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雷
摘 要: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關鍵詞:解決問題;策略;方法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從課程編排到課堂教學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非常顯著的變化是對“解決問題”的描述,解決問題也就是傳統教學中的應用題教學,但是在新課標的解讀中,已經不見了“應用題”的字眼,取而代之是“解決問題”四個字,對于“解決問題”,新課標是這樣描述的:“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解決問題就是讓小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遷移到課程情景中解決新的問題,可以引導小學生學會自覺地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數學知識,養成數學品質,提高生活智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基礎
將“解決問題”滲透到數學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中,逐漸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課本,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而是真正做到了圖文并茂,教材中配備了大量與數學學習相關的情景圖,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大的主題,下面的每一個信息窗都是圍繞這一個主題而設定。每一個信息窗數學信息的呈現都是一幅幅貼近學生生活或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圖片,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引導他們從情景圖中積極發現并提取有效的數學信息,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問題,長此堅持下去,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必將有所提高。
二、掌握分析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是關鍵
“解決問題”的核心是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猜測、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維成分的活動,因此,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是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在引導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向學生滲透以下分析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1.數形結合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大多數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很多情況下存在已經認真讀過好多遍題,但仍然不理解題意或者找不到解題思路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靠學生抽象的想象,往往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但是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充分利用直觀圖形的作用,讓學生將數、形結合起來,則可以在學生解決問題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這種方法在利用空間與幾何知識解決問題中特別突出,例如:在解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周長與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和體積等問題時,如果學生知道在認真讀題、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能夠做到主動畫圖分析、數形結合,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畫線段圖也是小學數學階段數形結合中常用的方法,特別是在解決一些行程問題、相遇問題的時候,這種分析題目的方法經常用到,線段圖可以將題目當中的數量關系直觀形象地體現出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學會整理數據
小學數學中涉及的整理數據的方法很多,如表格、統計圖等,在解決問題中我們常用的整理數據的方法多是列表法,表格雖小,卻可以讓題目中零散、凌亂的數學信息變得整齊、有邏輯,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數學知識和解決相關問題。例如,在學習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比例的相關知識時,對于學生來說,不管是理解比例的意義還是如何區分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應用它們來解決相關問題,都有一定的困難,基于這一點,課本上呈現正、反比例時,都是通過數據表格的形式來呈現的,對于學生來說,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正反比例時的難度。同時,解決正反比例相關的問題也是本冊書中的一個難點,學生往往不會區分到底是正比例還是反比例,這種情況下,學生如果能夠通過簡單列表將題目中的數據加以整理,則會發現其中的規律,觀察到底什么量是一定的,就比較容易判斷正比例或者反比例了,從而可以順利解決此部分的應用題,而不是靠單純的猜或者碰運氣來解決問題。
三、學以致用是延伸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拓展應用于生活中。反過來說,如果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積極地應用到生活中去,那么,久而久之,隨著經驗的積累,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在練習題的設置上要為學生創設良好、逼真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這些貼近于生活的學習情境中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注重數學學科綜合實踐課的作用,讓學生在體驗中、在動手操作中真正去體驗、探究、發現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又要為生活服務,所以,無論什么時候,無論教材如何改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我們數學教師所應該重視的,只有這樣,我們教出來的才是能舉一反三、主導現代社會生活的人才,而不是只掌握數學符號和運算、只會單向操作的機器。
參考文獻:
馬國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J].吉林教育,2011(1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