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管理是基層事業單位的核心部分,而內部控制則是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新常態下,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由此提高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效果。本文就新常態下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常態 基層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內部控制
加強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基層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和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監督事業單位各項活動的經濟開支,為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事業單位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根本上認識到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提升事業單位整體的管理效率和質量。
一、新常態下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管理制度規范會計行為
基層事業單位通過內部控制,構建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同時利用切實可行的監督管理體制來對財務管理相關活動進行約束,使基層各項工作有法可依,促進我國基層事業單位的發展。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夠有效的降低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消除一定的財務隱患,保證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1]。
(二)有效避免財務信息失真情況
政府部門在根據基層單位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相關決策時,會把財務信息作為主要決策依據。加強對基層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對各財務人員進行責任明確,分工明確,通過制度來對會計資料進行制約,有效的避免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時候出現錯誤,推動財務管理的精細化發展,提高會計資料信息的真實性,確保決策的安全性。
(三)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性
國有資產屬于財政單位固定資產,對基層財務管理進行內部控制能有效的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積極應對各種財務風險,防止公共資產在經濟活動中的浪費,為基層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支持。完善的管理制度必須貫穿在基層管理單位的工作中,并對財務制度進行有效的監督,提高財產的安全性。
二、新常態下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財務管理職能模糊
由于基層事業單位執行財經法規制度不嚴,基層工作人員財經紀律觀念相對淡薄,各項目的支出經費都不夠明晰,對審批程序關注度不高,比如,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維護費、會議費等致使超出預算。財務賬目不準確,賬務報銷制度不嚴格,給人為某取私利,投機取巧對留下空間,給基層事業單位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基層財務部門對發票、支票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各崗位人員的職能邊界模糊,內部控制意識相對薄弱。
(二)財務人員素質較低,預算編制沒有綜合預算的意識
基層事業單位由于所處環境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在進行財務預算時無法全部準確的考慮在內,在進行編制時極容重視短期效益,忽視長期的效益,最終導致最初預算與最終結果不匹配,出現使用資金混亂的情況,財務預算也失去了其指導和規劃價值[2]。
(三)國有資產管理不夠嚴格,資產使用效率不高
財務工作是基層事業單位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在實際發展中沒有對會計的相應責任進行明確,導致財務工作不能高效率的完成。貨幣資金盤點不夠及時,導致出現實際賬款和賬面不符,財務賬本不能真實的反映基層單位的財務情況,各種支出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不到位,資產管理責任不明確,各設施和設備的構建資料不充分等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效果。
(四)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基層事業單位處于國家行政管理的末端,雖然財務制度相對成熟,但對于內部控制制度了解不夠深入,認為內部控制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加強財務管理就是加強內部控制。所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也不具有科學性,不能有效的約束財務人員的工作,執行者也較為隨性,沒有按照具體的制度辦事,致使內部控制制度效果不盡人意。
三、加強新常態下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方法
(一)創新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制度是開展財務工作做好內部控制的基礎,但內控制度不是只靠財務部門就能完成的。在財務管理制度制定后,如果都對其忽視或單一的按照其中的幾項規定來進行工作,就忽略了財務制度本身的特點。財務制度需要跟隨社會的變化不斷進行優化,在不斷的創新中使財務制度發揮其自身最大的作用。
(二)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主要還是依靠財務人員自身素質,在進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財務人員要把內部控制制度結合到自身工作中,從而提高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在實施的過程中任何細節都會實施的效果造成影響。基層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專業內部控制人員進行定期、不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提高所有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使其充分掌握內部控制的方法并進行實際應用。定期組織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培訓,現在利用信息系統漏洞進行犯罪的較多,所以應對財務人員進行相應的警示性教育,從而保證事業單位的資料安全,避免給國家造成損失。
(三)完善內部控制,加強內部監督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必須建立科學的內控制度,強化自身的管理,并對各種工作的制度和規范逐步完善,加快政府資金的回收速度,有效約束和規范財務管理人員,改變以往的簡單的管理制度,將各項工作進行細化,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將決策、執行、監督進行權利分離,加強對會計核算和財務監督的管理,建立財務核算中心,集中緩解財務人員編制少的問題,對各種財務問題進行規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建立科學完善的監督制度,使各項工作都能在監督中進行。從根本上提高財務人員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視,推動財務監督制度的構建和完善[3]。
(四)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清算
資產清算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嚴格執行資產清點的制度,財務部門,管理部門,使用部門應定期對資產進程盤點,以保證賬務的相符。若基層事業單位不做好財務清算,會對國家閑置資產的管理有一定的影響,無法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性,還會影響財務管理和核算的工作進度。在進行資產清算的過程中,一定要采取可行的措施對資產進行管理,保證資產的合理流動。
財務管理在事業單位的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內部控制的完善為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事業單位必須從實際出發,加強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視,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促進新常態下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運行。
參考文獻
[1]吳昊.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問題探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7(09):134-135.
[2]王自芳.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7(05):156-157.
[3]王麗.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03):91-92.
作者簡介:韓慶立(1971-),男,大專,重慶奉節人,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