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祥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管理模式有了很大轉變,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保障,選擇科學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對新形勢下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展開探討。
【關鍵詞】企業管理;管理模式;模式創新;管理策略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健發展,國內不少企業在管理模式上都出現了顯著的變革,這些變革總體上趨向更科學、更人性化。對于企業來說,要想改革已經實施已久的管理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不存在一定程度的“陣痛”,對于企業管理層來說,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找到合適自己的道路是最大的考驗。
一、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理念解析
企業管理模式是指由企業對經營管理的目標進行制定,而且對企業的內部資源和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一定的規劃,進而實現企業的預期目標的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及結構。在世界范圍內最常用的企業管理模式為日本模式和美國模式兩種。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不但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促進企業的進步與發展。企業管理現代化中的內容相當豐富,不但有管理方式與管理思想的現代化,而且還有管理組織、管理協調以及管理控制的現代化。企業在進行現代化管理的時候要加強學習現代經濟管理的理念,各部門之間要進行高效的協調,與此同時,還要制定科學的內部管理目標,將現代化管理的模式靈活運用到企業管理的過程之中。
二、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數據處理不及時,阻礙企業發展
目前是網絡經濟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也是非常驚人的,而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方式也是越來越多,并且交流信息的方式也是相當快捷便利的。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想獲得最新有關企業的信息數據,就要準確的,及時地獲取到信息,這樣才能對面臨困境的企業帶來新的轉機。如果企業管理人員對于自身企業的發展受限還置之不理,對企業有關數據不進行及時地處理和歸納,那么該企業必將被當前社會市場中的大浪潮所吞噬,嚴重時可能會被淘汰出這個行業。
(二)缺乏柔性化管理
沒有重視企業管理中的柔性化元素,我們在強調不能忽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策略的同時,也不能完全舍棄柔性化管理的因素。畢竟管理者管理的對象是有情緒、有生命的個體,不是冷冰冰的機器,管理的作用一是規范員工職業行為,二是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甚至要發揮員工的工作潛能,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管理目標。
(三)企業的商業智能化程度較低
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熟悉商業智能化的概念,其為20世紀90年代加特納集團所提出。商業智能化就是指一系列的方法與概念,然后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實際的商業問題。而對商業智能技術來說,其主要是指為企業提供所需的數據處理收集、處理和分析的技能,商業智能技術的本質就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一種重要技術。但是從目前情況看,這種技術還未普及使用,導致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受到市場的嚴重沖擊,以至于有些企業無法轉化危機,最終被淘汰。
三、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策略
(一)企業應該增加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視力度
為了能夠保證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數據信息的安全性,企業自身應該增加信息安全管理重視力度。第一,企業要提前做好不可抗力的災害預防措施,比如將計算機放在不容易被雷電、洪水所襲擊的位置,第二,企業還應該加大對信息安全管理人員的監督力度,避免信息管理人員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被競爭對手所收買從而讓該企業的信息資源數據被泄露,導致企業發展停滯嚴重時甚至破產。第三,企業應該對公司的計算機進行防毒和防止黑客攻擊等措施,比如安裝殺毒軟件或者是計算機防火墻,在對于接觸的光盤與U盤等進行是否有病毒等檢測,除此之外,企業還以你剛剛對某些重要機密的數據信息進行多層次的加密以及備份,避免因外部或者是內部因素從而導致機密文件丟失而造成企業的損失,這種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二)創新企業體制
其實這一點對于企業來說,首先,這個企業的規模要達到一定程度,就拿接下來筆者想說的,創新企業體制可以讓企業員工持有公司股份。如果是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來說,可能連股份都沒有,談何讓員工持有。但對于一個成熟的企業來說,如果能拿出企業的一部分股份分給相應的員工,這無疑能增強員工的工作信心與主人翁的情感,對于在將來的工作當中,想必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其次就是有股權的公司可以考慮適當改變股權結構,使企業管理制體充滿活力和適應市場。
(三)加強企業發展的智能化水平
由于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許多行業都運用到了信息化科技。企業在進行管理的時候,也需要重視科技化的發展,將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管理理念,運用到企業生產以及運營環節,進而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與此同時,還必須對企業的內部資源進行深度的挖掘,進而加強企業發展的智能化的水平。
(四)實施創新方案
創新方案實施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積累績效數據、實施數據的過程,把這些實時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整理,將其加入數據共享平臺數據源,分析反饋這些實時數據,對企業在創新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實時糾正,實時監控、優化創新方案,確保順利完成創新目標。從而確保創新方案的實施過程,是一個實時反饋與持續改進的過程,進而提高企業創新方案成功的概率。
四、適應現代化要求的企業管理模式選擇
(一)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謂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經確定的規則來推動企業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可能是當前大部分企業套用的管理方法,因為它也具有現成的管理方法、制度可以學習。對于有思想的管理者來說,可以針對自己所在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標準管理制度進行相應的修改,這就降低了完全從頭開始制定管理方案的難度。對于剛剛成立不久的企業來說,企業內的各項工作事務相對簡單、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也還沒有十分寬泛,因此可以采取制度化管理模式中的直接管理的方法,比如一些家族企業在規模和領域還不大的時期,采用直接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但當企業發展壯大以后,管理方法就需要隨之創新和優化。
(二)社會責任管理的模式
這種模式側重于責任,并且以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導向,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是根據其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來評定的。在管理中自覺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與此同時也提高了企業自身的價值。相較于傳統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重視統籌全局的發展,并且以社會責任為指導,對企業的可用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以及使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促進企業科學化的發展。
(三)系統化管理的模式
企業的系統化標準化統籌化的管理是通過完成企業組織機構戰略愿景管理、工作責任分工、招聘、績效管理、薪酬設計、員工生涯規劃、全員培訓等七大系統的建立來完成的。這種管理模式的優勢在于有利于企業發展速度的提升,對于一個繼續快速發展的企業來說,這種管理模式可以說就是一個標準模板,比如旗下的子公司就可以完全按照這種模板進行自身管理模式的復制,大大降低公司的擴展難度。這也就是企業組織系統最大可利用性。
五、結語
市場是企業得以生存的基礎保障,也是保證企業經營管理質量的標準內容,如果缺乏科學的管理模式,企業也就失去了動力。不管是新公司還是傳統公司,都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更好的適應現代化市場發展的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史躍軍.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現狀分析[J].現代企業文化,2016,(24):109.
[2]陸紅星.論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J].東方企業文化,2014,(8):203.
[3]馬琳.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16(07):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