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飛
摘 要: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念,對學生學習方面存在的消極心理進行調整,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綜合能力。基于此,文章對積極心理學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運用文獻研究法探究了中學體育教學中從積極心理學出發進行有效教學的對策,以期為實現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助益。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積極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心理學在現階段的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教師通過觀察學生上課時的精神狀態、性格特點,了解學生的心理是否健康,針對存在的心理問題采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該種心理學屬于傳統心理學,研究重點在于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應用科學手段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有效治療,促使學生能夠正常學習,擺脫過去消極心態對學習狀態的不良影響[1]。
積極心理學的教學應用研究則側重于發現學生的優秀品質,教學中鼓勵學生發揮優質品質的力量進行學習,逐漸消解不良心理對體育教學產生的阻礙,讓學生在積極心理的引導下有效發揮自身的潛能,調整消極心理狀態,幫助學生克服體育學習時的種種困難,形成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2]。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對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教師可以通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充分學習,對當前體育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科學調整,教學中對學生的消極、積極心理進行準確評價,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心理,促使學生的優秀品質不斷得到升華,更好地實現中學生心理與身體素質健康的發展、提高。傳統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之間有著較多的差異(參見下圖),體育教師要把握兩者的不同,在積極心理學指導下進行高質量、高效率的體育教學活動。

1.營造輕松活潑的體育教學環境
體育教學活動與語文、數學學科在教學形式方面存在不同,該學科的室內教學課時較少,學生基本需要在戶外進行多項體育項目的練習。夏天和冬天室內外溫差較大,很多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熱情下降,致使體育教學課堂氣氛沉悶,上課效率較低。因此體育教師需要根據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不同季節室外體育教學活動的看法,在師生互動中幫助教師把握學生的真實心理活動,之后營造開放互動式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對體育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避免惡劣天氣對學生上課熱情造成影響。例如,教師進行籃球運動項目的授課時,部分愛好體育鍛煉的學生對該節課有著較強的學習熱情,但是對籃球不感興趣的學生則缺乏學習熱情,上課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可以在上課時以球星姚明作為切入點,向大家介紹姚明打球獲得的成績,以此吸引學生的目光,待到學生沉浸在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中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向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籃球明星,與籃球相關的影視、動畫作品以及歌曲等內容,以此充分調動不同類型學生的情緒,使得課堂氛圍變得熱烈起來,全部學生均參與到籃球學習中,此時教師進行籃球運球、控球、球性練習的教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不同性格,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由體育課堂中活躍性較強的學生帶動對體育課缺乏興趣學生進行籃球項目的團隊練習,以此在練習中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認識到團結協作、堅持不懈精神對體育運動項目開展的重要作用,進而可以將該種精神應用在其他學科的學習與生活中。
2.轉變教學方法
教學效果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可以直觀呈現,體育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以往中學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多是在課堂中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述,之后安排學生直接進行自由練習,因此部分體育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盡快投入到運動中進行項目練習,但是部分在短時間內未能充分掌握項目練習要求與規則的學生學習壓力增大,長此以往,累積的體育項目難點問題越來越多,對體育課越來越沒有興趣,上課時的精神負擔嚴重。因此教師在把握積極心理學內容的前提下,要認識到常規教學法應用的不足之處,積極學習應用效果好的任務型教學法展開體育教學活動,逐漸消除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畏懼、畏難心理,使其通過完成不同階段的項目練習任務增強對體育項目學習的信心。例如,教師在教授800米跑項目時,可以將800米劃分為五個階段:起跑至200米、至400米、至600米、至700米、終點。在前200米練習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蹲身低姿走練習,中間三個階段進行后退跑、側身跑以及高抬腿等項目的練習,到達終點的100米則指導學生進行蛇形跑,由于每個階段的練習任務不同,難度各有差異,各具趣味,使得學生在課堂活動參與中充分感受到體育的魅力,最終在800米距離的項目練習中可以克服跑步后期身體出現的呼吸不暢、四肢酸軟無力的問題,依托每個階段練習的時間,激勵自己努力完成跑步項目練習,以此獲得理想的800米跑成績。
3.構建一支高水平的體育師資隊伍
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發揮著引導者的作用,教師教學能力的優劣會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產生影響。同時教學活動是一項嚴謹的工作,教師自身的心理狀態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學校結合積極心理學理念進行學科教學期間,首先需要招聘一批具有豐富教育心理學知識、體育項目訓練能力的教師來此就業,擴充體育教師團隊人數,以此實現全體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進步與提高;教學經驗少、資歷尚淺的體育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地向優秀教師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并在實踐中總結教學經驗。其次,學校需要定期邀請教育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對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培訓,講述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方法等內容,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心理學知識儲備量,進而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準確發現學生的優秀品質,采用多種方法減少學生不良心理對教學活動產生的干擾作用,促進教學效果的穩步提升。最后,教師需要積極參加學校、社會組織的運動會和運動類比賽活動,如城市馬拉松比賽,以此作為學生體育學習的榜樣,促使學生也可以積極參與到各項體育賽事活動中,通過體育運動養成不畏艱險、 頑強拼搏的精神,進而可以將上述精神應用在生活、學習中,嚴格約束自身的行為,形成健全的人格。
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對學生的精神意志進行鍛煉,使得學生自身與社會實現有效的發展與進步。因此中學體育教師需要在中學生身心塑造的關鍵時期,依托積極心理學手段,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個人品質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使得學生的消極心理狀態能夠得到及時的調整,在促進學生全面進步的同時實現體育教學質量的改善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1]劉 凱.積極心理學理論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運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8):80-81.
[2]張 淇.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高中體育課運動參與目標達成的實驗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