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鋒
【內容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學實驗教學的重視,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都有顯著的提高,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也有明顯的提高,但也存在著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本文從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如何提高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方面進行剖析,提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
中學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為驗證物理定律、探究物理規律提供過程,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對基本知識的認知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可以說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決定了物理教學的成敗。
一、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
1.教師的實驗觀念有待改進
調查發現從教學的角度出發93%的老師認為實驗課很有必要,但也有些教師的實驗觀念有待改進,認為目前中高考對實驗操作和實驗創新能力的考查不夠,所以認為“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指導學生分組實驗的積極性不高,夸大多媒體模擬實驗的功能,紙上談兵、急功近利。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上怕麻煩。忽略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更不談創新意識和能力了。部分老師的實驗技能有待加強。
2.學生實驗的時間和空間有待拓寬
新教材增加了相當多的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并且添加了許多課后小實驗、小制作,用來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但實際情況是學生只做幾個必做的分組實驗,再無緣進實驗,課后的小實驗、小制作并沒被重視和利用。更談不上從日常的生活現象探究一些物理規律了。部分老師為完成教學工作量把探究實驗改為驗證性實驗,探究實驗的功能被扼殺,學生實驗能力和科學態度無法培養,更不談創新能力了。對中學實驗進行創新改造的不多,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強。
3.中學實驗軟件設備有待完善
近年來由于政府對教學的重視,中學實驗的硬件提高較為明顯。但實驗軟件特別是設備有待完善,調查中發現有67.9%的教師感覺學校實驗室設施儀器不能滿足學生實驗的需要,足見問題的嚴重性。
4.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隨著教育主管部門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物理教師對實驗的教學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不高,表現在:分組實驗學生參與度不高,教師“演戲”學生“依葫蘆畫瓢”的成分多,調查發現74.29%老師是這樣組織分組實驗的——教師先演示學生后模仿,沒有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探究。為節省上課時間部分探究實驗被改為驗證實驗,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等環節被取消,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各種動手能力無法得到培養。多數老師不能通過物理實驗使物理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求知欲,引導他們熱愛科學。
二、如何提高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提高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共同努力。作為一個一線的物理教師,如何提高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1.創設“參與式”演示實驗,增加演示實驗的可信度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演示實驗的有效性。
傳統的演示實驗是“教師演,學生看”,學生是旁觀者、是觀眾,實驗的可信度不高,學生的積極性沒能得到很好的調動,“參與式”演示實驗是“教師導,學生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大膽體驗,既可增加實驗的可信度,又可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有這樣一個實驗:用漏斗把一乒乓吹起(如下圖)。教師展示儀器,說明實驗目的,學生猜想實驗結果,絕大多數人認為乒乓很輕,可以吹起。教師特意在這些人中選擇幾個上臺吹(可以準備多組儀器),結果無一人吹起,這時老師分析不能吹起的原因——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小伙伴”參與了,積極性就高了,可信度就高了。
還如在講自由落體一節時,教師拋出:輕的物體下落得快還是重的物體下落得快?
有的同學認為重的物體下落得快,有人反對,這時教師引導反對者設計實驗來推翻(實驗器材只有一張半A4紙),學生設計的實驗是把半張A4紙揉成團與一張A4紙同時同地下落,結果輕的物體下落得快。有的同學認為輕的物體下落得快,這時教師引導反對者設計實驗來推翻(實驗器材只有一張半A4紙),學生設計的實驗是把一張A4紙揉成團與半張A4紙同時同地下落,結果重的物體下落得快。最后師生共同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空氣阻力的存在,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現有實驗器材,設計實驗:一張A4紙和半張A4紙分別揉成大小相同的紙團,都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同時同地下落,結果下落的快慢基本一致,學生思考了參與了,主體性積極性就有了。
2.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分組實驗教學有效性
(1)注重實驗的過程教學,引導大家掌握實驗各個環節,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各項實驗技能。摒棄應試教育的講實驗的做法,引導學生真正掌握實驗的原理、操作過程、現象、結論。對于探究實驗要按探究實驗的七個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來逐條落實與完成,學生在完成這些環節的過程中,各種技能都得到了培養。
(2)培養學生正確安裝和調試儀器,正確連接電路的技能。正確安裝和調試儀器、正確連接電路是實驗能正常進行的保證,如:力學實驗中的滑輪組的組裝、彈簧測力計的校零、天平的調平;光學實驗中光具座上的儀器安裝,如何才能保證燭焰的像完整地呈現在光屏的中央;在電學實驗中,如何依照電路圖正確連接實物。連線時,要求學生斷開開關,按電流的流向依次連接電源、開關、用電器等,先電流表后電壓表,先串聯后并聯的原則。電路接通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阻值最大的地方等。這種技能的培養,從開始老師先示范,學生后模仿,然后逐步提高到由老師講述方法及注意事項,由學生獨立安裝、調試,潛移默化地掌握這種技能。
(3)培養學生正確記錄實驗數據,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要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技能,要求學生集中精力,按實驗步驟有條不紊地操作并準確得出數據,按實驗先后順序將數據記錄下來。讀數要及時,記錄要完整,包括有效數字及單位;然后老師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處理如對比分析、計算分析、圖像分析等,進一步得出實驗結論。
(4)培養學生分析誤差的能力。誤差分析是實驗教學的較高層次的要求,學生要進行誤差分析就必須對實驗原理、儀器的特性、操作過程等等有清晰的認識。實驗后,要求各組學生進行交流,讓大家找找實驗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如實驗原理的不完善、儀器本身的缺陷、操作過程中的人為誤差,從而找出減少誤差的方法,如校準儀器、改進實驗原理、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經過誤差分析,學生的實驗能力會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5)鼓勵創新,初步培養實驗的創新意識。創新是社會進步最大推動力,而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陣地,實驗后鼓勵學生對實驗進行創新改造,如在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本領(比熱容)是否相同這一知識點,有同學如此改進:
很好地解決了相同時間保證吸熱相同的難題。類似的創新還有如沒有天平如何測質量,沒有量筒如何測體積,沒有電流表或電壓表如何測電阻。
提高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共同努力。對一線教師來說也是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和經驗的完善。但掌握正確的方法、堅持不斷地努力,提高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也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樂安中學)