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海
【摘 要】本文就習題拓展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以例講解,以幫助學生在高中化學復習中采取科學高效的方法,取得理想的復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 復習教學 習題拓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5B-0154-02
溫故而知新是學習任何一門學科的必由之路,高中化學的學習也不例外。高中化學課本中的化學概念、化學公式很多,而且在解答化學問題時,這些公式的應用方式多變,因此,每教完一章內容后,教師都要針對課本內容給學生安排一定量的習題復習,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構建和完善他們的化學知識體系。而復習環節的主要內容就是習題練習,通過習題學生可以進行查漏補缺。教師應該重視復習環節中的習題練習,選取的習題要具有代表性,在進行習題講解時要注意方法,對習題進行適當拓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一、教師進行習題拓展前的準備工作
現代教育理念提倡教學應以學生為本,但教師依然是教學中的重要角色,對學生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好習題拓展教學前期準備,以確保接下來的習題拓展教學順利展開。
(一)明確教學目標
高中課程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讓學生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因此,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環節中,教師必須認真研究高考考試大綱,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教學要求,準確把握高考重點,提高復習環節習題拓展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尤其是在復習那些學生極易混淆的知識點時,教師更應該根據考試大綱將其進行整理歸納。例如,Na2CO3、NaHCO3、Na2S2O3 這三種化合物是高考考試的重點內容,而學生在學習這幾個化合物時,很容易將其性質混淆,為此,教師可以在復習教學中,針對它們的性質、相關化學方程式等知識進行集中講解,指導學生進行習題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了解實際學情
不同的學生其學習情況不同。在高中化學復習的習題拓展訓練環節中,教師在講解習題時,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反應,以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例如,在講解習題時,如果學生對教師的提問都不回答,這時教師就應該停止講題,了解學生為什么不回答,是不知道怎么回答,還是不愿意回答,確定原因后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如果學生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么教師在講題時應該多對學生進行提示;如果是學生不愿意回答,那么教師要設法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點名學生回答。此外,教師應該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學習薄弱環節開展針對性的習題拓展訓練。
(三)夯實學生基礎
教師在進行習題拓展訓練之前,要花一些時間帶領學生一同回顧已學過的知識,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有不少學生對學過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并不是很好,還有的學生錯誤地認為基礎知識不重要,只要掌握解題套路就可以了。因此,教師應該先引導學生一同回顧本節復習課中涉及的知識,重點鞏固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喚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促進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在此基礎上,學生在復習中面對復雜的拓展性問題時,更容易理清思路,找到解題方向。以 Na2CO3( 蘇打)、NaHCO3(小蘇打)及 Na2S2O3(大蘇打)的復習為例,這三種化合物的有關題目在高考中經常出現,也是各種拓展問題的典型考點。教師在復習這部分知識時,先與學生一起回顧相關的基礎知識,強化學生對易混淆知識點的理解,為習題拓展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非常重要,學生只有掌握好理論基礎知識才能具備解答復雜程度更大的拓展訓練題的能力。
二、習題拓展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的應用
習題訓練是高中化學復習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并在解題過程中發現自己學習上的不足,做到查漏補缺。同時,教師可以利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的習題練習環節為學生梳理高中化學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縝密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重視習題拓展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的應用,以習題為中心,拓展至相關的各個知識點,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掌握化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例如:以下關于過氧化鈉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反應時,過氧化鈉是氧化劑
B.與水發生反應后的產物是氫氧化鈉和氧氣,因此過氧化鈉屬于堿性氧化物
C.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2O2+2CO2 2Na2CO3+O2
D.過氧化鈉中的陽離子的數量是陰離子的兩倍
解析:該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及結構的掌握,但題目涉及的知識點過于單一,題目深度和廣度不夠,在講解該題時,教師只能針對特定錯誤就題論題,不能有效地發散學生思維,無法讓學生通過習題領會方法,更無法做到觸類旁通,因此,教師在講解該題時,有必要進行適當的習題拓展,以幫助學生跳出題海,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一)拓展陷阱題,破除思維定式
拓展 1:過氧化鈉(Na2O2)也可以和二氧化硫(SO2)發生反應,甲認為反應的生成物是亞硫酸鈉(Na2SO3)和氧氣(O2),乙認為生成物是硫酸鈉(Na2SO4)。你覺得誰的判斷是對的?請說明理由。
學生參照過氧化鈉(Na2O2)與二氧化碳(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往往會認為過氧化鈉(Na2O2)與二氧化硫(SO2)反應的生成物是亞硫酸鈉(Na2SO3)和氧氣(O2),這顯然是受到思維慣性的影響而產生錯誤認知。教師在講解習題時,有意識地拓展一些陷阱題,引導學生犯錯,故意誘導學生得出錯誤結論,然后再針對學生的錯誤認知進行糾正,從而幫助學生有效突破思維定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習題教學中,教師除了促進學生正遷移,還應該引導學生同中求異,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減少思維定式對學生的干擾;及時消除負遷移,增強學生思維的縝密性。
(二)拓展遷移題,促進學生遷移
拓展 2:在裝有水的試管中的過氧化鈉(Na2O2),在滴入 2 滴酚酞,可觀察到溶液呈現紅色,而輕輕振蕩試管后,很快又變成無色,請解釋顏色變化的原因。
拓展目的:為什么輕輕搖動試管之后,溶液會由紅色馬上變成無色呢?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和探究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時,教師在講解習題時可以借助碳酸鈣的水解反應原理來引導學生遷移并探究過氧化鈉(Na2O2)與水反應原理。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的反應可以分為兩步:第一步,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NaOH 和過氧化氫(H2O2);第二步,過氧化氫性質不穩定,會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因此,由以上反應過程可知,該反應會產生中間產物過氧化氫。而過氧化氫有強氧化性,所以酚酞最后會被氧化褪色。通過拓展,促進學生的知識正遷移,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過氧化鈉(Na2O2)和水的反應過程及生成物的性質。從橫向對元素化合物的知識進行歸納與總結,使學生能更加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科學高效的復習方法,將習題拓展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應用,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幫助學生針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查缺補漏,完善學生的化學知識結構,加深學生對各個知識點內在關聯的理解,從而提高化學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廣愛.高中化學復習課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2(23)
[2]張惠俊.習題拓展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4(21)
[3]江錫鈞.習題拓展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的嘗試[J].化學教與學,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