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橋英
【內容摘要】基于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將積極心理學的原理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積極的人格、積極的人際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初中 英語教學
一、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20世紀末,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賽格利曼(Segliman)提出“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主要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心理學思潮。其研究主要內容是“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是指研究人的幸福為中心,三個基本點是:積極情緒、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①。提倡人們以一種更加開放、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積極心理學能讓人對事物、問題、有全新的角度,并且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以積極態度去改善人與人之間、人與事物之間、人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感受人的成就和潛能②。
二、積極心理學與英語教學的意義
任俊教授,國際積極心理學會理事,國內積極心理學領軍者,著有《寫給教育者的積極心理學》一書。著作以“積極”為主脈,檢視國內教育過分關注兒童“消極面”,倡導教育者應持有積極的價值取向,聚焦關注孩子的積極面,在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幸福力,積極生活信念、積極的思考習慣、積極的心理體驗等重要價值③。
初中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是消極的,認為學習的方式單調、枯燥,難度太大,付出的努力,也未能取得相應的成果。不愿意主動學習英語知識,缺乏興趣和動力。把積極心理學的原理融入到英語教學中,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和愉悅的情感,對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有重要的影響。作為教育者,努力提升自我,培養積極的心態和思想,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學生積極的榜樣。引導學生面對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困擾和焦慮時,形成積極的思考、解釋和解決思路,增加積極、和平、希望和意義的正性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更大的幸福和快樂。
三、積極心理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培養學生積極情緒
(1)增加積極的心理能量。有研究發現,積極的情緒(樂觀)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資源,使人相信結果會更好④。如果在英語學習中具有積極的情緒(高興、滿足、興趣、自信),就會大膽的用英語進行交流、積極回答問題,并勇于試錯,積極的合作創造,從而提高學習英語興趣和自信心。反之,在學習英語時產生消極情緒(擔憂、膽怯、焦慮、逃避等)就會無法融入課堂上,失去興趣和信心⑤。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表明,教師的心理暗示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多以欣賞、肯定、支持等正向激勵學生,激活學生固有的積極因素。同時,尊重個體差異,改善和優化學生的特質,改能改之處,接納和尊重不能改之處,善于發掘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進步和發展。
(2)創設積極的情緒氛圍。在英語課堂的前5分種,與學生一起朗讀積極的名言名句和欣賞陽光勵志的英文歌曲。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之后,進行名言名句背誦和填歌詞比賽。為英語課堂導入創設了積極愉悅的情緒氛圍,同時拓展了英語課外知識。
2.培養學生積極品質
挖掘教材積極因素,培養學生積極的品質。積極的人格特質指的是能接受自我,具有個人生活目標、覺到生活的意義、感覺獨立、成功,適應環境和挑戰,同時在需要幫助時能獲得他人的支持,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能提供幫助,自己與自己的關系和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感到滿意。在英語教學中,挖掘英語教材中積極因素,并結合實際情況,挖掘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
3.共建積極的師生、同伴關系
(1)傳達積極的信號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英語課堂,提倡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是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主要參與者和主導者,讓學生確立主體意識。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通過眼神、表情、語言傳遞和表達對學生適當的肯定、贊揚、包容,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讓學生體驗被支持、被肯定的積極情緒。這種關系有利于學生放下畏懼、擔憂的消極情緒,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自我認同感。
(2)同伴的榜樣力量
初中階段的學生,同伴是最重要的影響對象,利用榜樣的力量,建立以優帶差組成學習小組,并設立競賽激勵機制。在小組內互幫互學,在組與組內形成競爭。學習保護環境這一話題時,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保護環境的英語校園宣傳海報,各具特色、精美的海報張貼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并評選出各類優秀海報。每一個學生都能各展所長,充分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成就。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英語課堂教學,培養了學生積極的情緒、積極人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幫助學生體驗“成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注釋】
①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 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學進展,2003,11(3):321-327.
② 錢麗華.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英語課堂教學設定與反饋探索[J]. 海外英語,2017 (3).
③ 李兆良、張瑩. 一部開拓兒兒童積極教育的創新之作——評任俊教授的《寫給教育者的積極心理學》[J]. 常州工學院學報,2011(10).
④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 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學進展,2003,11(3):321-327.
⑤ 李彤. 積極心理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 (833).
⑥ 馬多秀. 積極心理視野下的教師幸福[J]. 教育評論,2011(6):24-25.
(作者單位:廣東省龍門縣龍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