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在教學資源上來說,高校應對學校中的英語老師加強培訓要求,使教室門都具備高效的英語實踐教學能力,拓寬學生的學習資源,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加大對計算機網絡等新型教學新式的應用,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有效的掌握英語的實際應用,通過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們整體的英語能力,提高高校的整體教學水平。
關鍵詞:以就業為導向;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研究
現在高校培養學生的主要目標就是“以就業為導向”,高校也越來越重視對應用性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以就業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得到了高校的實踐與認可[1]。將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應用到高校英語教學中,不僅能夠強調出英語在未來生活工作中的應用,還能以新的教學形式提高高校學生對于英語科目的興趣,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隨著當今時代的進步,各行各業的國際化形式越來越大,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應及時考慮如何對高校英語的教育進行有效的改進。
一、高校英語教學現狀
我國高校英語教育現在出于一個非常尷尬的時期,既有優勢也不得不改變的明顯不足。其優勢在于,改革開放到現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國的英語教學已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整體的提升了學生們的英語水平。目前,英語教育在社會上的覆蓋率已經高達90%以上,有一個非常有利的英語學習環境,多數學生從小學起便開始接觸學習英語,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為高校英語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隨著科技信息的高速發展,為我國高校英語教育提供了先進的教學資源和設備技術,對物質基礎做出了保障,為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豐富性起到了保證[2]。
但是我國現階段的高校英語教育也有很大的不足,主要體現在觀念的落后,對英語教育都還保持著陳舊的觀念。甚至很多高校英語教師還遵循著“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對于英語的教學還停留在原始的,向學生灌輸基礎的英語知識和理念。很少在課堂中與學生產生有效地互動,學生很容易對教學內容產生反感,沒有意識主動地展開學習。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化,也就是為什么現在教育制度都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學習。
另外,在我國高校現階段英語教育中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英語課程的設置,在以往陳舊的高校英語教學的課程設置中,多以基礎教學課程為主,并沒有將英語課程的學習與學生所學的專業相結合,并且對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要求也比較低,對學生專業英語的掌握情況不夠重視,直接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工作中不能夠順利的將所學的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嚴重阻礙了學生日后的工作。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優勢及應用
就業的問題不僅僅關系到學生的自身發展,更是一個關乎社會民生的問題。因此高校學生在大學期間一定要掌握好相應的專業技術及能力[3],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競爭力。那么,高校在設置英語課程是就要考慮到以就業為導向,從對學識實際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加強學生各方面能力,不僅僅局限于書面英語的學習,還要從聽、說、讀、寫多方面進行考慮。讓學生門不僅能學會,并且能有效的將英語應用到以后的專業工作中。
比如,在實際英語課堂中,可以讓同學們通過分角色的形式將所學的英語知識轉化到工作常見的場景中進行相互練習,并結合自己所學專業,進行變通練習,對英語課程內容有更扎實的掌握。
現在社會面臨著全球一體化的形式,高校學生的就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考驗,高校作為學生們步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個教育環境,一定要做好教育規劃工作,運用新型的教育方法,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更簡單的方法。
三、總結語
總之,英語是現在國際上最通用的語言之一,是我國實現國際化的重要元素之一,高校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人才,熟練掌握英語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高校來說,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學習成長環境,合理運用新型的教育形式,以就業為導向,從實際出發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健康的英語學習環境,使高校學生們步入社會后能夠擁有更強的社會競爭力,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鄒玉梅,凡艷.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之構思與探索[J].文教資料,2016(32):170-171.
[2]王黎.基于就業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趨向探討[J].校園英語,2016(24):21-21.
[3]張萍.基于就業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7):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