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育才學校 杜小娟
現行教材將《數據的分析》這一章分成了5個課時,包括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數據的離散程度。本章之前學生學習過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本節課從學生已學過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入手,讓學生自己分析發現引入新的統計量的必要性。本節課選自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六章《數據的分析》前四個課時,將四個課時整合為一個課時,希望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利用統計的思想,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數據分析的重要性,能用統計量來解釋統計結果。
2.使學生經歷利用數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統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探究數據分析的依據。
本周一進行了數學競賽,以下是兩個同學的對話,他們兩人收集了數據,老師從中選出了兩組(單位:分):
A組:94,105,94,103,104。
B組:105,101,105,100,89。
提出問題:選哪個組參加比賽?依據是什么?
各抒己見:有的學生感覺利用平均數可比較哪個組更好,也有的學生認為可利用總數去比較,還有學生認為可比較100分以上的人數……肯定學生的答案,先從平均數的角度分析問題。
(1)探究一:計算
問題1:你會算平均數嗎?
(2)探究二:感受
練一練:本次合唱比賽成績由三部分構成:著裝占成績的20%,特色占成績的30%,演唱占50%,咱班的上述三項成績依次是90分、80分、70分,那么咱班的合唱成績是多少?
自主探究:你是如何計算的?
一名學生到黑板板演,其他學生在導學案解法部分完成,方法有:90×20%+80×30%+70×50%或板演的同學講解計算方法。點撥:90分、80分、70分所占的重要程度不同,也就是比重不同,引出“權”的定義。

追問:此題給出的權對我們班有利嗎?你能重新給出權嗎?這些權能隨意給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真正理解權的含義,發現權之和是1)
變式:將百分數化成分數形式:

讓學生感受權的形式不唯一,可以是百分數、分數、出現次數等。然后利用最后一個式子給出方法總結,加權平均數=然后上升到字母:緊接著給出一個條形圖的練習,一方面練習了加權平均數,另一方面讓學生從條形圖中感受數據的集中趨勢,這樣學生接受起來就是一步一個臺階,更容易理解,落實也較好。練習:計算B組平均數:105,101,105,100,89。結論:從平均數角度來看,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平均數角度比較A組和B組,發現一樣好)
(3)探究三:求知
A組:94,105,94,103,104。
B組:105,101,105,100,89。
問題2:我處于什么位置呢?
(設計意圖:一方面讓學生更多地關注數據的位置,另一方面,把102去掉,實際上是又給了一個小臺階,104分處于什么位置?學生發現是第4名,而原來的數據中沒有102,所以學生很自然地想到給數據排序,這樣就能找到102是第6名,處于中間位置,這樣很容易地引入統計量——中位數)
問題3:選一位同學作隊長,你覺得選誰?為什么?
此時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有談到抽簽、剪刀石頭布、投票等,肯定學生的答案,然后說明本節我們采用投票的方式,投票結果如下:1,2,2,1,1,3,3,2,1,2,1,3,你認為幾號當選?為什么?讓學生自己引出眾數這一統計量。

練習:1.我來求中位數:①5 ,6,2,3,2;②5,6,2,3。
2.我來求眾數:①3,2,6,7,6,5,3。
②下表是調查的一些學生的鞋碼情況:3.我來求中位數和眾數。

鞋碼 39碼 40碼 41碼人數 19 20 17

(設計意圖:前兩題是簡單的練習,第3題是從統計圖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其中第2題鞋碼問題,學生進行一個小討論,到底眾數是40還是20?引發學生對這一易錯點的深層認識,然后讓學生自行從中位數和眾數角度比較A組和B組,發現從中位數角度比較,A組更好,從眾數角度來看,B組更好,再結合之前的從平均數角度比較兩個組一樣好,我們發現從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三個統計量的角度比較,結果可能不同,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要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

(4)學以致用
問題:作為應聘者,你更關注什么角度?
(設計意圖:此問題來源于生活,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分析,有學生關注平均數,有人關注中位數,有人關注眾數,比較欣喜的是還有學生關注到經理,因為他想競聘經理;有學生關注到在這個公司的升遷情況)
學生除了從知識、思想、方法方面總結,還有學生談到了在生活中利用多角度看待問題,說明學生不只是掌握了本節課知識,還將知識有效應用到了生活中。
通過這次講課我發現,磨課真的是一個重要的成長過程,一遍遍磨課,一遍遍思考,一遍遍分析編書者的意圖,一遍遍嘗試變式……當磨課到一定程度后,自己就對這節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真正上課過程中就會得到升華。此外,通過閱讀不同版本的教材,整合編者的理念,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