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以預防為主”的質量管理思想是質量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質量問題從事后的被動處理到事先預防,不但節省了質量成本,也提高質量問題的處理效率和組織管理水平。現階段生產型組織預防質量管理工作圍繞產品和過程設計階段的風險管理,生產過程中防錯方法的應用,質量信息的應用以及預防質量文化的打造四個方面開展。
【關鍵詞】預防質量;質量管理;生產型企業
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質量管理理論,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發展,經歷了質量檢驗、統計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到現如今“追求卓越績效”和“以預防為主”的質量管理思想。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大到各個經濟體,小到任何一個企業,都意識到質量管理對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站在用戶角度給質量做出的定義:質量是用戶對某一產品滿意程度的度量。任何一件產品的質量問題都可能引發客戶的不滿,影響客戶使用體驗。現在很多企業中都有這樣一個看似不成立的等式,即100-1=0。從數學角度它是一個不成立的等式,但對于產品質量來說它卻是成立的,即100件產品中出現1件不合格的,那么這種產品的質量就不是100-1=99,而是100-1=0。正如日本經營之父松下幸之助的名言:“對產品來說,不是100分就是0分。”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都會導致整個產品、整個批次產品的失敗,甚至會影響整個品牌。
從質量成本的角度,質量問題如果能夠在生產前發現并予以及時糾正的話,處理該質量問題所花費的成本如果是1元,那么在生產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再進行處理的成本就會是1000元,而在產品售出后才發現有質量問題并予以解決所花費的成本將會是上萬元。可見,質量問題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和及時糾正將有利于降低公司質量成本,也就是說越早發現的問題,影響面和影響程度越小,解決起來也就相對容易。預防質量的思想也就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重視,預防質量管理方法的應用越來越普及。
在國內的生產型企業中真正建立起預防質量管理體系的并不多,或者說并不具備建立預防質量管理體系的能力。而基于預防思想的質量管理工作開展主要圍繞風險分析、防錯方法、質量信息的收集與應用,以及企業預防質量文化建設等幾個方面展開。
一、產品和過程設計階段的風險管理
風險意識是預防思想的主要組成部分。ISO9000:2015版標準中明確要求組織應對風險和機遇的進行識別并制定應對措施。對于產品來說,在產品設計階段對產品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管理是產品設計階段的重點工作,它能夠在風險發生之前將其規避掉。同時在過程設計階段亦是如此。無論是產品還是過程,風險管理一般采取潛在失效模式分析的系統方法或初步風險分析來完成。產品潛在失效模式分析的特點是對組件或功能單元的設計特點進行詳細的風險分析。過程的潛在失效模式分析的特點是以生產過程為重點,從風險角度分析所有工作步驟和潛在的過程布局弱點。不論是針對產品還是針對過程的分析都是為了在量產前找出潛在的風險點,將問題解決在前期,這也正是質量管理預防思想的體現。
二、生產過程中防錯方法的應用
現在大家普遍意識到好的產品質量不是檢測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而生產過程中除設備和方法的因素外,人為因素也是產生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組織可以結合自身產品特點及以往出現的不良產品現象,將人為錯誤進行歸類,并根據分類情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結合消除、替代、簡化、檢測等防錯技術應用的思路,制定具體可行的防錯方法。好的防錯方法不但能夠杜絕質量問題的發生,提高產品質量,同時能夠簡化人工操作過程,減輕人工作業負擔,保障操作人員的作業安全性。將防錯方法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將大大提高組織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三、關注質量信息的收集與應用
質量信息主要可分為產品開發和量產兩個主要階段的數據和信息。產品開發和認可階段的質量數據可形成產品認可信息檔案。產品認可信息檔案根據預先確定的客戶需求,以技術規格、圖紙、合同或法律等形式,核實產品的履行或符合情況,至少包含產品開發過程中各節點的產品質量檢測結果,客戶測試和認可結果等。該信息有助于對客戶需求的確認,防止非預期結果的發生;同時有助于對產品認可過程和認可信息的快速追溯。量產階段的質量數據主要是指質量問題的具體信息和解決方法,對質量問題的分析和改進不僅有助于該問題的快速處理和解決,同時將某一個項目的質量問題及解決方法以記錄表的形式進行記錄,并在一定時期進行匯總。在新項目開始時,可以從過去的或當前項目中收集現有的經驗教訓和最佳做法。其目的是利用現有知識增加新項目的知識基礎。好處是避免錯誤再次發生、避免重復使用或不斷調整解決方案和方法。因此,經驗教訓包括與產品和工藝有關的技術方面、管理方面相關的積極和消極的經驗。
四、深化質量預防意識,打造預防質量企業文化
領導作用是質量管理七項原則之一。深化質量預防意識首先應從領導層開始逐步推進。領導層具備風險意識和預防思想將從各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基層員工對預防質量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態度。通過會議、培訓、案例分析、績效激勵等方式提高員工的質量預防意識。同時,預防質量管理工作應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能動作用,變被動處理為主動預防,形成預防為主的企業質量文化。從對產品和過程設計階段的把關、對過程實現階段的控制、對生產過程的監督中不斷發現質量風險,增加公司全體員工的防范能力,提高組織整體的預防質量管理意識和水平。
今后,隨著預防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斷發展,企業自身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在現有預防質量管理方法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預防質量管理體系是預防質量管理工作的重點和趨勢,利用質量管理體系推動組織對預防質量管理工作的持續改進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玉廣, 白楊, 趙宏亮, 徐清, 吳若仟. 防錯技術在質量管理預防措施中的應用[J]. 新技術新工藝, 2015(12):122-124
[2] 陳樹海, 周佳臏. 有效推進預防型質量管理途徑分析[J]. 上海航天, 2014(31):26-29
[3] 王曉川. 企業質量管理防錯體系研究[D]. 中國礦業大學, 2013
[4] 鐘明學. 企業質量管理防錯體系研究[J].企業管理,2015(0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