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雅琴
摘 要 高學歷者失業是近年來在我國社會中凸現的熱點經濟問題。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后高等院校的大量擴招,大學生畢業后就業難的問題不可避免地凸現出來。論文中以立足于現代經濟學的失業與人力資本理論 , 以我國高學歷者的就業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先對失業的概念與分類進行了了解,然后談論了我國高學歷者的失業現象數據及其根源進行深刻剖析;針對其產生原因和緩解對策我進行了一些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分析了高學歷這者失業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將國內關于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理論與我國的就業現實相結合, 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這一現象進行了經濟學方面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 高學歷者失業;失業現狀;原因分析
一、失業與我國高學歷者失業現狀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和調整,加上許多其他非體制方面的原因,導致就業問題成為當前社會比較突出的矛盾。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與其它群體的就業問題相比,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點,同時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失業的描述
1.失業的基本概念
在經濟學范疇中,一個人愿意并有能力為獲取報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況,即認為是失業。
2.失業的分類
根據失業的原因,可以把失業分為:
(1)摩擦性失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難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
(2)結構性失業:指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業。
(3)周期性失業:因社會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4)隱蔽性失業:表面上有工作而實際上對生產沒有做出貢獻的人,當經濟中減少就業人員而產量沒有下降時,就存在著隱性失業。
(二)我國高學歷者失業的現狀
在就業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失業以不僅僅是困擾低學歷者的問題,一大批擁有高學歷的知識型人才也正加入到失業大軍中。以為有高學歷就可以捧穩“飯碗”的局面,可能一去不復返了,至少在深圳是如此。如今,中國高學歷失業者比比皆是,揣著大學文憑在人才市場上屢屢碰壁者更不稀罕。
1.深圳高學歷者失業現狀的數據
比如據來自深圳市勞動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5月9日,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的3157人,占失業人員總數的12.34%,這還未包括沒有登記失業的“隱性失業者”。
更發人深省的是,深圳近年來中級工以上的技能型人才卻基本沒有失業現象,即使失業也一般很快就能找到工作。據統計,大學文憑的失業人員的再就業率僅有20%,而其他人員的再就業率達到了75%。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反差呢?這些數字告訴我們一個分廠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失業已經嚴重波及到我們的高學歷知識分子。
2.我國高學歷者失業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失業會產生諸多影響,一般分為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雖然失業也體現了經濟中效率優先的原則,但是同時也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經濟問題。在我國高學歷人才總體上處于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卻同時出現大量的高學歷人才處于失業狀態,這一方面不僅嚴重浪費整個社會人力資源 ,同時也嚴重遏制社會、企業與個人的人力資本投資積極性,從而直接影響社會未來的持續健康高速發展。不僅如此,高學歷者失業率過高對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也遠遠高于一般低學歷者或無學歷失業者的情況。
二、高學歷者失業問題分析
高學歷人群在我國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還不是很大,為什么高學歷者的失業人數會逐年增多呢?為什么會比無學歷者就業幾率還低?等問題,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深刻思考。
(一)高學歷者失業問題的可能原因
高學歷失業問題不僅是在我國,在西方發達國家,日本和許多發達中國家都曾出現過,就其原因眾說不一。
1.部分高學歷者和企業要求均過高
在市場經濟環境日趨成熟的情況下,高學歷人群失業率增加是一種必然趨勢。因為市場經濟講究要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價值,而高學歷者一般對工資待遇要求比較高,眼高手低,再就業時對工作挑三揀四,對待遇比較挑剔有關。用人單位將會逐漸拋棄過去重學歷、輕能力的觀念,而將考察和錄取人才的重點放在人才可以為本單位創造什么樣的價值上。
2.高學歷者并非全是人才
高學歷者不等于就是人才。就學歷和技能比,技能對企業的作用更重要。深圳需求量最大的就是高級技能型人才。而這個問題恰恰在深圳最突出。比如深圳高級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只占5%,低于北京的5.5%,上海的5.7%。
(二)高學歷者失業的理論分析和個人觀點
我國在2009年采取了積極地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過推動“四萬億擴內需政策”以及“信貸指標”力爭GDP增速“保八”,一部分為的就是失業率不致過高。
1.經濟學中的失業理論
對我國高學歷者失業問題,可以運用現代經濟學中的失業理論來解釋。毫無疑問,失業問題一直是現代經濟學和經濟學家關注的重要問題。而新興古典經濟學的失業理論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與探討中國失業的新視角,具有極其深刻的啟示:分工受阻、分工不足是產生我國現階段失業的根本原因。產權保護制度不規范、司法制度不健全、各種行政壟斷依然存在、統一開放的勞動力市場尚未形成等制度因素直接阻礙了我國的分工演進。因此,改革阻礙分工演進的制度是目前解決失業問題的根本舉措。
2.治理高學歷者失業的個人觀點
解決就業問題的實質是對勞動力資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從個人的微觀角度看:一方面,高學歷者就業時應調整自己的心態,降低初次就業的期望,不要一味的追求高工資,好城市,可以在不同層次和類型上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正確估計個人價值,提出既能滿足自身需求又適合企業實際的期望,增加自己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企業招聘員工時也應該根據實際需要來招聘人才,不要過度追求高學歷。
所以從宏觀角度看:中國大學的招生計劃及其校內許多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方法需要做些改革。
3.未來期望
規范全國統一的就業市場,營造公平合理的求職環境。我國高學歷者失業率大幅度下降,人才需求不再供過于求。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曼昆.經濟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大衛·R.哈克斯.經濟學原理學習指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