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禁忌語不僅是一種口頭表達,而且是反映某一特定文化價值觀的社會現象。中西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越來越頻繁,但在對外交流與合作中,由于雙方文化的不同導致了一些禁忌語的差異,從而對對外交流產生消極影響。所以,對英漢禁忌語進行對比研究是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禁忌語;特征;差異
禁忌語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受到本民族文化傳統和社會風俗的影響,對不能直接談及的人、事、物及相關活動采取規避的詞語表達出來的語言。禁忌是人類社會廣泛存在的文化現象,學術上稱為“taboo”,大意是“犯忌諱的話及行為”或者“應該要十分注意的事。” 英漢文化中的禁忌語都有其特殊的起源,并且在各自的文化當中體現出來,成為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本文主要通過英漢禁忌語的對比仔細探討它們的特征、差異以及正確規避禁忌語的措施。
一、禁忌語的特征
(一)普遍性
禁忌語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其歷史來源也較為悠久,各個民族和國家都存在著一定的禁忌語。它存在各國文化之中,其存在和發展具有普遍性,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但存在于各社會形態中,也存在于各國家中,由于語言禁忌的存在,人們受強制性心理支配,“不許說”某些語言,從而產生禁忌。
(二)特殊性
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文化價值觀念、文化思維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就導致了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語言差異,禁忌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在人們交往的過程中,因為對不同國家間的禁忌語不了解,使人們對同一語言存在著完全相反的看法,語言誤解、觀念沖突、觀點分歧也就由此產生。
(三)因時而變
語言是一定社會習俗約定的產物,它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是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語言也不例外,它會根據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禁忌語在不同時代也會做出相應的變化。
二、英漢禁忌語的差異
語言交際在不同民族表達著不同的觀點和見解,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受話者必須理解發話者語言的語用功能,而不單是語義,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領悟發話者的用意。
(一)稱謂
稱謂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見面時經常要使用到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它有利于增進彼此的感情。但是,不同國家之間的稱呼方式存在著差異。英語國家的人在正式場合對身份不明者用“XX先生”或者“XX女士”來表達,對“行長、校長、船長”等專業人員進行稱呼時,頭銜要和他們的姓一起使用,要不然會因為與他們的文化習慣不相適應而感到別扭。在大學里,教授都是已經得到博士頭銜的人,所以把他們稱為“Dr.XX”比“Prof.XX”更為廣泛。在非正式場合,英文中的稱謂比漢語中的稱謂可能更為隨便。大學教授或者公司經理都愿意他們的學生或者下級以名字稱呼他們,而不是以官銜稱呼,以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親密或者地位的平等。
(二)數字
數字是純正客觀的,但是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中西方人們賦予它們特殊的含義,使其帶有神秘的色彩。 “四”對中國人而言是最廣泛避諱的數字,它與“死”諧音,在任何場合,人們都避開它,不愿意提及。但是在英語國家的人對“四”基本沒有忌諱,因為他們認為“四”代表著公平、四季和世界的四方。另外提到“六”,大多數的中國人就會馬上想到“六六大順”,這是由于“六”代表著順利、平安。然而在西方人眼中“6”一貫被當做是一個有缺陷的數字。這是因為《圣經》中對7的大加贊賞。
(三)隱私
隱私也是英漢禁忌語差異的一個表現。幾千年以來,中國人對氏族血緣關系十分重視,人們聚族而居,個人依附于家族,不提倡過多的個性與隱私。然而,中世紀的西歐國家大多是以莊園的方式聚合,這種彼此相對孤立和互不干涉的環境讓他們逐漸產生一種獨立的性格。因此英語國家的人提倡獨立,并且不愿意去干涉彼此之間的生活,他們認為隱私不應該被冒犯。
從以上可以看出,英漢禁忌語之間的差異是東西方人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道德標準、行為準則等方面的不同體現。由于文化禁忌的不同,從而在語言方面有了顯性的表現。即便是那些總體相似的禁忌語,其實也是根植于相異的文化內涵。
四、正確規避禁忌語的措施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反應,禁忌語這一特殊語言現象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的結果,其存在具有必然性。所以我們要將語言與文化聯系起來,從而進行有效的交流,避免因禁忌語避諱不當而引起不必要的交際失誤。
(一)學習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
在跨文化理解的誠意和熱情上,有時語言“半通”的人還不如“一竅不通”的人。因此我們要具備“克人之心克己,容己之心容人”的胸懷。如果不小心冒犯了對方,要及時向對方道歉;如果對方犯了同樣的錯誤,要能包容對方并適時加以糾正。雙方只有相互尊重、理解,交際才能暢通地進行。
(二)使用相應的委婉語
在交際的過程中,一些禁忌語要用委婉語來替代。委婉語可以實現禮貌、婉轉的目的,但是又不能過于隱晦,要考慮到場合的不同、對象的不同以及社會使用習慣的不同,讓聽話人能夠根據已經知道的信息推斷出說話者想要表達的含義。
結語
從以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出英漢國家都存在著本國語言的禁忌,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語言禁忌制約著人們的語言行為、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禁忌語作為一種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體現了各個國家的道德觀念、文化習俗和價值觀,我們應該對它給予充分的認識。所以,了解語言間的禁忌,就要求我們深入學習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文化,這對我們正確規避禁忌語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云霞.英漢禁忌語對比分析[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2,(3).
[2] 黃珍.從語言文化交際角度談英漢禁忌語對比[J].貴州工業大學工業報,2008,(2).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余真,男,漢族,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漢碩研一就讀,2018年9月赴佛得角大學孔子學院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