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小企業在發展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中小企業要正確理解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采取相應應對策略,有效控制與防范財務風險。本文將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初步闡述并提出相關控制與防范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 控制 防范
中圖分類號:G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01
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受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使企業財務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隨著當前我國經濟活力的不斷增強,我國中小企業越來越多,為我國就業與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金實力不足等因素,在發展過程中極易出現財務風險問題。中小企業經營者與財務管理人員應當正確認識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做好對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從而使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避免出現財務風險。
一、中小企業存在財務風險的問題分析
1.企業管理者風險意識不足
企業活動一旦涉及到財務行為,就會產生一定的財務風險,但當前中小企業管理者普遍缺乏風險意識。企業為追求最大利益,不斷進行著投資、生產等市場行為,而在中小企業中很多決策的制定與實施往往片面依靠管理者的投資經驗與主觀判斷,缺乏科學調研與分析,在投資中容易出現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與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發展與規劃的行為,這種盲目的投資行為,容易給企業增加財務風險。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片面認為企業只要妥善經營,做到收支平衡,企業就不會出現任何財務問題,并未意識到其內部可能產生的財務管理風險與問題,從而忽視對財務安全風險識別與預警機制的建設,使企業對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與問題未能及時預測并采取有效應對策略。
2.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
企業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資金中負債資金和權益資金的比例關系。中小企業受自身資金實力的制約,在發展過程中為求得自身發展壯大,不得不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債務融資,以求得規模的擴大,實力的增強,但是企業負債資金比例過高容易影響企業資金正常流動與運轉,一旦企業資金流動出現問題,企業就可能出現財務危機,增加企業破產風險。由此可見,不合理的資本結構對企業的發展會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
3.企業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
中小企業受自身經濟實力的影響,給財務人員提供的福利待遇相對不高,對優秀的財務人員不能產生足夠的吸引力。部分企業為節省人力成本,大量聘請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甚至零基礎的人員從事財務管理崗位,這造成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強,管理意識淡薄。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管理方法與理念不能與時俱進,存在財務理念陳舊,工作方法滯后等問題。許多中小企業財務工作人員在工作后忽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更新,不能及時學習掌握當前最新的財務管理知識及相關法律常識,不能熟練使用最新的現代財務管理程序與軟件,工作效率低下。這些現象都極大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
4.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與制度
中小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財務規章制度,但是由于企業經營者財務管理意識不足及相關人員財務管理知識缺乏,導致部分中小企業的相關財務制度不科學,且落實情況不佳,這使得企業財務管理處于混亂狀態。部分企業財務制度不科學不規范,企業在進行物資采購過程中,對資金使用與支取登記不規范,有時只需要有負責人進行簽字,便可以進行資金的支取,存在未按規定詳細記錄資金用途及去向的情況,這都給企業造成潛在的財務風險。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1.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意識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要想有效控制與防范財務風險,企業管理者與財務人員必須提升財務風險意識。企業應當重視財務管理人員相關財務知識的學習與更新,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教育與培訓,使其財務管理能夠不斷與時俱進,業務素質與技能不斷提升,在工作中牢固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同時,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在財務管理及風險控制方面的檢查與考核,提高企業整體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能力。使得財務管理人員做到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思想能夠貫穿其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能夠具備財務風險預判能力,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潛在財務風險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
2.優化中小企業資本結構
優化中小企業資本結構,做到合理調整企業負債比例。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應當全面分析考慮融資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及自身償付能力,以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為目標,合理計算企業資金需求量,使得企業債務負擔與償付能力相匹配。中小企業應當做到籌資融資多元化,改變以往以貸款借款為主的單一籌資方式,通過股票發行、融資租賃等方式進行籌資,同時中小企業應當合理平衡籌資結構與投資結構,保證資本結構的合理優化,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3.建立科學完善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要實現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科學完善可行的財務制度必不可少。企業應當在學習現代先進的財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經營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且具有可行性的財務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制度以及內控管理制度,并保證各項制度能夠落實到實處。同時企業要學習運行現代科學技術,加大財務管理風險控制與防范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系統,完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同時建立有效的財務預警系統,做到能夠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防患于未然。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要做到健康持續發展,必須嚴格控制與防范財務風險。中小企業要通過提高風險意識,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建立科學完善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等方式控制與防范財務風險,以保證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段苑芳;張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J].時代金融,2017,(08) .
[2]趙雪.企業財務風險及其控制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1) .
[3]劉家富.論企業的財務風險識別與防范[J].納稅,201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