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冰茹
摘 要:情緒繪本借助豐富的畫面、有趣的情節帶領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各種情緒,引領孩子學著去理解、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
關鍵詞:繪本;情緒;德育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尤其是中低段的班主任,幾乎每天都在處理“老師,他打我!”“他罵我一句,我打他一頓”這樣類似的事。細究緣由,無非是有的孩子委屈了難過了,有的孩子生氣了發怒了。那除了明斷是非,事后安撫,還有什么辦法能讓孩子逐步學會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并進行正確導行呢?這是我們德育工作一直面臨的問題。
機緣巧合,我發現孩子對繪本非常感興趣。因此我有意識地去尋找那些能被孩子理解的情緒繪本,讓孩子們集體閱讀,在體驗中明白自己處于怎樣的情緒狀態中,同時學著繪本主人公去更好地表達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經過多次的實踐,我覺得情緒繪本對孩子們負面情緒的疏導有著積極意義。
一、閱讀繪本圖文,理解負面情緒
人都有情緒,而孩子們往往為一點小事就情緒失控,就在于他們對自己的負面情緒產生不良的判斷。而情緒繪本借助文字和圖畫帶領孩子去理解自己的情緒行為,學會去端正自己的情緒態度。
如繪本《我討厭媽媽》,就是一本能引導孩子情緒行為的書。主人公是一只小兔子,因為討厭媽媽的一些言行,他決定離家出走。這本書乍看在傳達著小兔子的生氣、不高興、厭煩的情緒。那如何理解這種情緒呢?我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引導孩子理解負面情緒——“你們什么時候比較討厭媽媽呀?”“小兔子那么討厭自己的媽媽,為什么還要回來呢?”“你們喜歡誰的媽媽呢?要不要換一個媽媽?”……
孩子們在一天天長大,他們希望隨心所欲,但又處處受到約束,慢慢地就會抱怨,產生厭煩情緒。引導孩子們理解抱怨、厭煩情緒背后的愛,有助于孩子們正確看待自己這種“討厭媽媽”的情緒,讓他們的心快樂地成長。
二、繪本角色扮演,排遣孤獨情緒
我們班有一些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似乎比其他同齡孩子少了很多的快樂。而無意中一次繪本的角色扮演,為我們排遣孤獨情緒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那是一節習作課,主題是寫一件快樂的事。我們班王××同學在他的作文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我扮演了《是誰嗯嗯在我頭上》中的小野兔。我當時想小野兔的嗯嗯是十五個小豆子,那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嗯完。所以我用小彈珠作為道具。我皺著眉頭,撅著屁股,嗯幾個小豆子挪一個地方,嘴巴里還在嘀嘀咕咕。小彈珠滾了教室一地,老師和同學們都被我的表演逗樂了。
回到家,我還很高興。爺爺奶奶問我,我就跟他們說了,還給他們表演了一次。爺爺笑著說,嗯,我知道小鼴鼠頭上的便便是誰拉的。我很驚奇,爺爺后來告訴我好多農村動物的便便形狀,還有它們吃東西的習慣。哇,我好高興,以后我要把學校里學到的都告訴爺爺奶奶,也許他們還能告訴我一些我不知道的事。
要知道我們的小作者,他可是一向比較沉默。可能因為只有爸爸而且常年在外,他在教室幾乎不怎么說話,總是一個人活動。接觸大半學期,我都沒怎么見他笑過。沒想到一次繪本表演,給他這樣深的感觸,讓他有一種直達內心的快樂!
所以我想:孩子們獲取來自繪本世界的快樂和興奮,這種快樂甚至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延續,讓每一個參與的人擁有一顆想去創造快樂的心。
三、品讀繪本,學習管理情緒
(一)讓孩子有直面難過的勇氣
孩子們雖然小,但他們也有痛徹心扉的體驗。我們往往會安慰大人,卻忘了告訴孩子,他該怎么辦。
通過閱讀難過繪本故事,孩子們知道了:原來并不是我自己一個人難過,大家都有難過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很多原因而難過,難過時,我們可以選擇像繪本主人公那樣排解自己的情緒。最關鍵的是告訴自己——我不會一直這樣難過!
(二)讓孩子有疏導生氣的能力
生氣是一種向外的強烈情感。生氣的時候,我們會想說臟話、吼叫,或者打人。這也是為什么幾乎每天教室里都出現各種小摩擦的原因,那如何來疏導這樣的負面情緒呢?閱讀繪本可以給我們一定的啟示。
繪本《生氣湯》《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告訴我們:當你生氣時,你可以做一鍋神奇的生氣湯。在鍋里放入水,等水開了,撒入鹽,緊接著對著鍋子尖叫、做鬼臉,然后放入你想放入的任何調料,用鍋鏟攪散鍋子中的不如意。
所以讀完繪本,孩子們知道了,如果遇到像菲菲這樣讓人不爽的事時,不要急著用拳頭說話,你也可以像菲菲一樣,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哭一哭,然后想一想讓你快樂的事、你喜歡的人,將他們畫下來。當你心平氣和了,你再想辦法去解決剛才這件事。
四、自制“情緒繪本”,記錄成長歷程
有專家指出:“要讓兒童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并將所觀察到的情緒與行為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兒童便能夠時時敏感于自己的情緒狀態與表現,并學會對自己的想法、情緒反應與行為負責。”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孩子用圖畫宣泄自己的情緒或者記錄自己的心情故事。這可以幫助孩子約束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為孩子們觀察、記錄與反思提供了機會。一學期一本自創“情緒繪本”,既是情緒自我管理的過程,也是生命飽滿、情商成長的歷程。
讓繪本與孩子同行,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與表現,并潛移默化地會對自己的情緒反應進行反思,進而改變自己的情緒行為。這樣豐潤孩子心田的“鏡像式”的閱讀教育,比明文規定、比在晨會課上“樹典型”、比私下里的“苦口婆心”的勸解更有效果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牟奕蒙.繪本在小學低年級情緒管理教育中的運用[J].教育導刊,2017(5):79-83.
[2]劉玉艷,劉婷,周濤.運用情緒主題繪本開展幼兒情緒教育的理論基礎與教學模式[J].學前教育研究,2011(8):50-54.
[3]倪清.談小學低年級繪本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4(11):11-15.
[4]徐亞琴.巧用繪本幫助孩子疏導消極情緒[J].早期教育,2016(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