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給很多行業都帶來新的挑戰和變革,電子發票也是這種背景下的一個新興產物,給企業的商業活動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電子發票在發展的同時也顯現出了一定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我國電子發票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同時提出了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電子發票;管理現狀;經驗探析
一、前言
經濟的發展讓人們有了更高的消費能力和購買能力,由此產生的信息數量讓傳統的紙質發票越加暴露出高成本與低效率的弊端,同時也讓政府相關部門在進行稅收監管工作的時候面臨更多的障礙和困難。電子發票的應運而生有效的解決了上述的問題,以其更高的成本效益優勢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快速傳播開來。但是在推廣使用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在更多的以電子發票代替紙質發票趨勢不可阻擋的現在,必須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促進電子發票管理水平的提升,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二、我國電子發票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1.我國電子發票管理現狀
從2013年開始,我國政府就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電子發票管理文件,如《網絡發票管理辦法》、《關于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有關問題的公告》等,體現了政府對于電子發票的重視和推動力。
電子發票從2012年開始在浙江、廣東、北京等22個試點試運行至今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不管是對企業的發票開具效率提升與成本縮減,還是對于居民享受服務的便利性而言,都有明顯的改善。
2.我國電子發票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電子發票在管理當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應用范圍局限性。由于我國推行電子發票時推廣的地域范圍是分階段的,所以不同地區之間的電子發票發展情況、發展程度以及應用的平臺體系都有一定的區別,導致電子發票在進行跨區域流轉管理時面臨一定的阻礙。
第二,軟件和技術有待完善。電子發票以網絡技術和電子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依托,對于技術水平的要求較高,如果無法形成堅實的技術安全壁壘,就容易遭遇技術性風險而影響整個企業財務信息安全。同時,不同企業所使用的發票系統并不統一,在與稅務局系統對接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系統不兼容而引發的數據信息丟失,因此也對稅務局的系統兼容性以及對市場監管整改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信息安全機制不夠健全。電子發票承載著企業的交易信息甚至包含一部分企業商業機密,在網絡中進行生成與傳輸的過程當中面臨著技術風險和外部攻擊風險。同時,稅務局也面臨大量信息的安全存儲與整合的任務,除了保護關鍵信息不被泄露還要注意必要的信息公開,但是針對不同來訪者賦予不同權限的安全機制并沒有完全建立并發展成熟,對于企業的商業機密而言會產生一定的潛在風險。
第四,存在使用風險。傳統的發票雖然在開具方面存在成本高和效率等方面的缺陷,但是在防偽技術方面是十分成熟的,在發票安全性管理方面更加可靠,但是電子發票的防偽和辨別方面缺乏合理的保障,容易通過修圖軟件等進行人為的篡改金額等關鍵信息,如果企業在審核發票并發放報銷的過程中不夠細心,就很有可能就被偽造的電子發票所誤導,影響企業的直接利益。
三、電子發票管理的國際經驗及建議
1.電子發票管理的國際經驗
將電子發票管理問題放到國際上來看,很多發達國家的應用更加成熟和規范,通過學習并吸取他們的經驗和教訓能夠幫助我國更快更好的完善電子發票管理制度,優化電子發票管理效率。
(1)歐盟經驗:歐盟在電子發票應用方面遠遠早于我國,從2001年開始就通過了關于電子發票的決議,承認其在法律層面上的效力,為電子發票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在2003年出臺的指導綱要中除了規范基礎的電子發票管理事項之外還對小型企業與小型發票作出特殊規定,從而來減輕電子發票推行給企業帶來的經濟負擔,有力的清掃了電子發票推行的障礙。同時也規定了發票防偽技術及相應部門的權責,為電子發票的安全管控奠定基礎。
(2)韓國經驗:韓國從2009年開始推行電子發票試點,從2010年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獎懲措施,促進日常購物的電子發票的使用,從該系列措施推行至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工作進展,在改變居民觀念惠及自身的同時,也讓韓國的電子發票管理工作取得顯著的提升發展。
2.電子發票管理建議
通過我國電子發票管理存在的現實問題以及國外先進管理經驗的啟示,提出如下幾條發展完善的建議:
第一,健全相關法律制度。電子發票是新興事物,對于市場經濟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沒有完善的電子發票管理法律體系讓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就會讓謀取不當之利的人有更多的操縱空間,因此必須從法律制度的根本層面跟進調整,提升電子發票管理的規范性,合理引導電子發票的健康發展。
第二,統一電子發票管理系統。在前面的問題分析當中提到了我國全國范圍內不同企業應用的電子發票系統平臺并沒有完全的統一,給信息兼容傳輸和稅務局的發票管理都造成了阻礙。因此應當通過一定的強制力推動電子發票管理系統的統一化,促進電子發票體系的成熟化。
第三,提升電子發票系統技術水平。不同系統平臺之間的電子發票信息無法有效傳遞溝通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技術水平不夠先進,系統間存在的技術屏障無法被有效的打破融合。因此要不斷的突破當前的電子發票技術壁壘,不僅能夠幫助電子發票管理系統的統一,也能夠通過提升技術來保證企業自身財務信息和商業機密的安全。
四、結語
電子發票是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以及經濟市場發展等多重因素共同催生出的新時代產物,對于企業自身的發票管理、居民的生活便捷等各方面都會帶來優勢和便利,但是我國電子發票管理發展時日尚短,在應用推廣的過程當中也逐漸的顯露出來一定的弊端,例如應用范圍受限、技術不夠成熟、信息安全機制不夠健全、使用存在違規風險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影響我國電子發票體系的完善以及內核價值的實現。因此,在借鑒國外先進的電子發票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幾條發展建議,如健全電子發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統一電子發票管理系統、提升電子發票系統技術水平等等,以此促進電子發票管理水平并推動我國經濟市場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石付燕. 電子發票的利弊及國外成功經驗的借鑒[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7):260-261.
[2]貝蕾. 電子發票的利弊及帶來的管理革新[J]. 當代經濟,2015(27):4-5.
[3]李平. 完善我國電子發票管理的幾點建議[J]. 國際稅收,2016(04):74-77.
[4]王代群. 關于做好新形勢下電子發票管理的對策研究[J]. 中國商論,2018(06):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