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
摘 要:醫學影像技術是一門獨立的醫學學科,伴隨著當前醫學臨床上各種影像設備技術的不斷引進與應用,開設醫學影像學課程、培養掌握醫學影像技術的人才成為重要的任務。文章結合作者多年的醫學影像學教學經驗,探討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醫學影像學教學;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醫學影像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有著自身的特點,它以影像圖像為主,這就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面對大量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如CT、MRI以及X線等等,還要掌握一些臨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在電子信息技術全面覆蓋的今天,傳統的以板書為主要方式的教學手段已經逐漸被淘汰,多媒體借助方便快捷、直觀形象的優勢,使醫學影像學的學科教學體系得到完善,符合現代醫學影像學的教學特征,成為提高醫學影像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1.多媒體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優勢
首先,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能讓教師授課的資料存儲更為便捷,信息量更為豐富,形式手段更多樣化。現代醫學的影像檢查圖像已經實現了數字化的存儲,教師可以直接通過設備軟件將備課的文件采用JPG格式存儲其中,在電腦或U盤上直接展示。此外還能借助數字文件的搜索功能,從大量的病例資料中快速找到需要的內容,而數字化存儲的方式也確保教師在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方便借鑒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的載體是大屏幕投影,結合醫學影像學的內容而言,這就保證了每張病變的圖片能夠清楚顯示出來,利于學生結合教師的講解更好地觀察細微的病變情況,還能通過局部放大等手段了解和掌握,滿足醫學影像學教學的需求。一些教師還會使用重建的圖像對其進行偽彩或透明化的藝術性處理,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
其次,多媒體教學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生動形象的圖文信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讓其主動積極地投入思考與探索中。而圖片與文字的交互展示,又能協助學生進行思維的轉換,能更快速地找到重難點內容,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也便于學生化難為易地理解一些醫學上的復雜理論,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其中交互性是多媒體教學的重要特征,在課堂上對具體的影像進行討論,正是利用多媒體教學的主要形式,為師生的互動創造條件。
最后,多媒體教學還能一定程度上節約教育資源。傳統的醫學影像教學中,很多見習式帶教模式都是采用膠片來進行,需求量非常大,攜帶、打印也不方便,而多媒體技術的便捷性也為教學節省了教育資源,為教師預留了更充分的時間來準備授課工作。
2.多媒體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一些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后,往往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眾所周知,醫學影像學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課程,實踐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學生在實踐中需要提高閱片的能力,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將其與實際的臨床工作結合,而很多教師制作的多媒體PPT都是采用幻燈片形式播放,比如以CT或MRI圖像進行講述,很少能讓學生真正對病變的情況進行完整的觀看,容易出現以點帶面的情況。
第二,多媒體制作的課件內容需要不斷更新與修改。不難發現,一些教師在授課時因偷懶而反復使用教學課件,但實際上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內容不斷調整其深度與廣度,此外,當前醫學影像檢查技術不斷發展和快速更新,特別是多層螺旋CT與高場強MRI檢查設備的應用,更需要教師對應用圖片進行及時更換。
1.教師要做好課前備課的工作
教師應用多媒體展開醫學影像學教學,首先就要通過收集資料與采集圖像豐富課件制作的內容,依托教學大綱的標準,從學院教學資源或是網絡中挑選出有代表性的圖片,通過掃描儀掃描圖像獲取,并應用軟件進行必要的后期處理,調節容量和屬性等,確保其展示出最好的視覺效果,學生從這樣的圖片中才能獲取更豐富與突出的信息。其次教師要精心對待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工作,比如應用具有標準界面的Power-point,選用不同的模板,將收集到的圖片視頻與內容文字有機融合在一起,豐富學生的教學方式。最后是運用多媒體存儲介質功能保存課件,應用多媒體教室液晶投影儀播放展示課件。
2.協調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之間的關系
在應用過程中教師如果過于注重形式化應用問題,那么就會忽略很多授課的重點。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法應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互相發展。比如教學課堂上關于醫學知識的廣度延伸問題,就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而核心問題的深度解析,就要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如關于對影像學一些理論知識的分析:心臟增大的患者,首先要確定其有無心臟增大問題,是輕度、中度或是重度?哪一種心型?是先看心還是看肺血?各房室增大的常見表現與異常表現又是什么?等等。關于同一類型問題的深度拓展,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作圖為學生梳理問題大綱,一步一步深入發問與解答,才能真正掌握重點知識,也便于記憶。
3.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建分組任務
醫療的過程是一個合作性的過程,學生除了要掌握扎實的醫學知識,還應具備團結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應用小組分組合作的任務法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針對某一典型問題進行討論并制定診斷治療方案。比如其中一個小組完成教師布置的影像學的選擇性試題,一個小組完成分析式試題,由學生互相配合與分工合作,對教師多媒體展示的影像學征象進行分析,另一個小組就專門整合前兩個小組的內容,綜合而成對影像學征象診斷的分析與結論,并將其制作成為PPT,自帶入講臺上進行講解。整個任務合作的環節,教師需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學生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學生根據影像分析的思路要具備完整性,分析診斷的結果必須正確。最后一個小組則負責對前三個小組學生的研究結果進行鑒別性診斷,如檢驗患者的影像學征象是否與其臨床癥狀相符。盡管采用了多項小組合作的形式,但確保了每一位學生都能加入到分析影像學征象的學習任務中,并由始至終地在教師引導下理解一些典型案例的問題。而這個過程中多媒體不但是教師發布任務、學生參考的載體,也是學生根據知識病狀分析,結合影像學內容展現討論結果的平臺,操作便捷,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將多媒體應用在醫學影像教學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伴隨著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提升以及各種影像學技術的更新,教師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挖掘更多的應用價值,積累經驗,尤其是確保多媒體教學設計的與時俱進,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應用的效果。
[1]曾建國,程壽林,黃 鎮.多媒體在影像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0(5):23-24.
[2]田維仁.多媒體在醫學影像技術教學實踐與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6(18):132-133.
[3]袁小平,陳建宇,李 勇,等.TBL教學法在醫學影像學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6):69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