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在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培養閱讀習慣和方法的黃金時期,如果能在這一時期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激發他們的誦讀興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本文將著重從合理選材、借助教師效應激勵孩子、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建立閱讀檔案四部分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問題。
關鍵詞:閱讀;小學生;激發興趣
研究發現,小學階段,是一個人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你能引導孩子迷上讀書,那么你所影響的不僅是自己孩子的未來,而且直接影響著整個下一代孩子的未來。”1小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是巨大且不可或缺的。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然后自覺主動地去閱讀,是我們要不斷思考的。“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發生發展的,需要的對象也就是興趣的對象。”2根據這一時期孩子的需要,激發他們的興趣,調動孩子自身的內在動力,自覺主動的閱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合理選材
第一,書籍內容要積極健康,符合教育方針和時代的正面需要。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讓學生在思想上確立一種積極、樂觀、自信、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使他們以后在閱讀書籍時,真正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駕護航。第二,書籍要適合學生年齡、心理特征和已有的知識、理解水平。如若讀物低于孩子當時的智力、理解水平,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激發不了孩子的求知欲和閱讀興趣。如若讀物高于孩子的認知、理解水平,孩子會覺得艱澀難懂,不知頭緒,閱讀淪為一種應付的任務,抑制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三,書籍語言要規范。小學生正是識字學話的重要階段,所以他們接觸的書籍上的語言也要規范,給他們一個正面的示范和引導。
2借助教師效應激勵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教師首先應以身作則,做一個熱愛閱讀的人,自己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形象就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也可以與學生一起閱讀他們感興趣的書籍,利用課余時間與他們一起交流書籍內容,讀書感想。
在讓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時,我曾經無意中和孩子一起交流了對《丑小鴨》這個故事的看法,沒想到孩子非常感興趣,與我熱烈地討論起故事里的細節,也一起交流了看完這個故事的想法。之后我便試著和孩子一起閱讀,讀完之后我先說一說對這個故事的看法,再讓孩子說一說自己讀到了些什么。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我發現孩子們為了與我一起討論書籍,會更加自覺主動的去讀書了。有些能力強的孩子還可以說出很多讓人欣喜的觀點。
小學生對老師自有一種崇拜心理,他們會不自覺的模仿老師的行為和喜好。閱讀和交流時,老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以及適當的對書籍內容的評價,對學生會有強烈的感召力,學生會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熱愛與重視,從而鞭策自己更加自覺的進行閱讀。
3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閱讀活動展開之后,教師要積極利用多種方式了解孩子的閱讀情況,對認真閱讀、積極閱讀的孩子及時給與大力表揚,給以獎勵,諸如,可以在下課前三分鐘,放學后五分鐘舉行讀書交流會,讓孩子講一講自己最近看的故事,或者背一背自己記住的一首詩。將閱讀情況好的孩子樹立為班級閱讀小榜樣,號召其他孩子向小榜樣學習。我在班上也進行了放學后五分鐘的閱讀展示活動,孩子們也積極展示了自己的閱讀成果,對認真讀書的孩子,我及時的給與獎勵,并頒發“閱讀之星”的獎狀給他們。
我還請學會背誦了一些小兒歌的孩子來做小老師,適當的編一些動作加入兒歌里,由這位小老師帶著其他孩子一起邊做動作邊學兒歌,加入游戲形式會讓孩子更加感興趣。邊玩邊學,不用多久,班上絕大部分孩子就能背出很多首兒歌和古詩了。或者還可以讓孩子根據自己所閱讀的內容,展開想像,把它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實驗證明,正向情感是開啟每個人學習潛力的關鍵,對于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他們是用全身心來集中關注的,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
4建立閱讀檔案
好習慣的養成貴在堅持,要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每一個學生到底讀了多少書),使每位學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反映出他們在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甚至整個小學階段進行的閱讀活動和掌握情況。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屬于他自己的閱讀檔案,檔案根據一年級學生的閱讀要求,對學生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反映學生的掌握情況:(1)閱讀數量;(2)閱讀進度;(3)閱讀質量。檔案能充分反映學生的閱讀過程,教師的可操作性很強。
閱讀檔案的建立也可以把良性競爭引入孩子的閱讀活動,小學生年齡小,但也是有感情、有靈性、活生生的人,有著同成年人一樣的情感世界,懂得快樂與痛苦、羞愧與恐懼,有自尊心和榮譽感。我試著為班上的孩子建立了一個閱讀檔案,讀完一本書之后就在檔案冊上記錄。檔案面向全班公開,通過與其他同學的閱讀成果比較,很多孩子能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閱讀的勁頭也就更足了。而稍差一點的孩子也會有緊迫感,督促自己進步。
達爾文曾說過:“我記得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說,其中對我后來發生的影響就是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入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和事物。”學生只要有了閱讀興趣,就有了閱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閱讀對他們來說就不是負擔,而是執著的追求。從一年級就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不盡。
參考文獻:
[1]嚴艷.“小學生經典誦讀”的指導方法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5.
[2]楊成琰.關于小學語文教育實施經典閱讀的探索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5.10.
[3]李慧娟.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6.
[4]張支華.小學課外閱讀的現狀與教學策略探究——基于江蘇省泰興地區的調查[D].揚州師范大學,2009.10.
注文:
1馮永華.讓孩子迷上讀書[N].揚州日報,2008-8-21.
2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成人高等學校招生研究會組編.教育理論[M].沈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157.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