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本報記者 黃婷婷

從《摔跤吧!爸爸》開始,印度電影“趕集”中國電影市場,正成為與好萊塢一較高下的電影分賬“新勢力”。今年,繼《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巴霍巴利王2》《廁所英雄》之后,又一部印度電影《蘇丹》(如圖)8月31日在中國上映,這是今年在華上映的第六部印度影片。
與《摔跤吧!爸爸》不同
與阿米爾·汗去年在中國狂攬近13億人民幣票房的《摔跤吧!爸爸》題材相似,《蘇丹》也聚焦摔跤手的故事:主人公蘇丹為了追求愛人而練習摔跤,成名后又面臨事業和家庭兩難選擇。影片最早于2016年7月在印度上映,票房超過9200萬美元,上映當年就榮獲有印地語電影奧斯卡之稱的“星塵獎”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詞曲等13個獎項。
該片由寶萊塢明星薩爾曼·汗主演,他與阿米爾·汗、沙魯克·汗并稱“印度三大汗”,此前因《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熱映收獲不少中國粉絲。《蘇丹》再次觸及摔跤、家庭、女權等主題,不可避免地被拿來和《摔跤吧!爸爸》比較,甚至有網友戲稱該片應起名為《摔跤吧!爸爸之爸爸的女婿誕生記》。但對于《蘇丹》主創團隊來說,該片內核完全不同。薩爾曼·汗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摔跤吧!爸爸》講述的是父愛,而《蘇丹》的核心其實是愛情。阿米爾·漢和我是同仁,在行業中也保持著友好關系。”
該片導演兼編劇阿里·阿巴斯·札法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蘇丹》講的是一個不被看好的小人物如何突破重重困難的故事”。片中飾演蘇丹的薩爾曼·汗也對這個角色表示喜愛:“猴神大叔和蘇丹都是正直慷慨的男人,這兩個角色中都有我本人的影子。”
“印度和中國文化很相似”
近兩年印度電影在中國勢頭大好,除阿米爾·汗參與制作的《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票房大賣以外,其他印度社會喜劇如《起跑線》《廁所英雄》都引發不少討論。談及中國電影在印度市場的潛力,阿里·阿巴斯·札法表示看好,并分享了幾部他喜歡的中國電影——張藝謀導演的《活著》和《我的父親母親》,以及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及《和你在一起》。“印度和中國文化很相似,我們都容易被情感打動,很重視家庭。”
印度亞洲新聞社駐北京記者高和(GauravSharma)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摔跤吧!爸爸》等一系列印度影片已經在印度和中國影迷之間產生共鳴。《我不是藥神》也是我看過的最棒的中國拍攝的印度題材電影”。印度公司超凡娛樂(ExtraordinairyEntertain?ment)執行總裁達麗吉·帕瑪爾(DaljitDJParmar)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印文化在家庭、教育和社會中都有很多共同和共通的核心價值觀及信仰。這些印度電影的制作者們正是通過這些共同的價值觀和信仰,講述與當代人相關的普通故事”。
“猴神大叔”有了中國粉絲團
隨著印度電影在中國熱映,印度影星在中國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最顯著的例子當屬阿米爾·汗。“米叔”(中國粉絲對其昵稱)近兩年來華宣傳期間,每到一處都受到影迷歡迎。而在印度與米叔齊名的薩爾曼·汗,其中國粉絲群也隨著他作品的上映在逐漸壯大。“近一年我們新加入不少成員,尤其是《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之后。”薩爾曼·汗中國粉絲團負責人之一火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次為應援《蘇丹》上映,團內已做好會服會牌,將分發給全國各地組團觀影的粉絲使用。
目前,粉絲團主要負責運營薩爾曼·汗的主要資訊微博、百度薩爾曼·汗吧和薩爾曼·汗中文論壇,微博上有3萬粉絲,貼吧固定成員有3000多人。這個數字與其他更知名的外國影星在華粉絲數相比并不算高,但在印度影人中已是不錯的數據。粉絲團成員之一夏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喜歡薩爾曼·汗也有七八年了,從最初單純愛他的顏值到現在為他的人品深深折服。”更多粉絲則是從《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入坑,“聽說《蘇丹》在印度票房特別好也十分期待,于是看了點映,沒想到50多歲的薩爾曼還有如此矯健的身手,十分欽佩!”▲
環球時報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