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勇軍 鄒良玉
【摘要】 目的:分析阿爾茨海默病(AD)和腦淀粉樣血管病(CAA)的臨床關聯性和影像學關聯性。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5例AD患者(A組)、20例CAA患者(B組)、9例AD合并CAA患者(C組)。評價三組認知障礙進展程度,觀察三組MRI影像學表現。結果:第1、2次評估時,A、B組患者MMSE評分、CDR評分、ADL評分、ADAS-Cog評分、MOCA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上述指標與A、B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MRI表現上,A組顳葉萎縮較明顯,B組皮質萎縮較明顯,C組全腦萎縮較明顯。結論:AD、CAA的臨床表現均以認知障礙為主,兩者的合并發生會導致患者病情發展速度加快,兩者互為疾病發展的促進因素。
【關鍵詞】 阿爾茨海默病; 腦淀粉樣血管病; 認知障礙; 影像學; 關聯性
Clinical and Imaging Correla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Cerebral Amyloidosis/LIAN Yongjun,ZOU Liangy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16):0-02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relevance and imaging correla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AD) and amyloid angiopathy (CAA).Method:A total of 15 AD patients(A group),20 CAA patients(B group) and 9 AD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CAA(C group)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ly 2017 were selected.They were evaluated on the progres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and the MRI imaging findings of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In the first,second assessment,the MMSE score,CDR score,ADL score,ADAS-Cog score and MOCA score of A and B group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above indexes in C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and B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On the MRI performance,the atrophy of temporal lobe was more obvious in A group,the atrophy of cortex was more obvious in B group,and the whole brain atrophy was more obvious in C group.Conclusion: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 and CAA have been mainly cognizant disorders,the combination of them ca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patients condition,and they are mutually promoting factors of diseas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ognitive impairment; Imaging;
Corre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6.005
阿爾茨海默病(AD)和腦淀粉樣血管病(CAA)在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有較多相似之處,也存在明顯差異[1-2]。本研究對AD和CAA的臨床關聯性和影像學關聯性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明確兩種疾病的發病機制,為醫療領域探索AD、CAA以及AD合并CAA新的治療靶點提供參考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5例AD患者(A組)、20例CAA患者(B組)、9例AD合并CAA患者(C組)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AD或CAA。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者。本研究在獲取患者直系親屬知情、同意后開展,且已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臨床關聯性分析 應用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D評價量表-認知分表(ADAS-Cog)、摩卡量表(MOCA)評估三組患者認知障礙進展程度,半年1次,均評估2次。(1)MMSE評分標準:評價維度包括定向力、記憶力、注意力和計算力、回憶能力、語言能力,最高得分30分,得分>26分為正常,21~26分為輕度認知障礙,10~20分為中度認知障礙,<10分為重度認知障礙[3]。(2)CDR評分標準:評價維度包括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事物、家庭生活業余愛好、個人照料,每個維度的評分范圍均為0~3分,0分為健康,3分為重度癡呆,總分18分,評分越高表示認知障礙越嚴重[4]。(3)ADL評分標準:評價維度包括進食、輪椅與床位間的移動、個人衛生、上廁所、洗澡、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穿脫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總分100分,滿分為完全獨立,91~99分為輕度依賴,61~90分為中度依賴,21~60分為重度依賴,<21分為不能自理[5]。(4)ADAS-Cog評分標準:評價內容包括單詞回憶測驗、物品和手指命名、執行命令、圖畫、習慣性動作的完成、定向、單詞再認測驗、對試驗指令的記憶、語言、語言理解、找詞困難、注意力,評分范圍為0~5分,0分為注意力集中,5分為難以集中注意力[6]。(5)MOCA評分標準:總分30分,評分低于26分為已經出現認知損害[7]。
1.2.2 影像學關聯性分析 均對三組患者實施MRI檢查,掃描序列包括T1加權成像、T2加權成像、SWI、FLAIR加權成像,比較三組患者的影像學表現。
1.3 觀察指標比較 三組患者第1、2次認知障礙評估的MMSE評分、CDR評分、ADL評分、ADAS-Cog評分、MOCA評分及MRI影像學表現。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基線資料比較 三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三組患者認知障礙進展程度評估結果比較 第1、2次評估時,A、B組患者MMSE評分、CDR評分、ADL評分、ADAS-Cog評分、MOCA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上述指標與A、B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2.3 三組患者影像學表現比較 三組患者兩次MRI檢查均獲得清晰度較高的影像學資料,其中A組患者顳葉萎縮特別是海馬區域萎縮比較明顯;B組患者呈輕度腦萎縮且以皮質為主;C組患者全腦萎縮比較明顯,在SWI成像上,微出血有增多跡象,表現為SWI圖像上多發低信號增多,且以腦葉多見。三組影像學趨勢的演變差異,需要后續繼續跟蹤分析。典型病例圖見圖1、2。
3 討論
AD為老年人群較為高發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人格、行為改變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8-9]。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AD患者的發病數量不斷增加,現階段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10-11]。CAA為老年人群較高發的一種顱內微血管病變[12-13]。長期臨床實踐證實,AD與CAA之間存在錯綜復雜的關聯性,病理上,散發性CAA與AD有著明顯的重疊現象,80%~100%的AD患者腦血管壁發現有淀粉樣物質沉淀,即CAA表現,而40%~60%的CAA相關性腦出血患者發現存在AD的病理改變[14-17]。因為早期CAA及AD的病理表現在正常老年人腦內也可出現,所以僅僅從病理角度判斷CAA與AD的關聯性是不夠的,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18-20]。
基于上述現狀,本研究從臨床和影像學兩個方面對AD與CAA的關聯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第1、2次評估時,A、B組患者MMSE評分、CDR評分、ADL評分、ADAS-Cog評分、MOCA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上述指標與A、B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AD合并CAA患者的認知障礙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單純AD患者和CAA患者。影像學表現上,A組患者顳葉萎縮特別是海馬區域萎縮比較明顯;B組患者呈輕度腦萎縮且以皮質為主;C組患者全腦萎縮比較明顯,在SWI成像上,微出血有增多跡象,表現為SWI圖像上多發低信號增多,且以腦葉多見。表明AD患者CAA的合并發生會導致病情發展速度加快,提示CAA和AD的互為病情發展的促進因素。
綜上所述,本研究得出AD和CAA的臨床表現均已認知障礙為主,兩者的合并發生會導致患者病情發展速度加快,兩者互為疾病發展的促進因素。但由于現階段國內醫療領域關于AD與CAA臨床關聯性和影像學關聯性的研究報道較少,且本次研究選取的樣本量受限,故本次研究所得結果仍需日后開展更多課題研究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伏紅霞,王琛.臨床特征和磁敏感分析腦淀粉樣血管病相關腦葉出血[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12):1306-1308.
[2]蘇婭,程忻,王軼卿,等.28例腦淀粉樣血管病白質損害的臨床特征[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7,25(5):505-511.
[3]高明月,楊珉,況偉宏,等.簡易精神狀態量表得分的影響因素和正常值的篩查效度評價[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7(3):443-449.
[4]劉曉霞.AD及MCI患者認知功能、腦電特點及海馬結構改變的關系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7.
[5]楊曉娟,曹宜璠,王常穎,等.社區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6):1511-1513.
[6]翁映虹,黃堅紅.阿爾茨海默病評定量表-認知部分中文版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價血管性癡呆的信度與效度[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7):1751-1753.
[7]朱風俊,賈東佩,蔡春娥.MMSE與MoCA評分在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4,40(12):1420-1422.
[8]羅永良,周智美.血管性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MRI對比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04):1-2,13.
[9]張亞茹,孫莉.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與腦血管疾病的關系[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7,34(1):92-94.
[10]顧小花,徐俊,程欣欣,等.腦淀粉樣血管病所致腦出血的免疫性血管病理損害初步研究[J].中國卒中雜志,2016,11(8):631-635.
[11]詹孔才,萬瑤瑤,周偉強,等.MRI線性測量對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的鑒別診斷價值[J].海南醫學,2016,27(14):2316-2318.
[12]楊亞超,許凡宇,范癤.早晚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的MRI分析及MRI與MMSE評分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9):4-7.
[13]方達,韋建武,蔡旭君,等.阿爾茨海默病MRI表現與非認知功能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25(8):1439-1443.
[14]張愛玲,馮來會.腦淀粉樣血管病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4):144-145.
[15]齊志剛,李坤成,王軍.為更早識別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影像學計劃簡介[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4,14(4):277-280.
[16]李坤成.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影像學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4,14(3):176-180.
[17]李夢秋,張文武,陳濤,等.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治療臨床證據評價[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4,14(3):192-197.
[18]韋英海,吳振宏,歐陽強.頭顱CT檢出腦淀粉樣血管病相關性腦出血與高血壓腦出血的危險因素對比分析[J].河北醫學,2014,20(2):319-320.
[19]趙萬紅,羅超.阿爾茨海默病與腦缺血的相互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206-5209.
[20]趙健儀,尹建忠,紀東旭,等.嗅覺腦功能MRI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斷[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21(5):321-325.
(收稿日期:2018-03-16) (本文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