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法律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深入,民事法律規范在調整民事法律關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民事審判的事實認定中經驗法則的運用,可以對事實的認定和推定,提供有效的幫助,提高民事審判的準確性和嚴謹性。本文就將對民事審判事實認定中經驗法則的運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民事審判事實認定;經驗法則;運用
經驗法則是以現有法律規定為依托,根據已知事實和生活經驗的法則,對另一個準確事實進行推定,并確保這個事實的準確和真實性,有效利用經驗法則,可以保證事實認定的準確性,提高民事審判的公正。
一、民事審判事實認定中的經驗法則
1.經驗法則的含義
經驗法則是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針對民事訴訟證據的相關問題,制定的成文規定。根據法律規定,以及對生活經驗和已知事實的運用,將另一個事實進行推定,可以保證推定事實的準確性。從因果關系和事物的屬性狀態出發,在人們的生活的經驗中,找尋規律和法則,得出準確的聯系和知識,為事實的認定提供依據和幫助。
2.民事審判
民事審判是法院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程序,對民事案件進行審理的活動,并通過民事案件的受理,對案件進行審查,最后對民事案件進行判決,并依照判決內容采取執行措施。
3.經驗法則的作用
經驗法則按照其理論進行歸類,是屬于法律上的事實推定,能夠運用間接證據,進行事實推定和事實認定。作為事實推定的手段和依托,能夠實現對證據和事實的間接證明,在民事審判的訴訟環節,為法官提供認定事實的證據,可供法官采信和運用,并且對法律進行更加全面的完善和解釋[1]。
二、民事審判事實認定中經驗法則的運用
經驗法則就是根據法律解釋和法律規定,堅守法官職業道德,依靠邏輯推理或因果關系,以日常經驗和常識,對民事審判案件中的間接證據,進行有效利用,從中得出有用的直接證據的事實認定過程。
經驗法則作為事實推定的方法和法律解釋,在民事審判案件中的運用很廣泛,尤其是在法律依據方面。以民間借貸案件為例,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二條的規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在案例一中,甲方為原告,乙方則為被告,由于甲乙雙方在發生借貸關系時未打借(欠)條,使得甲方不能夠提供有效的借貸法律關系存在依據。首先根據甲乙雙方的親友證明,可以確定甲、乙在除了本案以外,并無其他糾紛,其次在對被告進行詢問時,被告不但否認借款事實,還將曾經三次部分還款的事實進行否認,同時表述雙方不存在任何的經濟來往。在法官在調節雙方時,原告方情緒激動,對于舉證和表述都很積極,而被告方則表現冷靜,在訴訟環節上表現消極,除了明確認定雙方并無借款事實以外,無其他表述。而后原告曾提出測謊并進行了相關繳費,被告同意測謊后,又進行了反悔,并且被告的親屬還抱怨原告的訴訟行為,透露出雙方存在經濟糾紛的暗意。最后,在向原告和被告的親友取證時,發現雙方親友對借款的情況不能進行詳細說明,但均能夠證明原告曾經多次進行維護和主張債權的行為。
根據上述案例,辦案法官經分析,將原告惡意訴訟的可能性進行了排除,并判決被告償還借款。在這則民事審判案例中,法官根據經驗法則,在缺乏直接證據的情況下,通過間接證據對事實進行了邏輯推理,有效的對案件進行了事實認定,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以民事關系中離婚問題為例,針對賭博問題,可以根據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的第二項中的規定“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應準予離婚。在案例二,甲方為原告,乙方為被告,在甲方提出離婚訴訟的過程中,對于被告的賭博行為舉證出現問題。首先原、被告的親友均證明被告存在賭博的行為,其次被告否認自身的賭博行為,稱原告誣賴,堅決不同意離婚。通過調查原告和被告的債務狀況,得知原、被告的家庭存在欠款。根據上述案例中的間接證據,法官對被告賭博的事實進行了認定,宣判原告和被告離婚。
針對經驗法則并沒有真正立法的情況,結合經驗法則解釋的相關規定,要從民事案件的源頭入手,以司法解釋為基礎,正確的在案件中運用經驗法則。在民事審理案件中對于經驗法則的運用,要嚴格把控法官的公正執法和公平決斷,全面的提高法官的司法業務水平,尤其在運用中,要提高自身的判斷能力和決斷能力,改變對于基本認知和邏輯關系知識的不重視態度,在事物的規律和規則中,發現問題和方法[2]。
想要有效解決經驗法則在民事審判的事實認定中的運用問題,就要在宣傳上將法官、律師等從法人員,在經驗法則規律和內容上達成有效的共識。根據民事審判事實認定中經驗法則的實際運用案例,分析和探討經驗法則在運用時的原則和界限,針對模糊和混淆問題,要全面和細致的進行交流,減少在這類民事案件上的爭議,完善民事審判的事實認定,為經驗法則將來的立法活動,提供科學、有效的實踐經驗和事實案例,為我國的法律健全和發展,貢獻出法律從業人員的力量。
三、總結
通過對經驗法則的科學、合理利用,對民事審判的事實認定提供了有效的證據,根據證據法和經驗法則的結合,能夠進行出事實推定,在審判案件缺乏法律明文規定的情況下,為法官的民事審判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魏振華.民事審判中司法指導性文件援用的實證考察——以“法辦[2011]442號”會議紀要為例[J].中國法律評論,2017 (06):139-154.
[2]桑林龍.淺議公序良俗原則在民事審判中的適用[J].法制博覽,2017(34):210.
作者簡介:
葛妍(1987.8~ ),女,滿族,黑龍江黑河人。職務:法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