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莎莎
【摘 要】對于橋梁公路施工來說,不均勻沉降對于公路橋梁所產生的實質性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公路橋梁的不均勻沉降不但會對行車安全性和行車舒適程度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對公路橋梁本身造成一定的損害,從而對公路橋梁交通的整體運行穩定性造成影響。為了改善這種公路橋梁不均勻沉降的問題,筆者從實際角度出發,從技術細節方面入手對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作出了詳細的研究說明,旨在于全面提升公路橋梁的安全程度,保證交通運行狀況的穩定性。
【關鍵詞】公路橋梁;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急速提升,公路橋梁的建設工作也隨之如火如荼的進行,各種規模的公路橋梁建設工程,使我國的交通運輸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和提升。但是在公路橋梁的數量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一些質量問題也隨之涌現出來,其中橋臺跳車可以說是最為普遍的一項問題,這種問題的禪城與公路橋梁的路基不均勻沉降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保證公路橋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下文中筆者將對公路橋梁不均勻沉降產生的原因作出細致的分析,并依照問題提出恰當的施工技術要點。
一、造成公路橋梁不均勻沉降的原因分析
造成公路橋梁不均勻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與施工技術有關,同時還與施工地段的環境有關,由于公路橋梁的工程量較大,施工工序較為復雜,因此在施工的過程當中要對每一個施工工序進行嚴格把關,把握好施工的細節,這樣才能夠在根源上杜絕問題的發生。但是在施工工序的控制工作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1.橋臺引道部分的地基處治工作未達到相應標準
橋頭引道處的地基處理工作可謂是整個沉降段施工的基礎所在,如果處理失當的話,就會直接導致地基沉降,從而造成橋頭跳車現象的發生。現階段,許多施工工作人員對于橋頭引道處的地基處理工作較為忽視,在施工圖的設計工作上往往馬馬虎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地質鉆孔的布置數量不夠、鉆探深度不符合相關要求、未能及時發現軟土地基等。這些原因都會直接造成地基沉降的現象發生。另外,計算方法和計算參數的選用失誤,在后續的施工過程中同樣會導致地基沉降的現象發生,因此必須要從本質出發,在源頭上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從而保障橋頭引道處地基處理工作的完成質量。
2.橋臺臺背路堤壓實程度無法滿足實際需要
在公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橋梁的臺背都需要經過必要的填土處理,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橋梁的穩定性,是橋梁質量的重要保證因素之一。但是,在現階段的橋梁施工工作當中,往往無法保證填土過后壓實度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填土壓實工作看似不太復雜,但其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施工的用料情況,施工的順序安排以及機械設備的具體使用狀況、施工人員的相關經驗等都會給填土壓實程度帶來切實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往往是在細微處體現出來的,在某個工序中一個小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整個壓實程度不達標,而壓實程度的不達標,則是公路橋梁路基路面不均勻沉降的直接原因之一。
3.沉降段的設計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沉降段結構上的設計情況對于地基沉降來說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果沉降段結構在設計上存在問題,那么就必定會出現不均勻沉降上的問題,因此在設計施工工作也不能一味地將施工參數細節作為一切的參考,同時也要充分重視結構合理性的研究分析。現階段,許多橋梁工程都存在沉降段設計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種結構性的不合理性往往不會立即暴露出來,因此也就更容易被人們所忽視,而一但在結構層面出現問題,那么整個工程就會陷入到一種連鎖反應式的困局當中,后續的施工工作會不斷出現問題。一般來說,關于路基的處理方法,現階段所廣泛采用的是粗粒料填筑法、加筋土法或者是鋼筋混凝土過渡板法。這三種方法操作相對來說便捷,并且有著極強的實踐效用,如果應用得當的話可以充分地降低沉降差異,全面提升路基的整體強度,從而在根源上減少橋頭跳車現象大發生概率。
二、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具體施工要點
1.保證沉降段結構的科學設計
在沉降段結構的設計階段,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的執行施工地的勘察工作,從多個角度上來考量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經過仔細篩選過后選出最為合理的設計方案。在設計工作當中,工作人員需要有一個基礎的設計模板,依照模板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設計工作,但是在設計過程中切忌對模板照搬照抄,要將模板作為自己第一手的參考工具來進行設計。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橋臺路堤、橋臺的相對沉降量以及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程度等因素,并以此設計出搭板的具體長度。在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還可以將土工格柵技術在適當的情況下引入進來,土工格柵技術是一項具有明顯優勢的施工技術,通過土工格柵技術的合理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土體的抗剪強度發揮出來,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減少土地側向變形的狀況,能夠全面提升地基的穩固強度。
2.最大限度避免沉降段路面的變形情況
沉降斷面的變形是導致路基平衡性變差的首要原因,因此在設計施工階段就要對這個問題進行充分的研究與探討,尤其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要更加的嚴謹小心,從細節出發來嚴格控制此現象的發生。具體的控制手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控制沉降段內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以及路橋交接地段的斜坡式沉降;二是要依照沉降曲線的設計情況來對具體的沉降量進行設計,從而將沉降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為了保證后續的施工能夠順利開展,工后的沉降量應該在10厘米以下,并且需要時長為2-3個月的觀察時期,如果在觀察的期間內每個月的沉降量平均在6-8厘米的范圍內,那么就可以開展后續的施工工作了。如果在觀察期間內達不到相應的標準的話,那么就要對沉降的路面進行再一次的勘測,直到符合相關標準為止。
3.完善橋臺軟基的施工工作
橋臺軟基對于沉降段路基路面來說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橋臺軟基的施工工作同樣也要重視起來。在施工的過程之中,我們要重點結合實際,根據不同的施工情況來使用不同的施工技術。一般來說,現階段在橋臺軟基施工過程中常用技術有水泥粉噴樁復合地基法、超載預壓法、塑料排水板法、爆破法等等,這些方法分別適用于不同的施工情況,所具有的優勢和缺陷也各有不同,因此需要施工工作人員去酌情選擇。水泥粉噴樁復合地基法的優勢在于整體施工效果好,但是其造價成本卻非常高,因此也就不適用于施工周期較長的工程;超載預壓法的優勢在于施工的過程較為便捷,但是其整體的施工周期比較長,因此就會使路橋過渡段產生較多的沉降量。這些方法每一種都具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和缺陷,因此這就需要施工工作人員充分考察實際情況,從而選出最為合適的施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橋臺軟基在施工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路堤不均勻沉降的現象,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橋臺處進行一定時間的預壓,從而有效地提升工程質量和施工穩定性,避免路堤沉降現象的發生。
三、總結
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是一項較為復雜的施工工程,稍有疏忽就會出現路基路面的不均勻沉降,影響整個交通系統的穩定性。因此我們需要從細節入手,從實際情況出發,對于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工程進行合理設計,注重施工方法的合理性,進而全面提升我國公路橋梁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光輝. 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 交通運輸研究, 2014, 42(4):27-28.
[2]唐勇. 對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的簡述[J]. 科學技術創新, 2014(8):202-202.
[3]鐵才云. 基于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分析[J]. 工程技術:引文版, 2016(9):0011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