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麗萍
摘 要:在大數據浪潮的沖擊下,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類,每一個行業都被烙印上大數據的標簽,社會上的每一行業、生活中的每一項工作在大數據的影響下,其開展的方式都在發生著意義重大且復雜的轉變。尤其是就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在其主體,對象變化的背景下,在大數據時代的框架結構下,其工作內涵、開展形式以及職業特征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那么如何結合當下實際情況,將數據轉變成行動,開發出能夠充分體現時代特征的教育工作模式,讓思想教育工作得到充分的外來活力的注入,便是當下我們應該考慮和探究的一個問題。因此,本文將針對思想工作者主體行為進行相應探究,期望為當下思想教育工作順應時代背景納入新鮮活力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 主體行為
一、大數據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者主體行為的特征
1.1關注數據的總況而并非隨機取樣。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其本身便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一切可以記錄在案的全體數據,自身特有的特征便是囊括的數據總量極其龐大,也就意味著其包含的數據是全面且具體的而并不是隨機抽取的一定量樣本。在大數據的時代特征下,每一份囊括在案的數據主體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主體,都是大數據的參與者、制造者和分析的對象。再者,大數據時代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關注的并非是單一個體的某類特性信息,而是關注著每一個分析對象方方面面的信息。
1.2關注數據間的關聯性,并不強調因果關聯。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認為:在大數據的時代架構下,知道你得到的數據是什么便夠了,無需去探究數據從何來,有何用。雖說我們探究問題的方式便是常規的從因果關聯的角度出發,但在大數據的時代特征下,這些顯然不吻合時代的要求,因為大數據強調的便是數據間關聯性以及數據的全面性,而非數據間的因果關系。當然,也正是這樣的思維模式的轉變,促使著我們將在數據上安置的重點從數據的因果關系遷移到數據間的關聯性。
1.3關注數據的預見性。大數據因其自身擁有大量的數據基礎的優勢,人們借助科學的計算方法,便能夠依托其海量的數據基礎,預測出某一事件在未來發生的概率。綜合這一優勢,便有著大數據的核心是預見性的說法。但是,大數據更新頻率快的特點也強調著在利用所蘊藏數據做出相關預測時要更加注意收集、分析數據的時效性。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開展其工作時,需要工作者與教育個體經歷長時間的接觸的過程,達到對研究主體有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的時候,工作者才能夠利用大數據對自己收集到的研究個體的全部信息數據剖析,從而預測其未來的行為方式等,極大的保障著工作的效率。
1.4接受數據的雜亂性,舍棄數據的精確性。維克托·邁爾· 舍恩伯格認為,執迷于精確性是信息缺乏時代和模擬時代的產物。大數據因其自身含有的類型繁多,本身便是雜駁混亂的,無法執著于數據的精確性。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收集得到的教育主體的信息資料是多樣、復雜的,并且收納而來的數據大多是不精確的,甚至很多都是無用的、錯誤的信息數據。此外,研究個體間的差異性、多樣化,也使得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接受大數據輸送過來的繁雜混亂的數據,也就意味著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將目光從專注數據向精確性轉移,才能確保得到教育主體的全面信息。
二、大數據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者主體行為的發展價值
2.1準確、迅速、全面的得到教育個體的真實狀況。大數據信息的收集本身便是要依據一定的設備。器械的協助,由設備自動生成收集到的數據,這就保證了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夠在教育主體在最自然、真實、全面的狀態下得到最真實的一手資料,便于今后的數據分析。再加上時代推動下發展的越來越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導致信息量的增長以及信息傳播速度的加速,導致進一步要求數據收集的時效性,便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時掌握教育主體的動態。此外,在信息時代的框架下,只要基于一定成熟的技術手段,便能夠高速收集目標數據的相關信息,以便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這樣思想政治工作者便能針對得出的信息分析,通過一定的挖掘,得到有用的信息。
2.2改變教育主體與外界交流的方法。時代推動下的越來越成熟的互聯網技術,教育主體一般采用通過電腦、手機等新興科技產品隨時獲得所需的數據信息,這種方式可能讓教育主體受到消極信息的影響,危害著他們的思想健康。那么現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為了洗滌教育主體的現有的交流方式,適時加以引導,形成一定新型的互動聯系。
2.3構建網絡化信息管理體制,開發新型的數據收集處理的技術方法。傳統的思維方式在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洗禮,往往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但是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數據收集、存儲、傳輸想要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技術缺陷必須要通過研究和開發出具有劃時代的技術以及方法。并且數據收集工作上的強度與力度的增加,采集渠道的多元化、數據收集類型的多元化,保證到數據采集的各個層次的深度,也是當前具有發展價值的方面。
三、結語
現今,在教育這一領域,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大數據也在其實際應用過程中,通過具體收集數據的方法,幫助教育工作者及時接納教育主體的全面信息,做出相應的規劃,但同時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如何適應、如何發展出自身的價值以及開發出新型教務模式也是當前重中之重。因此,筆者認為,在大數據的潮流下,我們也不得不順應時代的浪潮,讓思想政治工作者真正了解到自身的行為特性,深入解析自身的尚待開發的發展價值,才能夠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張桂鳳.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02):17-19.
[2] 孫琪.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維方式的現代化[J].新聞傳播,2018(01):88-89.
[3] 侯雯暉.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新東方,2017(06):64-67.
[4] 杜偉.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與機遇[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5(03):95-98.
[5] 張躍聰.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體行為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