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馬敬嵐,何繼苗
(1.新沂市人民醫院護理部,江蘇 新沂 221400;2. 新沂市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新沂 221400;3.新沂市人民醫院婦科,江蘇 新沂 221400)
宮頸癌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3萬女性死于宮頸癌。與其他類型的癌癥患者相比,宮頸癌患者在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后,其生存期較長且存活率較高[1]。進行宮頸癌根治術是目前臨床上對宮頸癌患者進行治療的首選方法。但是,宮頸癌患者在接受宮頸癌根治術后,不僅易發生多種術后并發癥,還易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對進行手術治療的癌癥患者的護理工作中。為了進一步研究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在對接受手術治療的癌癥患者進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的團隊對在新沂市人民醫院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22例宮頸癌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新沂市人民醫院收治的45例宮頸癌患者。這45例患者經病理學檢查后,均被確診患有宮頸癌。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存在意識障礙的患者。2)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嚴重疾病的患者。3)出現癌細胞腦轉移的患者。4)合并有精神病的患者。5)存在交流障礙的患者。將這45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其中A組有23例患者,B組有22例患者。A組患者的年齡為29~80歲,平均年齡為(50.2±9.7)歲。B組患者的年齡為31~79歲,平均年齡為(49.8±9.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宮頸癌根治術。同時,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協助患者進行相關的檢查。2)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3)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4)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5)保持病房內的清潔衛生。在此基礎上,對B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⑴積極熱情地為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及儀器設備,并向其詳細講解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方法、手術醫生的技術水平及既往手術成功的案例,以緩解其緊張等不良情緒,使其積極地配合治療。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談,指導其配合手術治療的正確方法,并告知其在術前需禁食、禁飲水等相關注意事項。⑶對患者進行陰道準備。①對患者進行陰道沖洗;對陰道有流血癥狀的患者,不要進行沖洗,需使用消毒液對其陰道進行擦洗。②在進行手術當天的早晨,用碘伏對患者的宮頸部位進行消毒處理后,在其陰道內填充一塊無菌紗布,需將紗布的一側暴露于其陰道口處。2)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⑴在手術開始前,由巡回護士向患者介紹進行手術的過程,并陪護患者進入手術室。巡回護士檢查手術室凈化系統的運行情況,并將室內的溫度保持在21~25℃,將濕度保持在40%~60%,以確保患者在舒適的環境中接受手術。巡回護士需輔助麻醉師對患者進行麻醉。⑵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洗手護士需有預見性地向手術醫生傳遞手術器械,并及時供應手術臺上的物品。術中,巡回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注意為其保暖。在為患者留置尿管時的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其尿道的粘膜。⑶在手術結束后,器械護士要及時收回使用后的手術器械和敷料。⑷在患者的麻醉蘇醒期,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⑸在對患者進行輸液時,應減少其液體的輸入量,以減輕其水腫等不良反應。3)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⑴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并監測其血氧飽和度及血壓水平變化的情況。⑵觀察患者陰道的出血情況,一旦發現其出現大出血的癥狀,要立即報告給臨床醫生,并協助臨床醫生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⑶定時用碘伏對患者的會陰部進行消毒,以免發生感染。⑷指導患者進行間斷性排尿訓練,即讓其在每次排尿時盡量分幾次排盡尿液,以促進其膀胱內外括約肌和逼尿肌收縮功能的恢復。⑸在術后的第2天,指導患者進行陰道括約肌、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的舒縮性鍛煉,每天早中晚分別鍛煉3次,每次鍛煉5 min。告知患者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增減進行鍛煉的時間和次數。
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VAS的評分和VRS的評分。1)各項臨床指標包括術畢至首次下床活動的時間、術畢至肛門首次排氣的時間、導尿管留置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2)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包括:下肢靜脈血栓、盆腔粘連和頸肩痛等。3)進行護理前后,使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和VRS(主訴疼痛評分法)對患者疼痛的程度進行評估。⑴將VAS的分數設定為:0分表示完全無疼痛的感覺,1~3分表示有輕度疼痛的感覺,4~6分表示有中度疼痛的感覺,7~10分表示出現重度疼痛[2]。⑵VRS的分級標準是:0級為無疼痛,Ⅰ級為輕度疼痛,Ⅱ 級為中度疼痛,Ⅲ級為重度疼痛。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術畢至首次下床活動的時間、術畢至肛門首次排氣的時間、導尿管留置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更短(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比較()
組別 例數 術畢至首次下床活動的時間(h) 術畢至肛門首次排氣的時間(h) 導尿管留置的時間(d) 住院的時間(d)A 組 23 28.4±4.2 46.2±6.0 4.5±1.6 8.6±1.5 B 組 22 23.9±3.8 35.7±6.2 3.6±1.1 7.4±1.4 t值 4.387 6.704 2.189 2.776 P值 <0.05 <0.05 <0.05 <0.05
在接受護理期間,在A組的23例患者中,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有1例,發生盆腔粘連的患者有1例,發生頸肩痛的患者有2例,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7.4%。B組患者均未發生術后并發癥,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0%。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0.05)。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VAS的評分和VRS的評分均明顯降低,且B組患者VAS的評分和VRS的評分均低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和VRS評分的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和VRS評分的比較(分,)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與A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VAS的評分 VRS的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A 組 23 5.2±0.5 2.6±0.4* 4.9±0.8 2.1±0.9*B 組 22 5.2±0.3 1.6±0.7*# 4.9±0.8 1.7±0.9*#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臨床上對宮頸癌患者主要以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為主。但是,在對宮頸癌患者進行宮頸癌根治術時,會對其盆腔臟器造成較大的損傷,易導致其發生各種術后并發癥[3]。相關的研究表明,對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宮頸癌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可明顯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預后。有研究表明,癌痛是影響宮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瘤體的牽引、瘤體壓迫臟器及神經等引起的感覺障礙和運動障礙是導致癌痛的主要原因。黃輝英等[4]的研究表明,對圍手術期的宮頸癌患者進行疼痛護理,可有效地減輕其疼痛的程度。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明顯縮短其治療的時間,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