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康
摘 要:給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質量高低影響水資源的使用效率,關系到居民的居住舒適性。本文首先指出給排水施工管理常見問題,然后介紹了施工管理內容,最后提出提高給排水施工管理水平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施工管理;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1-0090-01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以高層建筑為代表的建筑工程發展迅猛,人們對于工程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排水施工主要包括給水、排水、消防三個方面,需要得到人力、材料、設備、資金的支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漏,均會影響最終的施工質量。調查發現,實際施工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質量通病,急需制定針對性的整改策略,以下對此進行探討。
1 建筑給排水施工管理常見問題
1.1 質量問題
在建筑給排水施工中,質量問題最為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施工程序不規范,例如未預留套管,或預留套管不適用,需要返工重新鑿樓板。分析其原因,是機電專業進場時間晚,未及時跟蹤土建專業施工進度,導致未預留套管;或預留了套管,但澆筑混凝土時未跟蹤,導致套管移位。(2)施工技術水平低,圖紙會審不仔細,未進行管道綜合優化設計,且不同專業之間缺少溝通,管線埋設時容易出現“打架”現象。此外,在管井部位,不同施工單位出現扯皮現象,導致管道被二次污染,管井壁靠近管道處未進行抹灰等。分析其原因,一是未做好成品保護措施和書面交接手續;二是工序安排不當,管道安裝在墻面抹灰以前;三是管井尺寸不合理、空間不足,管道安裝與墻面距離過近。
1.2 安全問題
給排水施工中的安全問題主要如下:(1)現場施工期間,施工企業的指導與檢查不到位,容易引起違章作業隱患。(2)施工前,企業沒有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或者施工中沒有落實安全防護措施,例如高空作業不佩戴安全繩。(3)施工時不注重防火工作,由于材料堆放混亂,容易因電火花引起火災事故。
1.3 監理問題
監理人員的職責,就在于施工控制和監督,因此監理人員的技能素質高低,影響到監理活動的質量。目前給排水工程的業主以市政部門為主,而監理單位和市政部門具有密切相關,因此監理工作的開展受阻,施工企業違規操作時,監理部門難以進行嚴厲處罰。
2 建筑給排水施工管理內容
2.1 前期準備階段
施工前全面了解施工圖紙,尤其是進行圖紙會審,及時發現圖紙設計中的問題和不足,避免施工期間出現變更、返工等現象。從材料的角度來看,施工材料費用在工程總造價中占比70%以上,要求企業做好材料采購工作,并落實入場驗收制度,確保符合施工標準要求。材料堆放時應該分類、分批次堆放,控制好溫度、濕度、光照等參數,以鋼材為例,應該和地面距離10-20cm,避免受潮銹蝕,影響性能質量。此外,對于施工中用到的機械設備,應該進行性能檢測,做好保養維修工作,避免帶病運行,為施工作業創造有利條件。
2.2 基礎施工階段
給排水管道穿越建筑物、地下室外墻時,應該按照設計圖紙預留孔洞和套管,嚴格控制位置、尺寸等指標。底層地面回填和澆筑混凝土時,要完成給排水管道的埋設,控制伸出地面管道的垂直度,查看圖紙有無遺漏,確保安裝位置滿足使用要求,且不會影響室內美觀性。給水管道埋設后,應該進行通水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規范要求,即可辦理隱蔽工程驗收手續,對預留管口進行臨時封堵。管道穿越樓板和墻體時,要按照要求設置套管,以樓板處的套管為例,一般頂部高出裝飾地面20mm左右;在廚房和衛生間的套管,則要高出裝飾地面50mm。
2.3 主體安裝階段
主體安裝,即對給排水管道進行全面安裝,技術管理要點如下:一是在沉降縫、伸縮縫、抗震縫中,設置補償裝置,安裝立管前先打通各個樓層預留的孔道,利用吊線確定垂直中心線,作為立管安裝的基準。二是安裝立管后,檢查垂直度、和墻體之間距離等參數,使用管卡進行固定;并在排水立管上設置檢查口,一般距離地面1.1m。三是穿墻套管和管道之間的間隙,利用阻燃材料進行填充,確保管道接口不能位于套管內。四是排水立管、水平管道安裝完成后,進行通水試驗,檢測管道系統的密封性,避免存在滲漏等問題。
2.4 竣工驗收階段
考慮到建筑物會發生沉降,且沉降量越大,對給排水系統的影響越明顯。對此,施工時應該采取防倒坡、防堵塞措施,合理設置排水管的坡度。以普通住宅為例,排水立管和檢查井的距離控制在3-10m,同時計算建筑物的沉降量,了解沉降影響的范圍,以及沉降量和時間之間的關系。此外,工程驗收檢查內容如下:(1)管道位置;(2)標高坡度;(3)管徑管材;(4)衛生器具位置;(5)水表水泵;(6)保溫防腐,確保滿足設計要求和規范標準。
3 提高給排水施工管理水平的策略
3.1 增強安全意識
其一,施工企業領導應該定期到現場進行考察指導,了解安全防護設施的使用情況,加大安全防護上的資金投入力度。其二,在施工管理中,應該注重培養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例如學習安全知識、播放安全事故視頻,從中總結安全事故的高發風險,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其三,企業要組建安全監督檢查機構,針對給排水施工進行全程管理,確保各個環節均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在提高工程質量的同時,能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3.2 審核設計方案
工程施工設計方案,是現場施工作業的基礎和依據,首先要求業主和施工企業加強溝通,結合現場環境條件,并對設計方案進行嚴格審核,確保科學性、合理性。其次對于施工人員而言,應該熟悉設計圖紙內容,了解設計人員的意圖,對于存在歧義和問題的地方,應該及時進行修改優化,避免出現返工現象。最后,將審核重點放在技術和質量兩個要素上,既要滿足施工合同的要求,又要考慮到各項影響因素,將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相結合。
3.3 控制技術要點
給排水施工的工藝流程復雜,控制技術要點,能避免產生質量通病,具體如下:(1)機電專業盡早進場,委派專人跟蹤混凝土澆筑,確保預留套管的位置準確。(2)土建專業、機電專業加強溝通交流,認真做好圖紙會審,進行綜合管線深化設計,利用BIM技術進行管道碰撞檢查,避免管線埋設時出現“打架”現象。(3)做好成品保護措施,要求完善交接記錄,前后工序之間有序銜接,上一道工序滿足控制標準要求,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4)針對管道滲漏問題,首先要選擇信譽高、有實力的供貨商,從源頭上保證材料質量;施工時檢查承插接口和檢查口,控制構件尺寸偏差,進行密閉性試驗。
3.4 加強組織協調
給排水施工涉及多個專業和工種,加強組織協調工作,才能促進現場施工順利進行。一方面,監理人員要督促工程師、技術員執行質量安全巡檢制度,質檢部要每天到現場進行巡查,及時發現施工問題,并進行整改。另一方面,管理人員要增強責任心,對每個施工環節進行監督,對于違章操作、不按圖紙要求施工、不按質量標準施工的現象,提出整改方案和處理意見,確保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此外,各個工種定期開展綜合會議,了解當前施工進展,對已經完工的工程進行評價,從而共同推進施工進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給排水是建筑工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施工管理問題包括質量、安全、協調等方面。文中從前期準備、基礎施工、主體安裝、竣工驗收等階段,介紹了施工管理內容。只有增強安全意識、審核設計方案、控制技術要點、加強組織協調,才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促進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靜,靳秋月,王素艷等.建筑給排水的施工管理措施[J].裝飾裝修天地,2017,(15):352.
[2]王建升.對建筑給排水施工管理的幾點思考[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3):4332-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