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雨
摘 要:自動化技術的推行是我國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我國對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在各個地區以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少部分農村地區已經推行了自動化技術,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與城市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有所區別。本文重點對農村配電網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并對其在農村地區的技術應用進行了科學的闡述與分析,為有關部門推行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4-0151-02
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們對電力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電網自動化已經在我國得到了普及。農村地區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嚴重的制約了其自動化技術應用的程度,在農村地區推行自動化技術對于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提出了相關的應用策略,希望可以促進地區的配電穩定性。
1 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概述
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是城鄉配電改造中的重要技術之一,實現配電系統自動化管理,主要由配電站、配電子站、饋線終端構成。農村配電網是指分布在鄉級以下地區的配電網絡系統,具有分布范圍小,環境因素惡劣等特征,在農村配電網中應用自動化技術,能夠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對配電區域的信息采集,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態,能夠實現對配電網運行系統的實時監測,提高配電的穩定性。配電網自動化具有三種模式:一是簡易型的配電自動化技術,能夠實現就地檢測以及簡單控制的目標;二是實用型配電自動化技術,能夠實現配電通信的多樣化;三是標準型配電自動化,具有隔離故障的強大功能[1]。
2 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應用的重要意義分析
2.1 強化配電網運行水平
農村配電網應用自動化技術,能夠減少農村日常用電的停電次數與停電時間,強化配電可靠性。通過自動化技術,人員操作的工作時間以及工作內容都得到了縮減,線路出現故障的情況也隨之減少,并能夠避免在配電過程中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
2.2 提高經濟性、科學性
自動化技術能夠實現對配電系統的科學觀測,并對其負載情況進行反饋,能夠在滿足農村電力供應需求的基礎上,對配電網的負載方向進行科學調度,能夠保障配電網運行的科學性。應用自動化技術減少了配電網管理中人力資源消耗,實現經濟性、科學性、準確性的配電網管理。
2.3 保障配電規劃合理性
自動化技術具有遙感功能,能實現配電設備的靈活管理。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實現配電運輸的無功配置,并最大程度地減少電能損耗,并使對運行參數的控制進行了強化,能夠使其電力的調度與分配更加合理。
2.4 優化配電網布局結構
農村配電網的布局相對分散,自動化技術應用能夠對配電網結構以及布局進行科學優化。自動化技術中的網架結構,能夠是變電站以及變電系統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能夠保障配電網的可靠性,并減少線損的情況出現[2]。
3 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
經過調查分析,普及自動化技術的農村地區供電可靠率在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以上,還有可進步的空間。我國農村地區受到地理環境影響,供電區域比較分散。供電負荷比較小,在高峰用電時期會導致其存在電壓偏低情況。大多數的農村地區會受到天氣因素影響,在大風天氣、雷雨天氣中,會導致其出現故障,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得到有效的處理。在農村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電力技術人員缺乏,無法技術對故障進行維修,在自動化管理中缺乏高效的管理手段,所以,地理因素、環境因素、人力因素是制約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應用的主要問題。
4 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分析
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在我國農村中的應用是配電管理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雖然在農村地區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但在個別農村試點中取得了很好的應用價值,筆者對配電網自動化技術進行了總結,具體如下。
4.1 通信網絡技術應用
通信網絡配置是實現配電網自動化基礎之一,其主要的作用是實現供電、用電信息之間的相互交換。其中主要包括GPS通信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等,相比較傳統的配電通信方式而言,GPS通信技術中的數據傳輸更加全面。以貴州某農村為例,在網絡配置中加大了對配電網網絡通信的投資,采用GPS通信技術作為配電信息數據交互的網絡基礎,并擴大了配電網的應用規模,在配電網通信系統出現故障時,其仍然可以正常的運作。就目前技術而言,OPON技術以智能技術的方式進入到配電網之中,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在我國農村中的應用比較少,是未來配電網自動化應用的主要技術之一[3]。
4.2 載波通信技術
載波通信技術能夠發揮速度優勢,并具備很高的配電安全性。該技術在形式上與有線通信技術相似,在此技術應用中,需要耦合器作為信號分散設備。通常情況下,載波通信技術的通頻帶以固定的形式存在,在配電頻譜中的應用也比較固定,如果配電網中存在高頻信號,會對載波通信的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應用此技術時,需要重點提高載波通信系統發射信號功率。
4.3 配電網故障管理自動化技術
在配電網自動化管理中,一旦配電網中某個節點出現了故障,系統會通過配電站點發出預警消息,并對不同級別的故障形式進行對比,形成相應的等級制度。在遇到比較嚴重的故障時,其警報中的等級也比較高,維修人員能夠通過預警結果,實現對配電網系統節點的科學維修。當變電站出現問題時,可以通過斷開重合器的方式保障供電系統的穩定。
4.4 饋電自動化技術
饋線自動化是當前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應用的主要方向。其主要應用的設備是DEP-900饋線終端設備,其在環網供電的結構上包括各環網開關、負荷開關、配電站等。該技術能夠實現配電系統故障后的網絡捷信組合,并將集中控制手段與分布控制方式結合在一起。在此技術應用中,將系統中FTU通信通道與配電網系統相連接,當配電網絡出現故障時,能夠通過軟件載體實現對故障的科學定位,并利用其環網柜發射遙控命令,能夠實現恢復供電的主要目標。在饋電自動化技術中,能夠實現對配電網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監測內容包括電壓增幅、電流功率、設備運行狀態等。在此技術中,饋線的控制主要依據開關設備實現,能夠對是故障狀態以及正確狀態下的配電網進行控制。
4.5 廣域測控技術
廣域測控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對電網運行過程中監督以及管理,并實現對信息數據的收集以及處理,實現傳輸數據信息的最終目標。廣域測控技術以平臺的方式實現對配電網的自動監測與保護,平臺主要包括主站、智能終端(STU)、通信系統等。在廣域測控技術中,每個配電網的終端節點都可以以主站的形式出現,在配電系統的變電站之中安裝一個終端系統DTT(遠方跳閘保護),一旦配電網中變電站出現跳閘情況,該裝置能夠檢測出跳閘位置,并發布命令,使其能夠智能控制。廣域測控技術主要由以下三個特點,其中一個句式分布式控制,另一個是具備在線監測功能,最后能夠通過技術的應用,實現對配電站自動化管理。
4.6 配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
我國很多農村應用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其主要的運行核心是計算機系統,在電網調度系統中,主要分為信息采集以及執行命令系統、信息傳輸系統、信息的收集,處理和控制子系統、人機聯系子系統。其主要應用在配電網管理之中,在配電網自動化管理中,主要應用了以下幾個自動化管理系統,分別是配電自動化系統、配電網絡重構系統、配電網信息管理系統等。在農村中的應用比較少,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效果,是未來農村配電網自動化發展的主要趨勢。
5 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應用策略分析
雖然在自動化技術是保障配電管理、傳輸自動化的基礎,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要以一定的策略為依托,重點對自動化技術進行科學控制,實現配電網的自動化控制與管理。
5.1 強化通信系統
在農村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應用過程中,要重視其與城市配電網之間的差異,在應用時需要重點考慮其通信系統的穩定性。首先,通信系統是保障自動化技術中信息交流與運輸的核心,一旦其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自動化網絡中斷。通常情況下,配電網自動化通信系統主要分為電話線、光纖以及通信電纜等,農村的通信系統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在實際應用之中實現光纖普及不太現實,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的環境,在自動化通信系統的建設之中,采取最優的應用方式,提高配電網自動化水平。
5.2 科學選擇設備
在農村配電網安裝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配電設備的運行環境,科學的對設備的型號以及功能進行選擇,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應用的價值。通常情況下,農村的環境設施比較復雜,天氣因素也比較不穩定,需要選擇受外界環境因素比較小的供電設備,保障配電網自動化的水平。在農村設備的選擇上,要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并能夠在應用中節約大量的人力資源以及物力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設備的性能,提高配電網自動化水平,運行設備性能是配電網自動化的基礎之一。
5.3 結合實際情況
在農村應用配電網自動化技術,需要對配電網的結構以及布局進行科學設計,在電力工程實施之前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科學的考察,并派遣專業的電力人員對其進行設計。在設計中,要充分的考慮其電網的結構是否完整,配電網的功能是否全面,配電管理人員能否在發生故障時最快地恢復地區用電。在實際的應用之中,要結合不同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對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進行科學的控制,最大限度的保障配電網自動化功能的實現。
5.4 重視后期維護
后期維護是保障配電網自動化運行的重點內容,是保障自動化設備之間有效連接的基礎工作。自動化技術的實現需要依靠大量的終端設備,管理人員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以及維護,并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查,將故障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后期維護工作的內容也比較復雜,電力企業需要派遣專門的人員以及部隊對配電網設備進行后期管理與維護,保障其自動化運行穩定性。
6 結語
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對于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實現提高供電、配電穩定性與可靠性的最終目標。農村地區應用自動化技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技術的研究,提高農村配電基礎設施,并最大程度地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農村配電網無功優化自動化系統技術集成與應用[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8,49(01):100.
[2]劉健,王魁元,張志華.利用自然適應性解決農村配電網電壓質量問題的優化規劃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7,54(15):28-33.
[3]繆月森.農村配電網工程建設中的標準化管理策略[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