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
摘 要:對于建安企業來說工程物資在工程的總成本中占據著一大半的份額,所以將物資的采購成本降低,避免出現物資的浪費和損失,是目前企業實現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措施。對于很多其企業來說,目前物資的供應基本上已經從以前的分散供應轉變為了集中供應,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能夠有效將工程成本降低,使整體的工程質量得到一定的保證,并且還有利于資金的周轉,促進企業整體效益的提升。本文將對分散供應存在缺點進行分析,然后將集中供應和分散供應進行比較分析。
關鍵詞:施工企業 物資集中供應 建安企業
引 言
對于目前現代工程的建設一般是要求建設時間短、工程成本低、工程質量高,物資供應是影響這些要求的主要因素,而物資供應方式的選擇體現出了其重要性,它完全關系到了企業最終的經濟利益以及最終工程施工進度和整體工程質量。目前建安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對于建安企業來說更加要對物資供應加強管理,實行集中供應,深化體制改革,以保證可以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一、物資進行分散供應
(一)優勢
物資進行分散供應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第一,對于現場物資需求能夠有效進行保障,所以基本上能夠做到隨要隨到,特別是對于一些需求比較急的物資來說,使用該方法能夠有效滿足現場對于物資的需求,不會使工期發生延誤。
第二,在使用該方法的時候一般是可以將企業中各個核算部門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所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購的成本,從中獲取一定的采購價差。
第三,使用該方法之后還能夠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管理,有利于進行內部核算;能夠最大程度上將供應的層次降低,避免企業內部出現內耗現象或者是扯皮現象,使物資供應能夠落到實處。
(二)缺點
該方法的使用基本上會存在很多的缺點,主要就是會影響到企業的整體效益以及企業的整體管理。
第一,這是因為該供應方式會使物資供應的時間和質量問題可能被輕松掩蓋。其中就是有些部門或項目部為了能夠獲取最大的利潤,增加采購價差,在進行物資采購的時候一般會采購一些質量低于要求的材料,或采購一些有嚴重質量問題的材料,使最終的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甚至會給最終的工程質量帶來嚴重的安全威脅。這樣不僅會損失一定的經濟效益,還會導致企業形象受到損害,嚴重的話還會使企業最終被叫停或者是關閉調查。
第二,使用該方法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會受到一定的阻礙,主要是因為沒有系統的核算方法,使得各種費用混雜在一起,將其中物資浪費以及一些物資采購時遇到成本比較高的問題掩蓋掉,另外對于在采購中遇到的其它問題也很難及時發現[1]。這樣一來就使企業管理水平的上升受到阻礙,情況嚴重的話還會使企業的管理水平被降低。
第三,在進行采購的時候因為沒有明確的管理體制,所以經常會出現多頭采購的情況,喪失規模優勢,最終就會導致庫存物資急劇增加,最終造成資金流動困難,并且還會因為賬外物資流失而產生企業資產流失的情況。
第四,在部門以及人員的設置上經常會出現重復情況,這樣就會使人員膨脹,使企業的管理成本上升,無法保證最終的經濟效益。
第五,更加不利于提高項目的管理水平。一般有些管理人員為了保證供應和生產之間不發生矛盾,所以經常會自作主張采用分散的供應方式,這樣就會使管理中心存在的許多問題無法及時被發現,使整體的管理水平受到制約,另外對于企業相關技術的進步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影響最終的生產水平。
二、集中供應的優勢
針對分散供應存在的種種缺陷,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采用集中供應的方式。采用集中供應方式之后一般會有以下幾個優勢。
(一)實現有效管理
使用該供應方式之后,企業內部相關部門的人員和供應渠道都會比較穩定,另外還會進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主要就是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或者是工程建設的需求對其基本的采購量進行及時的調配或者是調整,以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另外還能夠對部門中的人員進行調整或者是進行培訓等,能夠保證人員專業素質是和物資采購與供應甚至是工程需求保持在統一水平上。另外在采用該方法之后能夠對采購的物資的質量和價格進行有效控制,能夠保證各項管理工作可以落到實處,減少了因為從前分散采購而發生的盲目采購、高價采購以及低質量采購等情況的發生,減少了經濟損失。
(二)降低物資采購成本
實行該項供應方法之后能夠減少部門中一些閑散人員,使其能夠在正常的經營情況中將每個人員的自身職責都分配到位,將原先多人員的管理費用有效降低。對于陜西建工安裝集團有限公司來說如果原先的相關人員是140人,在實行該項供應方式之后人員將會減少一半,所以每年的管理費用能夠節省幾百萬。另外在該項供應方式之下還能夠根據自身物資累積采購量吸引到一些供應商,能夠保證其提供優質的資源,將采購價格降低。
(三)有效整合資源
在使用該供應方法之后會使流動資金變得相對集中一些,所以可以有效增加采購的批次,使企業內部物資的庫存量減少,將整體物資的使用效率提升上去[2]。同時,能夠減少一定的資金占用量,保證資金的周轉效率,還能夠有效加強企業物資供應鏈的運轉,擴寬了企業物資的供應渠道,確保且有重要物資的供應。
(四)杜絕企業內部出現以公謀私現象
有些部門的負責人員為了實現自身的利益,在與供應商進行談判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將一些應該收取的利益犧牲掉,或者兩者之間會進行拆臺,只為了能夠獲取自身的利益,最終使企業整體的利益受到損害。但是在實行該方式之后能夠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這是因為對于物資管理的專業化程度比較高,所以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另外進行集中采購可以使其采購過程更加透明化,防止一人獨大而產生腐敗問題。
(五)能夠有效增強企業的實力,提高競爭力
首先使用該方式之后能夠使企業內部物資的供應和社會物資市場進行溝通,使其物資供應能力和抗擊風險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其次通過該方式能夠將采購量進行累計以達到采購的規模優勢、降低采購價格的目的,這樣就能夠提升企業的采購競價能力,增加經濟利益,提高企業名氣。最后就是可以將資金的周轉效率提升上去,降低庫存,避免因為存儲時間過長而造成一定的損失。
三、做好集中供應的幾項措施
(一)建立或者完善物資管理體制
要想將企業內部的管理體制明確到位,就必須先以企業整體的利益為主要出發點,要能夠遵守相關的質量原則、供應原則以及低成本的采購原則,將企業總體的物資供應特點明確到位,并且與建立管理體系結合起來,最終建立起一套適合建安企業的內部現代企業物資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學的管理體系[3]。將其基本的物資供應體制明確到位,最終建立起來的體系要能夠包含到物資供應管理體系,使最終企業能夠成長為工程的總承包企業。
(二)提高相關人員職業素養
主要就是將員工的政治思想加強,然后提高其思想覺悟,使其的工作圍繞企業的利益最大化開展。還有就是要對員工定期進行培訓,使其業務水平可以有效提升。這樣可以使企業物資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實現內部相互制約
在企業內部經常會出現物資供應的利益分配矛盾,這時候就需要運用一定的經濟手段,能夠使雙方明確到自身的責任、權利以及利益關系,保證雙方的經營行為是在允許的范圍之內進行的[4]。在進行物資供應的時候一定要有利益分配的原則和制度,然后將企業內部的供需雙方的職責和權利關系進行明確,在涉及到物資供應的時間問題、價格問題以及發生違約時的責任明確等問題進行約束,這樣能夠保證雙方不會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使整個供應出現推諉扯皮、工程工期受限或者是出現一些質量問題,從而使各單位的利益受到保障。
(四)施工中的物資管理
物資管理工作作為施工環節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具備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質量合格的物資材料。首先,施工方應對運輸至施工現場的物資進行嚴格驗收,及時清退不合格物資,制訂嚴格的發放、回收流程,保證物資的合理應用,杜絕使用次品。其次,對于材料的發放管理,嚴格控制單次領料數量,按需領取,把好基礎關卡。最后,管理人員要明確職責,對使用過的物資材料必須制定分析表,每日進行歸類統計,每月進行分析總結,以保證企業管理水平的上升和物資供應水平的上升,對于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適當的獎勵。
(五)將服務內容強化
對于物資供應部門來說應該時時刻刻都要考慮到工程所需,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僅要保證物資供應的質量,還要能夠按照計劃進行供應,特別是對于一些比較急的物資供應,一定要及時進行補充,使基本的服務質量可以保證物資的需求。確保物資擺放符合現場施工需求,降低人力設備的消耗。
四、結束語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來,陜西建工安裝集團有限公司在物資集中供應方面還需要進行不斷的努力,具體的供應方法要能夠適應目前市場的競爭,進行統一管理,另外還要對物資供應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將總體的服務水平提高,以保證最終工程的建設的需求可以被滿足。
參考文獻:
[1] 李勇. 談施工企業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管理措施[J]. 經營管理者, 2010(13):176-176.
[2] 陳志兵. 談施工企業的物資供應管理[J]. 中國石化, 1997(10):19-21.
[3] 侯建輝. 施工企業物資管理中的集中采購[J]. 企業研究, 2011(8):35-36.
[4] 張歡. 施工企業物資集中采購管理研究[J]. 鐵路采購與物流, 2016(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