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目的 研究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價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消化內科病患,分別實行優質護理和常規性護理。結果 觀察組病患護理滿意程度、康復效果與平均住院時間遠遠優于對照組病患(P<0.05)。結論 優質護理應用在消化內科中護理管理內,可以有效縮短病患住院時間,促使病患疾病的康復,有著極強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優質護理;消化內科;護理管理;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9..02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消化內科病患,男57例、女43例。年齡22~68周歲、平均年齡是(48.65±2.01)周歲,胃潰瘍病患11例、上消化道出血并消化道潰瘍病患13例、消化性潰瘍病患20例、肝硬化病患2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患30例。全體病患采取數字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確保兩組病患基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抗感染治療搭配常規性護理方案,包括行為護理、藥物指導以及病情觀察等。實驗組給予常規性護理方案搭配優質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第一,心理護理。病患入院之后,護理人員簡單介紹規章制度、基本布局以及醫院環境等情況,使得病患更加快速的適應醫院環境。耐心和病患進行交流,全面了解病患心理狀態與內心想法,改善病患緊張等心理。根據病患具體情況來給予個性化心理疏導,為病患營造出更加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護理人員按照病患興趣愛好,合理規劃和布置病房,適當播放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進而穩定和調節病患心情。第二,飲食護理。病患在手術完成的2 d之后,指導病患食用流質性食物。密切觀察病患的臨床恢復情況,合理進行流質性食物向普食過渡。護理人員需要告知病患及病患家屬飲食需要以清淡和易消化食物,如果病患進行生冷、辛辣等刺激類食物,會加重病患消化器官負擔,引起病情的復發,所以需要禁止服用上述食物。第三,豐富臨床護理的內容。增設意見反饋箱,對病患建議和意見進行收集和整理。對于病患及病患家屬所提出問題,需要詳細詢問并且認真給予解答。積極組織護理人員展開學習培訓工作,提升護理人員護理技術水平、應變能力、溝通技巧以及綜合素質。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康復效果的對比
對照組無效病患17例、有效病患20例、顯著有效病患13例,康復總比率是66%(33/50);觀察組無效病患3例、有效病患21例、顯著有效病患26例,康復總比率是94%(47/50),觀察組康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病患(P<0.05)。
2.2 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結合不同護理干預組間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觀察組護理滿意程度與平均住院時間遠遠優于對照組病患,組間數據差異有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當前國內護理工作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護患糾紛更是占據著醫患糾紛的較大比例,尤其以消化內科護理問題顯得非常突出。因此,對病患給予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這也是護患關系改善的有效措施。優質護理作為現代化臨床護理措施,有著極強的科學性和人文性,主要包括飲食護理、環境護理、豐富護理內容以及心理護理等內容,多角度、全方位促使病患的病情治愈和促使臨床護理工作的順利推進,獲得更加理想的護理效果。近年來,人們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提升使得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并且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與服務態度要求更為嚴格,這也使得護理工作開始朝向方便性、及時性以及高效率發展。消化內科的護理工作量相對繁重,如果護理人員護理技術能力較低,非常容易造成工作失誤,從而引發護患糾紛。結合本次報告的結果進行分析,觀察組病患在護理滿意程度、康復效果以及護理質量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病患(P<0.05)。
總而言之,優質護理應用在消化內科中護理管理內,可以有效縮短病患住院時間,促使病患疾病的康復,有著極強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胡莉敏.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實施方法及應用效果探討[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6):171.
[2] 呂園園,楊玲和.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16(96):27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