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鵬 孫夢夢 馮琳 馮曉莉 張燦文
[摘要]目的 比較安非他酮緩釋片和帕羅西汀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生活質量的療效。方法 于2016年2月~2017年9月選取在泰安市精神病院門診及住院的42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1例。研究組使用安非他酮緩釋片治療,對照組使用帕羅西汀治療,療程均為6周。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定抑郁變化程度,帕金森病綜合評分(UPDRS)第三分量表評定運動功能,39項帕金森病調查問卷評分(PDQ-39)評定生活質量變化。結果 治療前,兩組的HAMD、UPDRS、PDQ-39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6周后,兩組的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UPDRS第三分量表、PDQ-39評分第2、4、6周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安非他酮緩釋片不但能改善帕金森病抑郁患者情緒,還能改善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運動癥狀和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安非他酮緩釋片;抑郁;運動障礙;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74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5(a)-0147-04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Bupropion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Paroxetine in improving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6 to September 2017,42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who were were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in Tai′an Psychiatric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as used to divide them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1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Bupropion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for treat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aroxetine for treatment.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6 weeks.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changes was assessed by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The third subscale of the comprehensive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 was used to assess motor function.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 (PDQ-39) scor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scores of HAMD,UPDRS,and PDQ-39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2,4,and 6 weeks of treatment,the HAMD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third subscale of UPDRS and PDQ-39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at 2,4 and 6 week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1).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Bupropion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depress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but also improve the motor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nd depression,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Bupropion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Depression;Dyskinesia;Quality of life
帕金森病(PD)是發病率最高的神經變性疾病之一,其典型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和姿勢反應障礙[1]。除運動功能障礙外,PD伴發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depression,PDD)是PD患者最常見的非運動癥狀,有報道PD病患者抑郁障礙的發生率為30%~40%[2],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致殘率及社會負擔。目前大多數認為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類抗抑郁藥是治療PDD的主要藥物,而SSRIs類藥物治療PDD的療效并不確定,還可能加重PD的運動癥狀特別是震顫[3]。安非他酮是一種新型的去甲腎上腺素(NE)與多巴胺(DA)再攝取抑制劑(NDRI),增加DA、NE的功能,而發揮抗抑郁作用,這一機制有別于其他抗抑郁藥,為安非他酮治療PDD應用提供了獨特的價值,可以作為DA激動劑調節PD病的運動功能障礙[4]。本研究通過安非他酮緩釋片和帕羅西汀對治療PDD療效和生活質量的比較,探討安非他酮治療PDD的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的改善,為PDD的治療提供更多的選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在泰安市精神病醫院門診及住院PDD患者4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1名。研究組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齡(64.6±2.4)歲。對照組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齡(64.4±2.4)歲。兩組患者的病程、年齡、性別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①PD診斷符合2006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運動障礙及PD學組制定的PD的診斷標準[5]。②抑郁障礙篩選標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17分為中度抑郁以上。
1.3治療方法
兩組均根據患者病情采用多巴絲肼片、苯海索等常規抗帕金森藥物治療。研究組使用安非他酮緩釋片(商品名:樂孚亭,萬特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847,規格:150 mg/ 片)起始劑量150 mg/d服用至少3 d后可逐漸增加至300 mg/d。對照組使用帕羅西汀(商品名:樂友,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06,規格:20 mg/片)起始劑量10 mg/d,2周內根據病情變化逐漸增加至30~40 mg/d,兩組療程均為6周。如患者出現嚴重失眠可以合并苯二氮類藥物,除此外不再合并其他抗抑郁藥和抗精神病藥。
1.4觀察指標和臨床評估
由兩名精神科醫師于藥物治療前,治療2、4、6周后采用HAMD[6]評定患者的抑郁情況;兩名精神科醫師經神經內科醫師培訓后行PD綜合評分量表(UPDRS)第三分量表[7]評定運動功能,癥狀越重評分越高;患者自評39項PD調查問卷(PDQ-39)[8]評定生活質量(從運動、日常生活活動、情感狀態、病恥感、社會支持、認知、交流及身體不適等類別評價),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低。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兩組的HAMD、UPDRS、PDQ-39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6周后兩組的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2、4、6周后UPDRSⅢ評分、PDQ-39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2、4、6周后UPDRSⅢ評分、PDQ-39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治療2、4、6周后PDQ-39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2、4、6周后UPDRSⅢ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研究組治療2、4、6周后HAMD 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UPDRS、PDQ-39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1)。
3討論
PD是一種發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為中腦黑質致密部DA神經元變性、死亡和胞質中Lewy小體形成[9]。PD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平衡障礙,不但給患者帶來病恥感同時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明顯上升,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0]。PDD是PD患者最常見的非運動癥狀,可導致患者生命質量下降、還會加速患者認知功能的下降、自殺風險增加[11]。PDD的發病機制目前未完全清楚,大多數研究認為PD的病理改變主要在黑質-紋狀體系統,而基底核團以含單胺能性神經元為主,多個單胺系統的變性與邊緣葉-皮質紋狀體-蒼白球-丘腦環路形成錯綜復雜的聯系,導致PD患者存在產生抑郁癥的病理生化基礎[12],DA是一種控制情感活動的神經遞質,中腦邊緣系統DA通路及中腦前額葉DA通路的缺陷與情感、行為及認知障礙有關。另外心理社會因素如運動障礙帶來的病恥感、生活質量的下降、認知功能降低等也參與致病。大多數PD患者,總體年齡偏大,本身多伴有軀體化癥狀,且對藥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應比較敏感。目前對PDD的藥物治療大多數以SSRIs類抗抑郁藥為主,但是有些研究認為SSRIs類抗抑郁藥對PDD的療效不確切[13]。如帕羅西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口干、食欲缺乏、惡心、無力、失眠,少數病例可見焦慮、頭痛,有些報道提示帕羅西汀可引發錐體外系反應,這些反應一方面增加了服藥的依從性,另一方面可能增加PD的運動和非運動癥狀。目前,DA的替代治療是PD的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可補充DA的不足長期服用左旋多巴可引起劑末現象、開關現象和運動障礙[14]。伴隨著DA受體的激動劑的出現可以通過直接刺激突觸后膜的DA受體發揮作用,改善了左旋多巴引起的運動并發癥,所以DA受體的激動劑逐漸成為治療PD的另一大類重要的藥物。另外有些研究認為DA激動劑如普拉克索對PDD能夠減輕抑郁癥狀和提高運動功能[15],普拉克索早治療早期可改善運動遲緩、肢體震顫等運動癥狀,另外普拉克索通過對海馬、杏仁核等區域DA D2、D3受體的激動從而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非運動癥狀,但是一般需要連續服用8周以上,短期內對抑郁癥狀的改善不明顯[16]。但是還沒有大樣本研究DA類抗抑郁藥物(安非他酮)的效果。
本研究主要著眼于PD及PDD的發病的生化基礎上,力求找到對PDD的抑郁癥狀及運動癥狀的最佳治療方案。安非他酮是一種新型的NE)與DA再攝取抑制劑(NDRI)。安非他酮主要是通過抑制NE和DA的再攝取,增加突觸間隙的相應遞質的濃度從而增強NE及DA能神經功能,從而發揮抗抑郁作用,而安非他酮對突觸前和突觸后5-HT神經傳遞幾乎無影響,對5-HT受體及組胺受體以及突觸后受體均缺乏一定的親和力,所以不良反應較輕微[17]。本研究通過對照SSRIs類抗抑郁藥帕羅西汀與NDRI類抗抑郁藥物安非他酮緩釋片對PDD的抑郁癥狀的改善、運動功能的改變及對生活質量的評價和改變,提示帕羅西汀、安非他酮緩釋片都可以改善PDD抑郁癥狀。另外本研究還發現安非他酮緩釋片不但可以改善PDD患者的抑郁癥狀,早期還可以改善PDD患者的運動遲緩、肢體震顫等運動癥狀,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從而更加有效改善抑郁。安非他酮是一種單環胺酮化合物,屬于NE、DA再攝取抑制劑,對NE、DA再攝取有抑制作用,對5-HT再攝取無抑制作用,無抗膽堿作用[17],由于藥理機制獨特,可能對PD患者的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協同作用,本研究證實這一設想,安非他酮在改善PDD抑郁癥狀同時改善運動癥狀,從而更加有效提高生活質量,提高用藥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藥都可以早期改善PDD患者的抑郁癥狀,NDRI類藥物安非他酮由于作用機制不同,對5-HT再攝取無抑制作用,對5-HT2受體、α2受體無明顯作用,無抗膽堿能作用,可明顯阻滯DA的回收[17]。其通過減少DA能及β-腎上腺素能受體數量。從而產生NE能受體下調而起作用,其具有抗抑郁作用,而無抗 膽堿能作用、心血管毒性和鎮靜作用。安非他酮在治療PDD具有與SSRIS類藥物獨特的優越性,治療的安全性、耐受性,及獨特的對DA作用機制,早期改善PDD患者的日常活動和運動功能,提升生活質量,對抑郁的改善起到明顯的協同功能。與DA激動劑如普拉克索治療PDD具有確切的較早期抗抑郁效果,從而對PDD的運動癥狀和抑郁癥狀獨具的治療效果為PDD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條新的治療方法。但是本研究,樣本量偏小,對照研究難以有效避免研究者偏倚,因此在今后有必要進行大樣本、隨機、雙盲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本研究結果顯示,安非他酮由于作用機制獨特比SSRIs類抗抑郁藥帕羅西汀具有抗抑郁作用確切、快速、安全,而且對帕金森的運動障礙具有很好的協同、治療效果,比傳統SSRIs 類抗抑郁藥如帕羅西汀治療PDD,具有副反應輕、耐受強,相對于一些普拉克索治療PDD的研究具有早期改善情緒的作用,特別是對于老年期抑郁伴有軀體化疾病的患者提供一條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為臨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安非他酮緩釋片不但能改善PDD患者情緒,還能改善PDD患者的運動癥狀和生活質量,副反應輕微,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賈建平.神經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73-274.
[2]Slaughter JR,Slaughter KA,Nichols D,et al.Prevalence,clinical manifestations,Etiology,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1,13(2):187-196.
[3]孟慶進,柴曉斌,胡國華.帕金森病后抑郁的最新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 (2):477-478.
[4]劉振江,秦玲,徐國良.鹽酸安非他酮和鹽酸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1(1):140-141.
[5]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運動障礙及帕金森病學組.帕金森病的診斷[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6):408-409.
[6]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20-223.
[7]Achey MA,Beck CA,Beran DB,et al.Virtual house calls for Parkinson disease(Connnect.Parkinson):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controlled[J].Trials,2014,15(1):465-467.
[8]Tsang KL,Chi I,Ho SL,et al.Trans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standard Chinese version of PDQ-39:a quality-of-life measure for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Mov Disord,2002,17(5):1036-1040.
[9]張雪,張雯,杜立達,等.抗帕金森病藥物及其作用靶點研究進展[J].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16,43(1):87-88.
[10]金鶯,陳葵,蔣紅.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7,25 (5):500-504.
[11]李金虹,錢進,富欣然,等.帕金森病患者焦慮及抑郁與其他癥狀關系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7):2002-2005.
[12]李楊,謝宇寬,邱華艷,等.行為療法聯合普拉克索對早發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癥患者HAMD評分、Zung評分和UPDRSⅡ、Ⅲ評分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1):10-12.
[13]Connolly BS,Lang AE.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Parkinson disease:a review[J].JAMA,2014,311(16):1670-1683.
[14]白雪,蔣雨平.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劑峰異動癥的治療[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7,25(3):301-305.
[15]季曉飛,董惠潔,陳亮.普拉克索單用和聯用艾司西酞普蘭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癥狀及生活質量的比較[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3,32(1):59-62.
[16]王韻,粟幼嵩,張樺.普拉克索治療雙相抑郁障礙的臨床應用[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3):138-140.
[17]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3版)[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4, 47(6):428-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