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公開發表的宣言書,它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蘊含著唯物史觀的真理光芒。《共產黨宣言》在科學、全面分析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進程的基礎上,敏銳地洞察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深刻地揭示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必然趨勢。新時代,盡管客觀條件和時代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兩個必然”理論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對于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 兩個必然 新時代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寫的《共產黨宣言》(簡稱《宣言》),一經問世就震動了世界,內容極其深刻、豐富。“兩個必然”是在《宣言》中指出的,它為“資本主義向何處去”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世界社會主義指明了前進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我們必須全面、深刻的理解“兩個必然”理論,發揮其重要價值。
一、“兩個必然”產生的客觀依據
《宣言》充分分析了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基本規律,并向世界宣告“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中國學者根據自己的語言習慣從階級斗爭的角度把它概括為“兩個必然”,這是符合《宣言》的中心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提出了“兩個必然”理論,而且還對這一理論做了科學的論證。一方面,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產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在這一巨大生產力的基礎上確定了資產階級的私有制,資產階級私有制使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工人除了擁有基本生活需要外一無所有,沒有任何物質資料。盡管如此,資產階級由于其追求資本的無限性,不斷的生產商品,這就使得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不斷激化。為了緩解危機,資產階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大力實施福利政策,使危機的破壞性減弱,周期縮短。但事實表明,經濟危機并沒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只要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存在,資本主義的滅亡就是不可避免的,就會被新的更高的社會形態所代替。另一方面,從階級斗爭來看,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但要實現這一代替,離不開人們的努力和奮斗。資本主義時代,人們日益簡化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是在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中成長起來的,他們飽受資產階級的摧殘,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不斷地聯合起來,進行工人運動。隨著無產階級斗爭從自發到自覺,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終將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奪取政權。
二、“兩個必然”與“兩個絕不會”的關系
“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背后現實是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依舊在世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歷史必然性的發生應該具有一定的實現條件,不能離開實現條件抽象的談論客觀必然性。馬克思恩格斯通過進一步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歷史,提出了“兩個必然”的實現條件,即“兩個絕不會”。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闡述唯物史觀基本原理時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這就表明,現在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還能夠適應不斷調整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社會主義所需要的生產關系尚未成熟,只有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
“兩個必然”揭示的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兩個絕不會”揭示的是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趨勢,它指明了“兩個必然”實現的時間和條件。兩者是特殊與普遍的關系,但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兩個絕不會”不僅沒有推翻“兩個必然”理論,更使得它具體化,我們應把兩者聯系起來把握。
三、“兩個必然”的新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需要我們從更高的層面深刻的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加深刻的理解“兩個必然”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更加堅定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信心。
歷史表明,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經過蘇東劇變,社會主義運動受到嚴重挫折,但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并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地推動中國從站起來、強起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資本主義由于其自身內在矛盾的存在,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且涉及范圍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深。如今,新興大國不斷崛起和發展,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在習近平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各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的“四大發明”在國際舞臺上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帶一路”建設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在造福相關國家和人民。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方案。結合“兩個必然”的歷史經驗,實踐正在證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 (德)馬克思,(德)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雒田夢, 1994年—,女,籍貫:河南焦作,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