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楚豪
摘 要 1999年美國取消了權益結合法的使用,但是在中國,對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主要是權益結合法,這與我國目前的制度不夠健全等因素有關。本文主要研究了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的原因,目前我國企業合并會計方法的現狀以及對于完善目前權益結合法的舉措。
關鍵詞 同一控制;企業合并;權益結合法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的原因
1999年美國財務會計委員會取消了權益結合法,很多學者開始思考是否中國也應該取消權益結合法,一時掀起了軒然大波。但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本文認為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以股權交換形式完成的企業合并,運用權益結合法更加具有合理性。
首先,從經濟實質上來看,權益結合法與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兩者相匹配。權益結合法是兩企業之間的權益的聯合與調整,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則是對于一個大的經濟實體下,不同法人企業之間的資源整合,對于企業的整體控制權和管理權并沒有發生實質性地改變,不涉及貨幣的實質性轉移。
其次,相對于購買法的核算,權益結合法降低了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成本。在目前的商業趨勢下,一個控股集團往往控制著許多家企業,有的時候,集團要對多家企業進行資源整合,若采用購買法,每次合并均需要對公允價值進行評估,這將會產生比較大的成本。而權益結合法是基于凈資產的賬面項目來進行合并的,成本較低。
最后,權益結合法有利于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有效性。由于我國目前資產評估體系的不太完善,對于企業資產的公允價值評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同一控制的企業采用歷史成本來進行合并,有利于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有效性與真實性。
二、目前企業合并會計方法現狀
本文通過搜集大量的有關資料,觀察我國同一控制企業合并采取的權益結合法的現狀,基于一定的總結歸納,我們發現現階段主要存在利用權益結合法修飾財務指標、操縱利潤;對于跨國企業難以與國際準則接軌;對于合并企業所控制的非同一控制資產的處理有爭議以及難以運用到無形資產增值較快的公司等問題。
首先是目前有部分企業利用權益結合法來修飾財務指標,達到操作利潤的目的。由于權益結合法規定,對于企業被并前所實現的當年利潤,也應當并入企業中,而證券交易所對于上市公司,有未達到規定的盈利指標就應該退市的要求。因此,對于哪些已經連續虧損兩年,處于退市邊緣的公司來說,他們有強烈的意愿合并效益好的企業來粉飾財務報表,在當年扭虧為盈,達到不退市的目的。
其次是對于跨國企業難以與國際準則接軌的問題,由于國際準則已經修改了有關權益結合法的內容,我國的許多跨國企業,其國內的財務報告需要與國外的財務報告存在一定的可比性。我國的會計準則要求使用權益結合法,而這與國際會計準則相違背,如此一來,增加了我國的跨國企業在全球化中配置資源的成本,也減少了該企業國內外財務報表的可比性,這無疑對公司的全球性擴張增大了難度。
然后是對于合并企業所控制的非同一控制資產的處理有爭議。目前我國的會計準則規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一般采用購買法,而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钡?,當同一控制企業合并時控制了非同一控制下的資產時,會計處理處理存在一定的爭議。經過大量地查閱文獻,本文認為,應當承認非同一控制部分的資產交易是具有交易實質的,其次,對于同時合并具有統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內容時,應當采取區別對待的方式,以購買法處理非同一控制部分,利用權益結合法處理同一控制部分。
最后是權益結合法難以應用到對無形資產增值較快的公司。由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只對于賬面價值進行調整和合并,而有的公司無形資產增值較快,自創的一些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很難反應其實際的價值。因此,在同一控制下,公司的凈資產很可能被低估,導致該類企業的自身價值很難得到全面的體現。
三、完善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使用權益結合法的不足之處的舉措
我國目前現行的權益結合法的核算雖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也不能盲目地取消這種核算方式,應該結合我國自身的情況,循序漸進地改變。因此,基于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幾種完善的舉措。
(一)完善權益結合法的有關規定
由于權益結合法的允許合并企業將被并企業合并前的利潤納入合并企業的當期利潤中,因此,企業常常利用此規定進行虛增利潤。本文認為,由于被并企業合并前的利潤并非來自于合并后企業的運營,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權益結合法的有關規定,可以減弱或者忽視被并企業合并前的利潤,來杜絕利用合并來虛增利潤的行為。
(二)加快健全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
由于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會計和金融領域從業人員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都還有待提高,特別是高端領域的人才仍然較為缺乏。通過對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全,進一步規范我國的證券市場和資產評估市場,使對于各類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能夠較真實的反映,有利于維護市場穩定和會計制度方面的進一步改革,與國際準則的要求看齊。
(三)建立有效的法律約束制度
我國正處在中高速發展時期,經濟的發展遠快于法律制度的建設,一些法律未明確規定的事情,成了部分人活躍的地帶,讓他們有機可乘。因此,應當建立有效的法律約束制度,對提供虛假的、不實的會計信息的人員,進行約束監督,增加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具體而言,政府應該研究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現狀,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提出一系列的完善的體制,為將來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約束制度提供良好保證。
(四)提高對信息披露的要求,降低信息不對稱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之所以存在會計舞弊現象,很直接的原因是企業經營的透明度較低,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導致公司的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人員不能夠發現問題。因此,應當提高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提高公司經營的透明度,降低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提高對信息披露的要求,盡管可能提高公司的有關成本,但是,更有利于外界對公司的監督,減少舞弊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王蔚.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8(12):110-111.
[2]黃申,付蕾洋.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全面采用權益結合法之探討[J].財會月刊,2017(1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