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彬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帶來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型信息技術新形態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人們生活、工作和生產的方式,已經成為了當下信息化發展的熱點。
【關鍵詞】互聯網;計算機專業;措施
一、前言
教育領域中,一場關于信息化的顛覆性變革正悄悄地發生著,“互聯網+”逐漸同教育聯系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互聯網科技與教育領域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為教育教學帶來新的可能和發展方向,互聯網具有的高效、快捷、方便傳播等特點,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互聯網+教育”的本質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能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闊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由此可見,“互聯網+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形態,充分反映了“互聯網+教育”的本質。“互聯網+教育”是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應用于教育領域,促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教育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利用先進技術提高教育的效率與質量,進一步提升教育的創新能力和軟實力,推動教育變革和建設“教育強國”理想形成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全局性的、戰略性的布局。但是“互聯網+教育”不會取代現有的教育,其原因是在教與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思維、情感和探究問題的這種相互影響的交流是任何先進的視頻和現有的人工智能技術所不能取代的。
三、“互聯網+”時代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探索
(一)關于教學內容方面
根據計算機課程在培養方案中的地位設置發布線上教學內容,線上教學視頻不僅要包含教師提前根據教學目標大綱梳理出的重點知識點,還有優質精良的開放教育資源(如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MOOC、網易云課堂、TED課堂、可汗學院、MOOC學堂在線平臺、iTunesU、均一教學平臺、好大學在線等)。有效解決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個性學學習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學內容的涵蓋還包含有評測知識點掌握程度的小測試,方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及時總結反饋。
(二)關于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方面
伴隨互聯網媒體的不斷發展,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從案例分析教學模式,到任務探究式教學模式,到項目教學模式,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再到“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要不斷探索推廣適合學生更好發展的教學新模式。這要求教師的角色也發生轉變--由傳統課堂的講授者轉變成啟發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探究、協作的引導者。“互聯網+”時代的教學就是要將傳統課堂教學效率高、學生知識獲得系統完整等優勢與網絡媒體教學良好交互、開放靈活、資源共享優化等優勢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各種因素有效結合從而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互聯網+”時代課堂教學組織應包含課前、課堂、課后三部分,課前的在線預學習部分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求教師提前準備好涵蓋教學大綱內容的引導性學習內容并通過網絡學堂、sakai學習平臺、微信學習平臺等介質提供給學生網絡媒體化學習環境,利于學生以個性化學習需求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批判思維發展。課堂教學教師要充分發揮“導演”作用,適當性的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協作交流等形式來構建知識的認知。課后教師要利用sakai平臺、網絡學堂、qq群等提供的實時交互環境及時交流反饋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知識點進一步鞏固加深。
(三)關于教學評價方面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教育評價正在朝著自動化、智能化、可視化、智慧化方面大步邁進。教育評價的范圍涵蓋整個教學教育過程中的各個因素,更強調關注學生主體認知、注重學習者知識的轉化能力及探索創新發展,教學綜合評價發展的更有指導性和價值性。“互聯網+”時代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評價探索使用學生成長文件夾(時間軸)評價法。學生成長文件夾(時間軸)評價法尤其適合現代流行的探究式教學活動和協作探究式教學活動,該評價方法的實用性和過程性優勢在近階段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視。在網絡媒體環境下,教師可以使用“學生成長文件夾”來記錄、展示和綜合分析學生的成長過程。借助日新月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自動計算、生成能反映學生學習進展、進步、成果的評價數據資料。學生成長文件夾里存放的內容包含能反映學習者成長學習過程、獲得成績榮譽等的各類學習成果,比如:視頻學習記錄、作業作品、考試試卷、實驗實踐活動、獲獎證書、等級證書、成績單、評價評語等等。
四、結束語
利用互聯網與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應用于高校實驗教學綜合平臺的建設,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方式為廣大的學生群體提供學習便利條件,為提高高校計算機專業實驗教學的質量,促進高校計算機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改革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解繼麗.“互聯網+”引領教育改革新趨勢[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5,2(108):85-88.
[2]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領信息化教育變革與創新[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6,(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