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行業的改革也在不斷的推動。高中數學教育在高中教育階段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創新能力。本文通過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解決策略。
關鍵字:高中數學、創新能力、新課改、解決策略
前言:在我國高中教育階段,思維創新能力是學生應該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的學科,也非常注重學生的邏輯推理。如何將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創新能力相互結合,已經成為教育界的重點研究對象,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對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育的現狀分析
1、高中數學資源的不夠完善,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但是,在我國當前的高中數學教育中,教師的教學資源卻十分有限。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被動的選擇數學教學資源(其中包括了學習指定的數學課本教材以及數學輔導資料等)。同時,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以在黑板上寫下數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方式,讓學生被動的學習數學知識,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如今,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這些有限的數學資源已經無法適應和滿足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需求。在課堂上,學生除了死記硬背基礎知識,并沒有充分的理解數學基礎知識的核心要義。一旦涉及到數學習題的實際應用解答,學生就會感覺毫無頭緒,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惰性心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上這種情況不但不會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也阻礙了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意識的發展[1]。
2、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中數學課程涉及到的知識范圍是非常廣泛的,而且難度也很大。在新課改下,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方式仍然處于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老師作為課堂的主導人物,經常通過“灌輸性”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知識傳授,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只能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完全的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種想象,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阻礙了學生形象力的發揮。這種教學模式不但無法保證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也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解決策略
1、轉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改下,要求各學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應該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施教。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首先,老師應該明確好教學的目標,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其次,老師應該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和突出高中數學學習的重點,同時也要有針對性的計劃課堂的教學方案。最后,老師也應該不斷的創新和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創設一些課堂教學情境,運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數學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等。這些方法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非常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起來也非常的困難,尤其是老師單一化的講課方式和快節奏教學模式,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需求,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同時也要不斷的總結和創新學習方法。老師也可以多開展一些課堂活動,比如我們在學習“集合”的時候,就會涉及到“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老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包含”與“被包含”的定義進行分析,即“如果 2∈{2.3} 是“包含于”的關系還是被包含的關系?”學生通過分析得出結論“{2}包含于{2,3}”。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老師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和改變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才可以促進數學創新能力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發展[2]。
2、創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基礎。新課改下,要求我們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產生強烈的積極性,就會阻礙創新能力在高中數學課堂的發展。高中數學老師應該掌握好每位同學的心理特征,利用一些有興趣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要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求知欲和創新欲望,讓學生可以一直保持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積極的對問題提出質疑,然后通過指導,讓學生自主的對數學題目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創新出不同的解題思路[3]。
三、結語:總而言之,可以幫助學生在解析數學題目時想出不一樣的解題思路,新課改下要去高中數學的主要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同時也幫助和提升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促進了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傳熙.基于體驗與感悟的高中數學教學設計的若干策略[J].數學通報,2018,(4):13-16,52.
[2] 劉丹.數學建模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以《函數的應用》為例[J].數學通報,2018,(4):36-39.
[3] 吳海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新課程·下旬,2017,(2):246,248.
作者簡介:李躍軍(1970.7 -)男,漢,籍貫:湖南省寧鄉,最高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一,研究方向;數學教學,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