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懿
摘 要 本文首先對珞珈創谷的發展環境進行分析,針對其目前面臨的發展困境,推出一系列優化策略,打造全方位服務平臺。
關鍵詞 創業孵化平臺;珞珈創谷;資源整合
一、引言
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在中央及武漢政府一系列鼓勵創業的政策出臺后,武漢市創業熱度不斷上升,珞珈創谷由此誕生。作為武漢最被看中的創業孵化器,在抓住了機遇的同時,珞珈創谷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二、發展環境分析
我國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大力支持創業創新,設立以新興產業與初創期企業作為投資重點的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總規模達到400億元,并發揮政府資金杠桿作用,不斷擴大社會資本參與新興產業創投計劃的規模。國內生產總值平穩增長,為我國宏觀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但目前武漢科技成果轉換率低,且與發達城市有一定差距。武漢2013年發布的首份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年只有兩成多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或應用于生產,七成多的科研成果沒有轉化為產品。武漢作為中部創業中心的核心,由于發展歷史、產業基礎、投資環境方面的差距,經濟發展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遠遠落后。
三、珞珈創谷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
(一)缺乏高效便捷的資源整合機制
作為擁有大量科技、資本、人才、政府資源的創業孵化平臺,其主要任務為對各種資源進行整合。作為接收各方資源的集合體,珞珈創谷面臨著處理各類繁復資源并進行精準分配的挑戰,若僅靠人工處理,任務十分繁重。由于平臺創立不久,內部運營管理各環節相比成立多年的創業孵化器不夠完善,對內部資源的整理歸納的能力相對較差,對資源的分配能力需加強。
(二)平臺推廣效果不足
雖然珞珈創谷集政府、高校、金融機構、校友企業家為一體,但其知名度較低,傳播范圍較窄,且主要集中在武漢范圍內。珞珈創谷仍未建立官網,僅存的微信公眾平臺推送文章質量不高,閱讀量也非常低,每篇僅在1000左右。現存的成熟孵化器大多擁有多元化宣傳渠道,集合社交網站、科普平臺以及自媒體等,分別進行有效推廣。珞珈創谷成立時間短,推廣機制還不夠完善,沒有建立起系統性的有效推廣策略,需要尋找其適合的方法對平臺進行宣傳,吸引更多資源入駐。
(三)創業者權益沒有保障
由于創業者對法律方面的知識了解程度不夠,在專利法、商標法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缺乏經驗,無法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此外,創業者由于對外來資本的不了解,而且社會中存在惡意收購等行為的存在,這些導致創業者對外來資本不信任,擔心自己的控股權收到影響。
(四)創業者缺乏經營管理知識
創業團隊的創始人往往是技術型人才,缺乏相關經營管理知識,使得項目因未妥善管理而早早夭折。缺乏商業禮儀和企業公關能力會導致創業者在對外溝通中處于劣勢,在創業后期無法有效與供應商和消費者進行談判;缺乏危機應對能力會導致創業者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缺乏營銷推廣知識會導致創業者無法將優秀產品推向市場,消費群體不夠大,企業必定無法存活。
(五)創業者心態起伏較大
很多人擁有創業的念頭甚至掌握了某項技術,卻遲遲不敢開始創業之路。他們害怕失敗,寧愿找一份安穩的工作,也不愿意承擔失敗的風險,更擔心創業失敗后生活沒有保障,長期待業從而與社會脫節。很多人對創業過度理想化,對投資領域缺乏深度審視,對社會和大眾消費缺乏深刻了解,僅憑著美好的想象和一腔熱血開始創業,最終潦草收尾。
四、珞珈創谷未來發展戰略
(一)打造“互聯網+”資源集合體
會員認證機制。平臺將邀請創業者,投資者,法務、咨詢、宣傳等服務機構以及各類社會資源加入成為會員。這意味著把科創環節的所有流程與各類資源和資本放在一個大平臺上——創業者可以隨時在平臺上發布產品、尋找資金、尋找合作、項目咨詢;投資者可以及時發布投資意向,以更高效率找到目標項目;外包服務機構可以在平臺內為自己的服務做宣傳,利于創業者挑選適合自己的機構,即使是隨意瀏覽網站的“游客”,也有機會了解項目運行的部分信息,熟悉行業動向。
(二)利用多方渠道線下推廣
珞珈創谷匯聚學界、商界、政界三方資源,在推廣渠道方面具有極大優勢。可以在高校間冠名贊助創新類比賽或舉辦講座,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成立基金會支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利用校友企業家資源在商界建立口碑,與其經營的品牌建立合作,例如當珞珈運營APP上線后與小米公司推出聯名版產品,知卓資本官網開辟“珞珈創投項目展示板塊”等。同時利用政界的權威性,在政府官網開通創業在線咨詢通道,在優惠性政策公告頁面插入珞珈創谷網站鏈接等,使有創業意向的瀏覽者能以最快速度了解信息。
(三)切實保障創業者權益
制定相關規則和指導意見,加強各個企業對知識產權等商業機密的保護意識,對初創企業家們提供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知識的培訓,為其提供相關法律咨詢,幫助其申請專利,培養專利管理人才,減少其商業機密泄露的風險。如果發生相關事件,幫助其進行法律訴訟,依法維權。在創業團隊入孵之前,珞珈創谷與其簽訂協議將平臺的作用、責任和義務寫明,讓創業團隊了解平臺存在的意義,從而加大對平臺的信任。
(四)廣納優質資源
促進高校學生科研成果轉化。珞珈創谷背靠名校武漢大學,毗鄰中科院、武漢理工大學等科教資源核心地帶,能以最高的效率吸引高校科技成果和創新技術并提供各類服務促進其轉化。培養高校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精神,吸引更多人加入孵化平臺非常必要。吸引社會創業者回漢發展。平臺應該加速推廣,不僅吸引省外人才回漢發展,也可加速滲透,向武漢的縣市等地區的科技主管部門合作,吸納優質的創新項目,為其提供孵化機會與高質量服務。
(五)關注調整創業者心態
提供再就業保障。珞珈創谷可以在之后的不斷發展壯大中為創業失敗者提供就業機會。創業者可以將珞珈創谷作為一個起步的平臺,也可以增加與其他創業企業接觸的機會,積蓄力量,為下一次創業尋求良機。珞珈創谷與校友企業等單位簽訂就業見習基地協議,推薦創業失敗的創業者先入駐實習,創業者可以逐步與就業接軌,企業也擁有了發掘人才的機會。見習者在實習期間表現良好的話可以直接被企業錄用。
參考文獻:
[1]天使投資在OECD國家的運作——兼論天使投資在我國的發展前景[J].李華,王鵬. 世界經濟研究.2003
[2]中國天使投資的圈層結構與空間溢出分析[J]. 熊文,周莉. 地理科學.2017
[3]我國天使投資運作模式的探索[R]. 李姚礦,姚倩,江竹青.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