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摘 要 警察作為一名社會個體,具有最基本的健康權,但作為國家、社會的法律執行者和保障者,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質、工作職責、工作環境,公安機關的性質、制度管理、健康管理、健康維護,以及其自身的健康觀念、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因素,導致警察的群體健康和個體健康狀況堪憂,為更好的落實國家對民警的健康保障,探索深層次警察職業健康問題,本文在此拋磚引玉,以期引起社會的進一步重視。
關鍵詞 警察 職業健康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健康(Health),在《辭海》縮印本·1989年版中的定義: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功能正常、體質健壯、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這是一個傳統的、典型的、生物性的健康概念。是傳統、消極的健康觀:“健康就是沒有疾病”的反應,把健康簡單理解為無病、無傷、無殘、能吃、會睡,是生物醫學時代的產物。世界衛生組織對現代健康的含義定義為: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完好狀態,這就是現代關于健康的較為完整的科學概念。
作為統一體的人,生理、心理、社會適應性和道德是緊密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健康是相對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們總是處在健康、較健康、亞健康、不健康、極不健康的某一狀態上,并且人的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
美利堅大學的國家健康中心提出健康五要素的標準,即身體、情緒、智力、精神和社交五個健康指標要素,要都健康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健康或完善狀態。
首先,作為社會特殊職業群體的警察,其職業具有高危險性、高對抗性、高應激性的特點,使得警察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許多警察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受到嚴峻的考驗。近年來,警察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事件時有發生,讓人觸目驚心。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人民的人均壽命已經突破70歲,可一線公安民警的平均壽命卻只有48歲左右,可以想象警察職業的壓力和其特殊性。因積勞成疾去世的民警人數居高不下,患重大疾病的民警也在不斷大量增多,且成年輕化趨勢。
其次,公安民警普遍存在的亞健康問題。由于警察職業的特殊性,其工作環境長期面對各種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環境傷害;還要面對與職業有關的其他因素;個人生活習慣的不良,如過度飲酒、缺乏鍛煉等;過重的勞動負荷,長時間工作、值夜班,體位和動作的不合理等等,這些都對民警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
(一)職業壓力因素
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人民警察維穩保平安形勢嚴峻、任務繁重。由于公安機關,特別是基層一線警力嚴重不足,民警長期超負荷運轉、帶病上崗、加班加點已成為我國公安民警的工作常態,出現警察職業壓力過大、疲于應付警務、工作滿意度低、心理負擔重等現象。目前,我國各級法院審結的犯罪案件均有上升,而這些案件基本都由公安機關負責偵查;同時,公安機關還要處理數量龐大的治安案件,其他各類公安工作和非警務活動。但是,我國目前基層一線警力嚴重不足,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民警只能用加班來彌補。
(二)職業環境因素
1.物質環境因素。由于警察工作的特殊性,警察長期都暴露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中,因職業的關系而受到危險因素的直接危害,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的各種有害物質影響的侵害,從而嚴重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特別是一線公安民警,工作環境艱苦、工作危險性大,如:交警、巡警的工作環境:各種污染源、有害氣體、粉塵等,尖銳刺耳的喇叭聲,強弱不同的路燈燈光,污濁嗆鼻的汽車尾氣,……;刑警、治安警、監管民警的工作環境:艾滋病患者、腐爛尸體等傳染病源,蹲守在寒暑天或下雨天里,半夜里電話緊急響起……。
2.社會環境因素。首先,近年來,公安機關加大了樹立公安民警良好形象的工作力度,但在維護公安民警權益方面尚嫌不夠,民警執法權益受侵害時有發生,執法公安民警的職業情感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傷害,增大了公安民警的執法壓力和生活壓力,并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執法枷鎖。據統計,近年來,群眾對公安民警的投訴,特別是不實投訴成逐年上升趨勢,且在投訴總量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傷害了公安民警的職業感情和工作積極性的同時,給民警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對其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損害。
二是社會輿論宣傳偏頗。一些媒體出于轟動性和商業利益,熱衷于報道警察的負面新聞,對更多的警察正面新聞選擇性失明。公安機關自身在宣傳輿論中也多為“從嚴治警”,少有“從優待警”。長期以來,公安宣傳部門一直鼓勵民警默默無聞做實事,對民警的奉獻和犧牲宣傳非常不夠,對公安民警在警務工作中所面臨的巨大困難,以及警察職業艱苦性對外介紹不多。影響了社會公眾對于公安機關與公安民警工作與生活的全面了解,使民警權益保護的群眾基礎建設稍顯滯后。
(三)職業特點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轉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各種矛盾積聚,警察職業的性質決定其必然站在社會矛盾的風口浪尖處。隨著貧富分化等一些社會矛盾嚴重,一些人心理扭曲,犯罪趨向暴力,警察受到攻擊的危險系數加大,暴力襲警案件層出不窮;國內外各種矛盾的滋生,國內外反對勢力的窺視,暴力恐怖事件的蔓延,致使各種重特大惡性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并開始呈現出國際化趨勢;公安機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復雜形勢的挑戰,使公安機關面對的執法更加艱難,同時也使人民警察的自身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
(四)衛生服務因素
影響公安民警身體健康的衛生服務因素包括民警醫療體制尚不完善、民警健康教育滯后等客觀原因和民警的健康知識欠缺、健康意識淡薄等主觀原因。由于公安機關財政經費仍然緊張,部分貧困地區的公安醫療保健經費難以保障。在獎勵或撫恤中,是否犧牲或致殘作為主要考核標準,對大量存在健康受損而未病、傷而未殘的民警重視關心不足, 導致了醫療保健、撫恤操作的片面性。公安機關嚴重缺乏的健康管理人員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難以及時、全面地掌握患病民警的健康變化情況,無法采取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和健康干預措施,民警健康保護工作難以落到實處。民警的健康意識淡薄和健康知識欠缺,既表現在民警個人身上,也表現為個別領導的健康知識欠缺和健康意識淡薄。有些民警覺得自己身體好,忽略了健康問題;個別領導用警不科學、工作安排不合理,對民警身心健康及傷亡問題重視不足等。(五)個人行為和生活方式因素
首先,公安民警普遍存在不良個人行為習慣。由于公安機關民警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工作量大、工作環境差、工作緊張、壓力大、危險性大、社會關注度高等因素,不少民警甚至長期疲勞工作,并通過抽煙、喝酒來緩解身體壓力和精神壓力,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同時,由于公安工作的嚴重不規律性,晝夜顛倒、黑白不分,應激性強,導致民警的生活規律混亂,飲食不定時,饑飽不分,睡眠顛亂,使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癥等疾病成民警的普遍現象。
其次,公安民警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部分年輕民警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好,不注意休息,不注意鍛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嚴重地影響了民警的身體健康。此外,民警飲食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對喜歡吃的食物,有的民警沒有采取克制態度,造成身體“發福”。
再次,公安民警普遍缺乏對健康保健的意識。民警對待疾病也缺乏正確的態度,大家普遍對胃病、脂肪肝、頸椎病等常見病不以為然。還有一些民警對公安機關實行的體檢制度認識不足,認為只有生了病才需要檢查,體檢只會浪費時間,常常會借口工作忙而逃避。這樣,就使許多疾病不能及時發現,貽誤治療時機。這些不良的習慣和觀念,嚴重影響了公安民警的身體健康和公安隊伍的整體戰斗力。
在日益繁重的公安工作任務和警力難以大幅度增加的背景下,為更好地建設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圓滿完成公安各項工作、任務,切實保護好民警的身心健康,公安部出臺了關于加強民警健康工作的文件,各地公安機關也積極采取措施推動民警健康保護工作。希望讓民警的“健康管理”從一個系統成為一種理念,成為一種看得見的實踐,真正起到提升警察隊伍整體戰斗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沈斌.試論警察體育保健學的定義.運動.2016(7).
[2]沈斌.警務教育訓練安全應對措施.法制與社會.2015(12).
[3]沈斌.公安院校警務技能課程訓練傷害研究的重要性芻議.科技資訊.2015(23).
[4]田玲.淺析公安民警健康權益的維護.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2).
[5]黃平、易國喜、周沃歡、陳開軍.加強民警戰時心理健康保護 圓滿完成十八大安保工作.公安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