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德青
摘要:近來年,國家大力提倡改進工程建設方式,加快推進工程總承包。EPC模式屬于工程總承包中較常用的一種建設管理模式,與傳統的建設管理模式相比,具有許多的優點。本文分析了EPC模式下建設方所面臨的風險,并結合筆者從業經歷、管理經驗和心得體會,為建設方就EPC模式下建設項目進行風險控制提出一些建議。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has vigorously advocated the ways to improv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ccelerate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of projects. The EPC mode is a relatively comm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in general contracting of a proje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the EPC mode has many advantag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isks faced by construction parties under the EPC mode, and combines the author's experience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party to carry out risk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under the EPC mode.
關鍵詞:EPC模式;建設項目;風險控制
Key words: EPC mode;construction project;risk control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0-0016-02
0 引言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是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的簡稱,是指項目建設方按照相關法律,運用招投標方法選擇工程總承包企業,并通過合同約定的方式,由總承包單位對工程項目的所有步驟和具體活動安排,進行全程承包的建設管理模式。在EPC模式下,總承包方負責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及后期維護,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質量,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建設模式。同時,由于建設方對建設項目的控制減弱,加之總承包方的利益訴求與建設方不完全一致,該模式也存在一定風險,需要采取相應風險防范措施。
1 EPC模式的主要優勢
EPC 工程總承包模式與傳統的設計和施工分開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第一,有效整合設計、采購、施工三個環節的合同關與利益格局。EPC模式下,設計、采購、施工單位的溝通協商更為順暢,各方互相配合、合理交叉,有助于建設周期、項目質量和建設成本的有效控制,確保獲得較好的投資效益。
第二,有助于設計方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實現創新。在展開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重視設計的功效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發揮,能夠優化工程項目建設整體方案。
第三,工程建設過程之中明確建設工程的質量主體,能夠為工程質量出現問題之時展開追責及索賠創造條件。
第四,促進項目管理的現代化、系統化、科學化。EPC模式避免常規模式下施工機構臃腫,層次重疊,管理比例失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有利于控制項目投資總額。EPC模式下的投資總額相對明確,有利于項目資金的充分利用。
2 EPC模式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風險分析
EPC模式雖然有許多優勢,但從項目建設方的角度看,在項目的諸多階段(如:造價控制、竣工驗收甚至項目設計等等),EPC模式的采用會引致一些風險,這些風險主要有:
2.1 建設項目的決策和設計風險
在項目的決策、設計、實施及竣工等階段,因采用EPC模式導致的風險一直存在。在項目的決策及設計這兩個階段,相關結果對造價的影響達70%以上。此外,EPC模式的項目通常工期要求較緊,若總承包方對項目背景數據收集不及時或不全面,或者出現另一些情況,如:受不同完成主體之間溝通不暢等問題影響,將對工程進度造成不利影響。
2.2項目造價控制風險
當采用EPC模式的過程中出現前期準備不足、開工延遲等情況時,出于確保工程總進度的考慮,總承包方會采用加大入力、物力和財力投入等方式確保目標完成。這些舉措將會加大管理難度,建設成本也隨之增加。此外,建材成本、人工成本經常處于波動狀態。此外,建材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政策規范經常處于波動狀態,這些變化給EPC項目的工程造價帶來極大的風險。
2.3設計變更風險
項目具體建設標準不夠完善,缺乏細化方案,可能會導致總承包方為追求利潤最大化,降低設計標準,或者采用劣質材料或產品,給項目質量和安全造成一定風險。設計方案的后期更改給工程項目的造價帶來很多不穩定因素,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的因主要有:材料品牌、材料規格、材料型號等等。建設方對項目描述不清楚,往往會導致工程設計變更風險增加。
2.4竣工驗收風險
EPC項目的收尾階段是:建設主體對工程完成情況展開驗收,對項目進行移交并展開試運行。這一過程中主要存在兩種風險:其一、質量風險或者功能風險,承包方向建設方進行項目移交時,如果建設方未能嚴格把關,將導致存在缺陷的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其二、履行合同的風險,受估算工期過短或開工延遲等情況影響,項目執行會偏離預算范圍,導致費用明顯超支等情況出現,引發雙方在結算過程中的爭議。
3 EPC模式下建設方對建設項目的風險控制措施
3.1 決策和設計風險控制
采用EPC模式的項目建設方可以使用既定的方案展開招標工作,如基于設計單位的設計方案進行招標,而后再將設計的細致工作交由總承包方完成。選擇總承包方之時,建設方要從資質、業績、能力等方面嚴格審查,選擇在諸多領域(如設計和施工等)具有較高管理水平及較高技術的總承包方,為項目預期目標的實現創造有利條件。
3.2 項目造價風險控制
EPC項目合同是建設項目實施的指導性文件,是確定建設方和總承包方權利義務的依據。因此,在選擇項目合同模式時,需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及總承包方的技術水平,靈活選擇不同合同模式。需注意的是,在訂立合同時,需從以下兩方面來考慮:一是要考慮風險分擔規則,避免將過多的風險不合理地劃分給總承包方,導致其增加工程造價,或一旦發生高風險事件致使總承包方無法履約,進而影響項目進展;二是要考慮合同的執行成本及對總承包方的激勵作用,促使其全程選擇與建設方目標一致的行為,避免項目建設出現超投資、超工期以及工程質量標準下降的現象。
3.3 設計變更風險控制
采用EPC模式的建設方,可在合同條款及附件中添加一些規定,如:規定總承包方制定工程開展過程中的標準規范,從而對總承包方的諸多舉措進行有效約束。再如:基于鼓勵承包方展開新方案的設計等考慮,制定獎勵性條款,當承包方制定并實施有助于降低成本、加快工程進程的方案時,對承包方進行獎勵,為項目的按時、按質完成創造有利條件。
3.4 竣工驗收階段風險控制
EPC模式運行過程中,監督機制主要是兩種:過程管控、事后監督管控。過程管控模式效能的發揮主要依靠:監理工程師、日常現場代表、政府的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機構等,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展開監督和管制。其主要依據是EPC總承包合同當中的相關條款。事后監督控制模式效能的發揮則主要依靠:竣工驗收標準的設置及嚴格執行,雙方在合同當中約定的工程質量獎懲條件,以及違約責任條款下的責任追究機制。這兩種模式效能的發揮對竣工驗收階段的風險控制具有重要影響。
4 結語
在現代工程項目之中,EPC模式所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日益成為工程建設方、承包方所采用的主流模式。防范由這一模式催生的工程造價風險、進行成本控制對項目的順利展開及完成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項目建設方開展工作之時,必須采取有效舉措防范風險,使EPC模式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張水波,陳勇強.國際工程總承包EPC交鑰匙合同與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1.
[2]萬欣,秦旋.考慮風險分擔、激勵及執行成本的合同選擇策略研究[J].水力發電,2011(3).
[3]范瑞琛.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的風險防范[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1(2).
[4]趙偉.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業主的風險管理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2(5).
[5]王小林.國際EPC項目成本控制淺析[J].建筑施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