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憬
摘要:教師素養關系教育成敗。本文從分析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的現狀入手,并針對其在當前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達到提升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的目的,更好的完成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任務。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課程改革
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承擔著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角色,研究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并研究其自身素養的提高途徑,有利于學校德育工作的進行。
一、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內涵
(一)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的涵義
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是指教師通過課內外的教育,使學生掌握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基本知識,使自身教學經驗得以累積,具體包括:現代教師具有的專業情操、專業知識結構、專業能力等。
(二)新時代對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的要求
1.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教學理念要做到與時俱進,由“師本位”走向“生本位”;改變應試教育下的灌輸式教學理念,采用引導學生探究性自主合作的課堂模式激發學生自主性,以追趕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在教具上以新媒體產品為主,教材則尋求與時事的契合點,使課堂活潑、生動起來。
2.提升道德品質
作為學校、生活和科學之間的中介人,教師言行、素養對學生影響最為直接。思想政治教師要將書本知識講解給學生,更要做一名充滿正能量、有責任心、充滿人格魅力的“靈魂師者”。
二、影響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整個社會金錢和效益至上,阿諛奉承等不正之風也對在校教師產生一定消極影響。此外,老師不僅要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還要備課、批改作業、閱卷,勞心勞力,薪資待遇卻較低,這種勞動力價值與價格背離,使一些教師心態失衡,積極性受挫。
(二)內部原因
一是教育理念落后。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老教師資深,但教育觀念落后,仍將學生視為被動接受者,把課本知識視為權威,把成績作為單一衡量標準,與學生尚未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二是職業倦怠。教學實踐中教學對象復雜、教材內容同質、教學任務繁重,使教師的工作熱情遞減。部分思想政治教師選擇這一職業是迫于嚴峻的就業形勢,上崗后才發現投入與其社會地位和薪資、福利等不成正比,造成老師對所在崗位懈怠。
三、提升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的策略
思想政治教師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助推器和主力。提升教師素質需要全方位、多維度共同發力。
(一)個人層面
1.更新教育觀念
教師要把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基本素質的培養當作教學重點,把素質教育觀念內化于心,呈現于課堂,逐步推動自身教學能力和素養的提升。其次要用“活”教材,反對把教材知識固定化、死板化,及時關注學生心理動態,將學生反饋和自我反思作為改進教學效果的兩大法寶。
2.創新教學方式
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通過開辟第二課堂的方式延伸教育內容,帶領學生參觀教育基地,小范圍的游學均可讓學生更立體直觀地理解課本知識。此外還有提升新媒體教學能力,學著給舊知識穿上新媒體的外衣,用圖片、音影資料激發學生對本門課程學習的欲望和好奇心。
(二)學校層面
1.完善教師管理機制
教育主管部門要規范教師管理和評價制度,激發思想政治教師的工作熱情。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用人門檻。二要完善教師評價體系,從以成績考核為主轉變為綜合評定,建立起包括思想政治素養、職業道德素養、教育教學能力素養和教學研究能力等標準在內的多維度的綜合性評估機制,使廣大思想政治教師不受應試教育的約束,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歸其本源。
2.構建學術交流平臺
一是創設教學經驗交換平臺。由單個教師的自我摸索轉變為教研團隊的群策群力,形成授課、教研、總結流程化的教學研究方法,實現不同學校、年級間的互換學習常態化。二是重視學術交流活動,如舉辦校內外的課堂經驗聽證會、優秀教學經驗推廣活動等,把個人總結、教師間交流和榜樣示范三個層面進行有機整合。
(三)社會層面
1.加大教育投入
將思想政治教師納入校級“人才計劃”,采取多種措施引進、留住優秀教師,如:加大教職工的福利投入,保證思想政治教師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定時發放,定時進行每年體檢,使教師擁有職業安全感。此外還應把對教師的心理檢測擺在重要位置,請心理專家對教師進行心理檢測和輔導。
2.塑造尊師風氣
樹立優秀教師榜樣,開展德育教師巡回講座,通過三微一端方式向社會和學生及家長介紹思想政治教師的不可或缺性,在更大的平臺上樹立尊師愛師的良好氛圍,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中流砥柱,他們綜合素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德育工作的成敗。因此必須做到教師努力提升素養、學校加快完善機制,社會提升重視程度,最大合力才能推動教師全方位能力和素養的優化。
參考文獻:
[1]徐濤.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心理素養研究[D].河南大學,2016.
[2]蔣丹.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政治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江蘇大學,2016.
[3]李響.中職德育教師素養發展研究[D].天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