判斷輕描述,學生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為什么以及怎樣改進。最后,評價語言與問題脫節,缺乏與學習目標的聯系。教師的評價語言與提出的問題不匹配,造成師生之間對話困難,影響課堂教學順暢進行。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三點改進策略:第一,教師要認真聆聽學生的回答,并根據其回答作出有針對性的、實事求是的評價。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是年齡階段的學生對同一問題也會有不同的見解,更何況是語文這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針對不同的回答作出針對性的評價以及個性化的指導。第二,教師的評價語言要涉及到整個學習過程,而不單單是結果,學生思考的過程與學習的方法往往更能說明問題。例如,在對合作探究式問題的評價,不僅僅要關注小組討論的結果,更要注重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及個體的參與度。第三,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從學習目標出發,緊密聯系所提的問題。評價的語言要與問題密切相關,評價的基本目的在于解決問題,必要時教師可采取反問、追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深入思考,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總之,不論采用何種策略,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都應包括三個維度:首先,包含對學生知識能力達成度的評價;其次,包含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指導,最后,要對學生下一步的學習提出建議。當然,并不是教師的每一次的語言評價都要囊括這三個維度,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靈活運用,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
參考文獻:
[1]鄭東輝.教師需要怎樣的評價知識[J].教師教育研究,2010,22(05):48-52.
[2]董蕾.教師語言評價要促進學生發展[J].中國教育學刊,2009(01):75-77.
[3]李崢.語文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王麗娟(1993—),女,山西朔州人,碩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