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建筑企業項目融資為核心,分析PPP模式融資特征,提出基于PPP模式的建筑企業項目融資途徑,提高融資效率,為建筑企業的項目運行提供資金支持,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PPP模式;建筑企業;項目融資
近幾年,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行業朝著PPP投資熱潮,特別是在加大基建投資增長和政府舉債風險規避的雙重目標下,應用公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解決二者矛盾。建筑企業是社會資本的核心,相比于傳統建筑業務而言,PPP模式突破項目建設環節,貫穿到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在實際運作中,具有投資期限長和不確定性大的特點,無論是參與主體還是合同體系都過于復雜,信貸、產業和投行等深度融合,需要精細化管理。對此,在建筑企業項目融資的過程中,要引入PPP模式,提高項目管理的精度,符合建筑企業項目融資結構復雜的要求,促進建筑企業項目利潤的最大化實現。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基于PPP模式的建筑企業項目融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PPP模式融資特征
(一)以項目投資、全過程運作為融資需求
在傳統建筑施工融資中,以合同訂單為主要需求,傳統建筑業信貸風險主要是投標報價、業主付款風險等方面。PPP項目建筑企業需要承擔項目投資與管理責任,乙方施工變成甲方項目業主,朝著產業鏈優化的方向延伸,強化建筑企業的盈利能力,優化資產結構,提高項目風險評估與決策能力。
(二)公司融資轉變為有限追索權項目融資
第一,融資主體不同,在PPP項目融資模式應用的過程中,項目負責人會根據項目建設、投融資、經營管理需求等情況,建設專門的項目公司,這項目公司就是融資主體,將經營項目現金流與全部收益當成償債資金來源;第二,融資方式多元化,商業銀行屬于債務資金提供方,這種方式使得融資渠道與融資結構過于單一。由于各個階段各個項目資金需求也不同,在固定資產貸款的基礎上,國家政策大力倡導金融創新,使得產業基金和投資理財業務成為股權投資,各個投資方借助項目公司資本結構來確定靈活性退出路徑;第三,還款來源與追索權特征存在差異性,工程回款即時性較大,將 經營項目現金流與收益當成償債資金來源,政府補償類項目,政府公共預算資金、專項基金和特定資源開發收益權補償將作為缺口補助和購買服務資金,其成為項目收入的主要來源。
二、基于PPP模式的建筑企業項目融資體系
(一)銀行貸款融資
在PPP模式中,銀行貸款是一種頗為有效的融資方式,在實際運營中,建筑企業類型差異性較大,單單依靠銀行貸款融資模式局限性較大。根據項目融資情況,具有具體項目融資貸款和固定貸款等兩種方式,根本區別就是還款來源,固定資產貸款還款來源除了項目本身資產之外,還有項目未來時間內形成的收益,主要涉及到貸款人現金與具體資產。固定資產貸款審查程序過于嚴謹,要求貸款人資信水平必須高標準,提供擔保的同時申請貸款。基于PPP模式,根據具體項目創設專門公司,借助項目負責人力量,在政府和社會資本方的基礎上,獲得固定資產貸款。
(二)保險資金投資計劃
保險資金投資的過程中,包括債務投資和股權投資等方式,借助保險資金來制定完整的投資計劃,優化基礎設施項目,在融資中,投資計劃期限結合基礎設施 PPP 模式設計,期限設置靈活性較大,符合PPP 項目要求。除此之外,保險資金投資計劃可以提高資金募集的便利性,提高資金使用的靈活性,建筑企業可以依照項目具體要求,合理安排資金,債券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綜合對比,二者的差距在于融資規模和融資成本的特點。
(三)信托融資渠道
基于PPP模式的建筑企業項目融資下,資金不足可以借助信托市場,實現融資渠道的擴展和優化。主動邀請可靠的投資者,使其主動融資,將信托當成通道應用到特定保險、社保基金中,納入到成本資金中,依照銀監會各種政策,信托公司借助債權、股權、物權等方式開展信托資金融資。現階段,我國信托資金有信托貸款模式、信托股權模式、信托權益模式、準資產證券化模式,特別是準資產證券化模式,以將 PPP 項目中穩定的收費機制和現金流進行整合,借助內外部增信水平來讓信用等級提高,最后將其轉換成證券在金融市場上進行銷售的過程。
(四)產業投資渠道
產業投資渠道依托于產業投資基金,PPP 項目發起人借助委托機構發行基金份額,由基金公司管理,也可以直接委托基金管理人進行管理, 以PPP 產業基金資產為主,把這些產業資金引入到 PPP 項目中,設計產業投資基金,實現建筑企業融資。這種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資金的利用率,可以發揮出財務與杠桿的作用,控制財務風險,進而獲得稅收優惠。
三、基于PPP模式的建筑企業項目融資評價指標體系
(一)渠道融資成本
渠道融資成本來自于資金籌集或是使用中所有權和使用權獨立造成的,從利用所籌資金開始到還本付息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以及前期籌措過程中的成本,直接決定著融資效果,需要相關項目負責人在渠道選擇中的慎重考慮。
(二)渠道融資風險
基于PPP模式下,建筑企業項目融資框架的制定,要結合內外部環境進行融資渠道的選擇,直接影響著資本金收益變化和項目效益,反映出建筑企業一段時間內的經營能力,包括通貨膨脹風險、政府擔保兜底以及財務杠桿因素等環境因素。
(三)項目匹配程度
在基于PPP模式下的建筑企業項目融資中,融資渠道是否符合PPP項目標準屬于正向指標,主要涉及到PPP項目的主要特征、項目屬性、經濟技術指標以及相關財務要求等,與項目匹配度越高,說明項目利潤率就會越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比于傳統建筑業務而言,PPP模式突破項目建設環節,貫穿到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在實際運作中,具有投資期限長和不確定性大的特點,通過銀行貸款融資、保險資金投資計劃、產業投資渠道等方式,促進信貸、產業和投行等深度融合,實現精細化管理。
作者簡介:鄒樂斌(1995.4-),男,漢,江蘇泰州人,研究方向:經濟與金融。
參考文獻:
[1]周援軍.基于PPP模式的公積金住房項目融資研究[J].學術交流,2011(3):124-127.
[2]王慧莎.基于PPP模式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融資風險研究[D].中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