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利 許冀藝
【摘要】論文利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針對13家上市的商業銀行2016年年報數據進行了因子分析,得出3個公共因子:經營與資本狀況因子、收益與發展因、風險控制因子。并計算了每個商業銀行的因子得分,對13家銀行的綜合競爭力進行排名;最后針對因子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關鍵詞】商業銀行 競爭力
當今社會,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國家經濟的強大有著必然的關系。而經濟的強大離不開金融的繁榮。而金融體系中銀行業一直都處于核心地位。截至2017年,我國共有3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5家大型商業銀行(中、農、工、建、交),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信、華夏、招商、深發、光大、民生、浦發、渤海、廣發、興業、恒豐、浙商),144家城市商業銀行,212家農村商業銀行,190家農村合作銀行,2265家農村信用社,1家郵政儲蓄銀行。
一、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在我國銀行業日益龐大的同時,銀行間的競爭也日益增大。另一方面,我國商業銀行不僅面臨國內同業間的競爭,還面臨著來自國外的壓力。我國于2001年正式加入WTO,但由于出自對于本國金融市場的保護,對于外資銀行我國提出了五年的過渡期,用于限制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相關經營業務。但在2006年我國全面開放了人民幣任務,大量的外資銀行涌入我國來搶占客戶資源與金融市場,相對于外資銀行,我國銀行還存在眾多不足。除此以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銀行業還面臨著互聯網金融的沖擊與利率市場化的沖擊。
我國商業銀行近些年來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在存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研究,一方面對于商業銀行本身,有助于其找到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發掘自身優勢,明確發展方向,明確銀行定位。在認清自身的競爭力的同時,借鑒競爭對手的情況,改善自身的不足,進而實現銀行的進步;另一方面,對于實現我國銀行業的平穩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經濟與綜合實力提升,有著積極地作用。只有各個商業銀行都意識到競爭意識,共同積極解決面對的難題,努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水平,才能做到使我國銀行業整體實現平穩的發展,提升我國銀行業總體的競爭力水平。除此之外,從國際金融大環境來說,有助于我國商業銀行自身發展,有助于適應全球金融環境。
商業銀行是區分于中央銀行和投資銀行,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之一就是貸款的發放。通過對企業進行資金方面的支持,幫助企業進行生產,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增長。同一般企業一樣,商業銀行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第一,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是經過較長時間后表現出來的能力。它主要反映了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前景。
第二,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是一種綜合的能力。既取決于其內部的效率,也取決于外部因素。
第三,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它是在于金融市場互動中同其他銀行相互競爭時體現出來的。
二、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發展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主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1978年,“大一統”階段。在此階段,我國主要實行計劃經濟,全國只存在一家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階段:1978年——1984年,國有銀行壟斷階段。在此階段,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四大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基本上壟斷了我國銀行業。
第三階段:1984年——1997年,擴張發展階段。在此階段,我國不僅成立了3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國家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還成立了一批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
第四階段:1997年——至今,銀行深化改革階段。在此階段,一方面,我國國有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另一方面,我國逐步開放了銀行業市場。而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也進一步增強:民營銀行的逐步建立、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無不加劇了我國銀行業的競爭。
三、SPS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因子分析
通過對13家商業銀行的每個公共因子排名與綜合排名得分,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綜合得分排名來看,四大國有銀行要明顯優于股份制銀行
農業銀行得分最高,其次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而其他股份制銀行得分均為負,低于平均水平。根據3大公共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可知,經營與資本狀況因子F1對于綜合能力的提高貢獻率最高。因此在經營與資本狀況因子F1上得分較高的銀行,在綜合排名中也較靠前??梢?,商業銀行提高自身經營與資本狀況水平是至關重要的。之所以國有四大行競爭力較強,一方面四大行成立時間較早,有著悠久的經營歷史,易得到百姓的信任;另一方面,四大國有銀行由于政策支持及規模與市場份額等方面的優勢,使得其總體競爭能力較強。
(二)從經營與資本狀況因子來看,四大國有銀行明顯優于股份制銀行
國有四大行之所以能名列前四名,從根本上來說得利于豐厚的資本資產額。銀行的資本金決定了一個銀行的實力及清償支付能力。因此這也是衡量商業銀行穩健性的重要指標。由此可見,國有四大行的穩健性、實力更高。股份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較低,因此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資本充足率。
(三)從收益與發展因子和風險控制因子來看,四大國有銀行(除農行)排名均較靠后
從原始數據也可以看出,四大行的不良貸款率局均較高(中國銀行0.96%、農業銀行1.22%、工商銀行0.94%、建設銀行0.99%)。雖國有銀行近年來實施措施使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貸款率仍是一難點??梢?,商業銀行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仍需加強。
四、對策建議
對于四大國有銀行來說,其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一定水平,FI所衡量的經營與資本狀況因子F1是遠高于其他股份制銀行的。但由于其在收益與發展因子F2與風險控制因子F3上排名靠后(除農行外),資產安全性方面表現不佳,不良貸款率較高。因此要加強對貸款的審批,在源頭上控制不良貸款數量,優化信貸結構,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預警系統,加強對貸款資料的保管,審批合規,區分不同類型貸款發生的不可收回的可能性。努力做到在控制風險的過程中也創造效益,更好的進一步提升風險控制水平,成為銀行快速持續發展的關鍵。
對于股份制銀行來說,一些股份制銀行在公共因子F2、F3上表現較好。提高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改善資產質量狀況是商業銀行需要不斷加強的,是提升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水平的關鍵。股份制銀行應根據自身的一些經營優勢,來提高資產盈利能力。
對于四大行來說,主要要加強貸款審核,降低不良貸款率;對于其他股份制銀行來說,加強金融創新是提高其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每個銀行只有做到揚長避短,制定適合自己的政策和改進方法,才能提升本行的競爭力,進而提升我國銀行業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梁超.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研究.2014.
[2]周毓萍,陳中飛.商業銀行競爭力形成機理文獻綜述.會計之友.2013年第8期下.
[3]喬向兵,徐琳.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與收益分析.科教文化.2015年1月(下).
基金項目:本篇論文是“京津冀金融生態協同創新問題研究”(2017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民生調研專項,課題批準號201701105)的中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